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402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轴承的技术,涉及一种上下配置有与轴向平行地将圆筒二等分而成的对开构件的滑动轴承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作为用于对发动机的曲轴进行轴支承的轴承且具有使将圆筒形状二等分而成的两个构件接合的对开构造的滑动轴承,但由于在冷态时油的粘度高,因此存在摩擦大的问题。所以,公知在所述轴承的轴向两端部形成有油沟部分(细槽)的轴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320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以往的形成有细槽的轴承中,无法兼顾油的引入量的增加和油从轴向两端部的漏泄量的抑制,无法期待进一步的摩擦降低效果。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并能得到进一步的摩擦降低效果的滑动轴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进行说明。

即,在本发明中,滑动轴承上下配置有与轴向平行地将圆筒二等分而成的对开构件,在所述下侧的对开构件的轴向端部,在旋转方向下游侧沿圆周方向设有细槽,在所述细槽的轴向外侧设有形成为比所述滑动轴承与轴的抵接面低的周缘部,

在与所述周缘部的长尺寸方向正交的剖面视图中,在所述周缘部的轴向外侧角部形成有倒角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倒角部的倾斜角度形成为60度以下。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实现以下所示的效果。

即,通过设置不妨碍油膜压力的产生的程度的细槽,能减少滑动面积并且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通过使从轴承内表面漏泄的油再循环,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此外,在周缘部形成有倒角部,由此,润滑油被顺畅地引入,回吸油量增加,能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的主视图。

图2(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的对开构件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ii(b)-ii(b)线剖面图,图2(c)是图2(a)的ii(c)-ii(c)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开构件以及润滑油的流动的ii(c)-ii(c)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滑动轴承1的主视图,将画面的上下设为上下方向,将画面的跟前方向以及深处方向设为轴向(前后方向)。

首先,使用图1以及图2对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1的对开构件2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滑动轴承1是圆筒状的构件,被应用于发动机的曲轴11的滑动轴承构造。滑动轴承1由两个对开构件2、2构成。两个对开构件2、2是与轴向平行地将圆筒二等分而成的形状,且形成为剖面呈半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开构件2、2上下配置,在左右配置有接合面。在通过滑动轴承1对曲轴11进行轴支承的情况下,形成规定的间隙,并从未图示的油路对该间隙供给润滑油。

在图2(a)中示出了上侧以及下侧的对开构件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曲轴11的旋转方向如图1的箭头所示地设为主视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此外,轴承角度ω以图2(b)中的右端的位置为0度,在图2(b)中,将逆时针方向设为正。即,在图2(b)中,定义为:左端的位置的轴承角度ω为180度,下端的位置的轴承角度ω为270度。

在上侧的对开构件2的内周沿圆周方向设有槽,在中心设有圆形的孔。此外,在上侧的对开构件2的左右配置有接合面。

在下侧的对开构件2的内周,在其轴向的端部形成有细槽3。

此外,形成细槽3的轴向外侧面的周缘部2a形成为:自对开构件2的外周面的高度h比从对开构件2的外周面至抵接面的高度d低。即,形成为:轴向外侧的周缘部2a比周围与曲轴11的抵接面更低。

此外,在ii(c)-ii(c)线剖面视图中,在周缘部2a的内周面的轴向外侧角部设有倒角部2b。倒角部2b形成为:随着从轴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内周面方向倾斜。通过如此构成,如图3的箭头所示,轴向外侧端部的开口面积变大,从轴向外侧端部回吸的润滑油的量增多。

倒角部2b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3)形成为0度以上且60度以下。在此,倾斜角度θ是指:在ii(c)-ii(c)线剖面视图中,从周缘部2a的内周面至倒角部2b的倾斜面的角度。此外,倒角部2b的轴向内侧的端部形成为位于细槽3的轴向外侧的端部的轴向外侧。即,倒角部2b也可以形成于周缘部2a的整个面。

使用图2(b)以及图2(c)对细槽3进行说明。

细槽3设于下侧的对开构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细槽3在轴向并列设有两条。详细而言,细槽3从与曲轴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接合面(轴承角度ω为180度)分离的位置(轴承角度ω为ω1)朝向轴承角度ω为正的方向(逆时针方向),直至轴承角度ω2地沿圆周方向设置。在下侧的对开构件2中,图2(b)的右侧的接合面为旋转方向上游侧接合面,图2(b)的左侧的接合面为旋转方向下游侧接合面。

如图2(c)所示,细槽3的宽度形成为w。

此外,细槽3的深度d形成为比从对开构件2的外周面至抵接面的高度d短。

此外,周缘部2a形成为比细槽3的底面3a更高,由此,成为用于使从滑动面漏泄至轴向端部的油或所回吸的油不会再次漏泄的壁,能抑制漏油量。由此,特别是冷态时的引入油量会增加,能增强由早期升温所带来的低摩擦效果。此外,细槽3的侧面3b、3b以细槽3的幅度w随着朝向外周面侧而变窄的方式倾斜。

此外,周缘部2a形成为比周围的抵接面更低,由此,滑动轴承1的轴向端部的间隙变宽,回吸油量增加,总的流出油量减少。

通过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细槽3,fmep减少量增加。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低的区域,fmep减少量增加。在此,所谓fmep是用于观察摩擦的倾向的值,当fmep减少量增加时,摩擦降低。例如,在发动机冷态起动时等,fmep减少量增加,摩擦降低。

如上所述,滑动轴承1上下配置有与轴向平行地将圆筒二等分而成的对开构件2、2,在下侧的对开构件2的轴向端部,在旋转方向下游侧沿圆周方向设有细槽3,在细槽3的轴向外侧设有形成为比滑动轴承1与曲轴11的抵接面低的周缘部2a,在与周缘部2a的长尺寸方向正交的剖面视图中,在周缘部2a的轴向外侧角部形成有倒角部2b。

通过如此构成,设有不妨碍油膜压力的产生的程度的细槽3,由此,能减少滑动面积并且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此外,在周缘部2a设置倒角部2b,由此,回吸油量增加,能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

此外,形成为:自周缘部2a的内周面的倒角部2b的角度θ为60度以下。

通过如此构成,会抑制从倒角部2b的漏油量并且回吸油量增加,能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利用于滑动轴承的技术,可利用于上下配置有与轴向平行地将圆筒二等分而成的对开构件的滑动轴承。

附图标记说明:

1滑动轴承

2对开构件

2a周缘部

2b倒角部

3细槽

11曲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