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223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先导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井下乳化液的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中,为对液压泵的输出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通常具有三种方式:溢流控制、溢流卸荷控制及负载敏感控制,且大多采取主级和先导级结构。溢流卸荷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液压系统中配置卸荷阀,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液压源自动卸荷,降低能耗;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某一范围时,在卸荷阀的控制下,液压源自动增压直至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先导阀控制卸荷阀可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因此带先导阀的卸荷阀是非常常见的,区别就在于先导结构的结构和安装位置。

2011200222507公开了一种卸荷阀先导机构;在该方案中,先导部分为尾部带有导向柱的溢流阀结构,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溢流阀开启,配合卸荷阀芯部位设置的阻尼孔实现液压源的自动增压、卸荷功能,但根据其结构特点,增压-卸荷范围的设置通过溢流阀和卸荷阀芯阻尼孔的匹配来实现,不够直观、难以计算确定;先导部分对卸荷阀芯部分存在依赖,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来使用。

2010101797215公开了一种乳化液泵的电磁卸载阀,其中包含一个先导阀: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后,由陶瓷球和球座组成的溢流阀首先开启,进而实现增压、卸荷功能;该方案结构组成复杂、装配不易,且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难以满足井下的需要。

为此,本领域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反应迅速的增压卸荷一体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包括先导阀体,所述先导阀体上设置有系统压力口、油源压力口和回液压力口;所述先导阀体中包含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阀座和先导阀体的壳体构成第一液压腔i,所述第一液压腔i与所述油源压力口相连通;所述先导阀体中包含螺套,所述螺套内安装有控制顶杆;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螺套构成第二液压腔ii,所述第二液压腔ii与所述系统压力口相连通;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阀芯相对布置,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阀芯之间的区域构成第三液压腔iii,所述第三液压腔iii与所述回液压力口相连通。所属先导阀体还包含调压弹簧组件,进行压力设定。

增压-卸载压力范围可由所述先导阀体、阀芯和阀座的密封关系预先确定,不依赖卸载阀主级部分的组成元件,对应阀口直接连接即可,机械先导阀相对独立,适应性好;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调压弹簧调压组件相配合,控制所述阀芯和阀座的开启及关闭动作,进而实现自动增压-卸荷功能,不依赖溢流过程,对密封要求降低,结构进行简化,易于实现,可以有效地对液压源进行自动增压、自动卸荷控制,尤其适用于井下乳化液系统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卸荷阀用先导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卸荷阀用先导阀的液压机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其为本发明所述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与卸载阀的主级部分配合使用,是一种纯机械的先导阀,用于先导控制乳化液泵和工作部件的动作。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包括先导阀体,先导阀体上设置有系统压力口2、油源压力口1和回液压力口3,分别与卸载阀主级部分的对应压力口相连通;先导阀体中包含阀芯5和阀座6,阀芯5、先导阀体、阀座6三者之间的区域构成第一液压腔i,该液压腔与油源压力口1相连通;先导阀体中包含螺套7,螺套7孔内安装有控制顶杆4;控制顶杆4末端与螺套7构成第二液压腔ii,该液压腔与系统压力口2相连通;控制顶杆4与阀芯5相对布置,二者之间的区域构成第三液压腔iii,该液压腔与回液压力口3相连通;先导阀体上还包括调压弹簧组件,调压弹簧组件由弹簧8、调压螺套9、锁紧零件组成。

参见附图1-2,在使用过程中,起初系统压力较低,第二液压腔ii中的压力不足,阀芯5和控制顶杆4处于初始位置,第一液压腔i和第三液压腔iii相隔断,系统增压。随着系统压力逐渐升高,第二液压腔ii中的压力随之增加,直至达到设定压力值,推动控制顶杆4使阀芯5与阀座6分离,偏离初始位置,第一液压腔i和第三液压腔iii相导通,控制卸荷阀主级部分卸荷,油源直接回液,减少功耗,此为自动卸载功能;当泄露或用液等原因使系统压力降低时,第二液压腔ii的压力降低,由于弹簧8的作用力,推动阀芯5和控制顶杆4向第二液压腔ii的方向移动,第一液压腔i和第三液压腔iii隔断,控制卸荷阀主级部分增压,油源向系统供应高压工作液,系统压力增高,此为自动增压功能。

控制顶杆4与阀芯5是两个分开的部件,其间隔位于第三液压腔iii中。这种分开设置的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先导系统的敏感度,更适合井下环境的使用,同时加工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增压-卸载压力可由先导阀体、阀芯5和阀座6的密封关系预先确定,机械先导阀形成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与卸载阀主级对应阀口直接连接即可,适应性好;增压-卸荷功能不依赖溢流过程,对密封要求降低,结构进行简化;这种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先导系统的敏感度,加工和装配更易实现,可以有效地对液压源进行自动增压、自动卸荷控制;增压-卸荷-溢流一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根据主阀的形状设计先导阀的样式,尤其适用于井下乳化液系统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卸荷阀用机械先导阀,包括先导阀体,所述先导阀体上设置有系统压力口、油源压力口和回液压力口;所述先导阀体中包含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阀座和先导阀体的壳体构成第一液压腔I,所述第一液压腔I与所述油源压力口相连通;所述先导阀体中包含螺套,所述螺套内安装有控制顶杆;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螺套构成第二液压腔II,所述第二第一液压腔II与所述系统压力口相连通;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阀芯相对布置,所述控制顶杆与所述阀芯之间的区域构成第三液压腔III,所述第三液压腔III与所述回液压力口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机械结构,故障率低,密封性能好,尤其适用于井下乳化液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吴会刚;王伟;张启龙;李艳杰;叶健;周如林;李然;刘晓萌;苏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3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