消除快速接合离合器产生异响的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87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消除快速接合离合器产生异响的减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手动档汽车需要通过离合器来传递发动机扭矩,通过人为操纵离合器踏板实现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发动机的振动需要通过离合器来降低最终传递给变速箱,为了提高整车的操纵性和舒适性,离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整车的各个工况,例如怠速、急加速、快速分离、快速接合、滑行、爬行等等工况。离合器将尽可能的适应各个工况的需要,让整车的NVH特性满足顾客的要求,现离合器设计为了消除怠速异响专门设计了怠速减振系统,但是目前快速结合离合器工况还未有相对应的设计方案,造成在快速接合过程,出现“咔咔”异响,影响整车舒适性。此工况特别是在乘用车和轻型皮卡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对离合器内外盘毂接触部位的改进,以达到消除怠速异响的消除快速接合离合器产生异响的减振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内盘毂的外缘上设置有内盘毂齿牙,每个齿牙之间为内盘毂齿槽;在外盘毂内缘上设置有外盘毂齿牙,每个齿牙之间为外盘毂齿槽;外盘毂齿牙与内盘毂齿槽匹配,内盘毂齿牙与外盘毂齿槽匹配;外盘毂齿牙中部为安装柱,在安装柱上套有橡胶减震箍。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减振箍的数据要求:θ3=θ1-θ2、α3=α1-α2;L1在2-3.5范围、β1在15°-45°范围、L2在6.4-11.2范围、H在2-4范围;θ1是指正向总的怠速扭转角度,θ2是指橡胶减振箍无工作状态下正向怠速扭转角度,θ3是指橡胶减振箍工作状态下正向怠速扭转角度;α1是指反向总的怠速扭转角度,α2是指橡胶减振箍无工作状态下反向怠速扭转角度,α3是指橡胶减振箍工作状态下反向怠速扭转角度;L1是安装柱与橡胶减振箍配合宽度;β1是由θ1、θ2和θ3决定的橡胶减振箍工作部分的厚度的角度;L2是橡胶减振箍长端宽度;H是橡胶减振箍有效工作高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备简单,将离合器快速接合时,发动机扭矩传递变速箱的部分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消除,从而不会发生异响,并能够增加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解决整车快速接合离合器时出现撞击声。可以在有限的转角内解决怠速异响问题,增加减振系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经过改进的离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部分更加细致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进部分数据标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减振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减振箍剖视图,并尺寸要求标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减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内盘毂1的外缘上设置有内盘毂齿牙6,每个齿牙6之间为内盘毂齿槽7;在外盘毂2内缘上设置有外盘毂齿牙4,每个齿牙4之间为外盘毂齿槽5;外盘毂齿牙4与内盘毂齿槽7匹配,内盘毂齿牙6与外盘毂齿槽5匹配;外盘毂齿牙4中部为安装柱9,在安装柱9上套有橡胶减震箍8。在传导过来扭矩通过橡胶减震箍8的橡胶弹性消除。

本实用新型橡胶减振箍的数据要求:θ3=θ1-θ2、α3=α1-α2(见图4);L1在2-3.5范围、β1在15°-45°范围、L2在6.4-11.2范围、H在2-4范围(见图6);θ1是指正向总的怠速扭转角度,θ2是指橡胶减振箍无工作状态下正向怠速扭转角度,θ3是指橡胶减振箍工作状态下正向怠速扭转角度;α1是指反向总的怠速扭转角度,α2是指橡胶减振箍无工作状态下反向怠速扭转角度,α3是指橡胶减振箍工作状态下反向怠速扭转角度;L1是安装柱与橡胶减振箍配合宽度;β1是由θ1、θ2和θ3决定的橡胶减振箍工作部分的厚度的角度;L2是橡胶减振箍长端宽度;H是橡胶减振箍有效工作高度。

在怠速减振系统总转角中让出1°到3°的旋转角度,使内盘毂旋转过程中,当扭矩快速传递时,橡胶减振箍能够立即起作用,降低刚性撞击产生的噪音,提供整车的NVH特性。性能曲线如图7。在怠速减振系统后段1°到3°,会出现一条非线性的减振曲线,但是此段减振曲线提供的扭矩值范围在10-20N.m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