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和包括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6426发布日期:2019-02-10 13:0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和包括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和包括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来洗涤衣物的清洁型电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高要求,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然而,洗衣机在洗涤、漂洗和脱水过程中会发出很大的振动和噪音,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些许的不便。

在解决洗衣机工作时振动和噪音过大的问题上,公开号为cn171890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用阻尼器”。具体而言,该洗衣机用阻尼器包括缸筒和插设在所述缸筒中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筒划分为缸筒上室和缸筒下室。另外,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缸筒上室和所述缸筒下室的节流通路。在所述缸筒上室和所述缸筒下室中注入流体,所述柱塞在滑动过程中,所述流体会通过所述节流通道在所述缸筒上室和缸筒下室之间流动,从而产生流体阻尼,实现减小洗衣机振动的目的。但是,当所述活塞杆在缸筒内往复运动时,所述缸筒上室和所述缸筒下室的体积相应地增大或减小,使所述阻尼器在活塞杆的整个运动行程上受到的阻尼力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该洗衣机用阻尼器并不能根据活塞杆相对缸筒运动行程的增加而增强所述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尤其对于较剧烈的振动,其减震效果差。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型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减震器在工作过程中阻尼力不可变、以及剧烈震动时减震效果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具有第一腔室;柱塞,所述柱塞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所述套筒的第一腔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液囊,所述液囊的开口端与所述柱塞固定连接,所述柱塞中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靠近所述液囊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阻尼孔,所述液囊的内腔和/或所述第二腔室中填充有流体;所述减震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阀片组,所述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阀片,所述阀片组覆盖至少一个所述阻尼孔,并且所述阀片组能够随着所述流体的流动而打开或封闭所述阻尼孔。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腔室靠近述液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有隔板,所述多个阻尼孔设置于所述隔板。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组的厚度从其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小。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组包括多个阀片,所述多个阀片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彼此叠置。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组中每个阀片的表面积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组中每个所述阀片在所述隔板上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阻尼孔。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阀片为扇叶形结构或梅花形结构。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两个所述阀片组,所述两个阀片组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在上述减震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组设置有通孔,所述阀片组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隔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洗涤筒,所述洗涤筒通过多个减震器支撑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减震器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减震器包括套筒、柱塞、液囊以及至少一个阀片组。套筒具有第一腔室,柱塞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套筒的第一腔室中。液囊设置于第一腔室中,液囊的开口端与柱塞固定连接,柱塞具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靠近液囊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阻尼孔,液囊的内腔和/或第二腔室中填充有流体。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阀片,在组装好的状态下,阀片组覆盖至少一个阻尼孔并且阀片组能够随着流体的流动打开或封闭阻尼孔。

通过在第一腔室中设置开口端与柱塞固定连接的液囊,在柱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柱塞会拉伸或压缩液囊,由此,液囊会提供一个弹性力,随着柱塞在套筒内行程的增大,其受到的弹性力也在增大,增强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同时,柱塞中第二腔室的设置方式,使得在柱塞沿套筒作伸缩运动的过程中,第二腔室的体积保持不变,当柱塞做压缩运动时,第二腔室的流体会逐渐增多,使第二腔室内的压力逐渐增大,第一腔室中的流体进入第二腔室需要更大的力,从而使减震器产生的阻尼力更大;当柱塞做拉伸运动时,第二腔室中的流体会进入到第一腔室中,第二腔室的流体逐渐减少,使得第二空腔中的负压增大,导致第二腔室内的流体进入第一腔室受到的阻尼力变大。因此,本发明的减震器中,随着柱塞在套筒内的行程增大,其受到的阻尼力也在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洗衣机的震动越大,减震器提供的阻尼力也越大,相较于现有的洗衣机用阻尼器来说,本发明的减震器的阻尼力是可变的,减震器能够根据洗衣机的震动频率进行自动调整,形成与震动相匹配的阻尼力,从而减小震动和噪音。

进一步地,阀片组至少覆盖一个阻尼孔并且能够随着流体的流动打开或封闭阻尼孔设置方式,使得在洗涤筒处于剧烈震动时,减震器产生的压力可以使覆盖在阻尼孔上的阀片产生形变而打开被覆盖的阻尼孔,使得在同一时刻有更多的阻尼孔允许流体穿过,进而在洗涤筒产生剧烈运动时更迅速地提供阻尼力,避免在洗涤筒产生的瞬时大冲击力时,减震器提供的瞬时阻尼力不足而导致的洗涤筒与洗衣机壳体之间由于力的刚性传递使得洗衣机震动明显的现象,有效地降低洗衣机剧烈震动时的震动程度,进一步增强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滚筒洗衣机来描述本发明的减震器和包括该减震器的衣物处理装置。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减震器;11、套筒;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一腔室;12、柱塞;121、第二固定部;122、第二腔室;13、隔板;131、第一阻尼孔;132、第二阻尼孔;133、第三阻尼孔;14、液囊;15、阀片组;151、第一阀片;152、第二阀片;153、第三阀片;154、紧固件;2、壳体;3、滚筒;4、液压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结合液压油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显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具有一定粘稠度的流体,只要该流体本身不会对柱塞以及液囊造成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1的一端连接在滚筒洗衣机的壳体2上,减震器1的另一端连接在滚筒3的底部,当滚筒3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振动时,减震器1能够支撑滚筒3并且消耗滚筒3产生的振动能量。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减震器1主要包括套筒11、与套筒11的第一端(图3中所示的套筒11的左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1、柱塞12以及与柱塞12的第一端(图3中所示的柱塞12的右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1。套筒11具有第一腔室112,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柱塞12的第二端(图3中所示的柱塞12的左端)可滑动地从套筒11的第二端(图3中所示的套筒11的右端)插入到套筒11的第一腔室112中。优选地,柱塞12的外壁与套筒11的内壁可滑动地紧密接合。第一固定部111用于连接到洗衣机的滚筒3,第二固定部121用于连接到洗衣机的壳体2。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第一固定部111连接到洗衣机的壳体2,将第二固定部121连接到洗衣机的滚筒3。

继续参阅图3,柱塞12中设置有第二腔室122并且其第二端设置有与柱塞12一体成型的隔板13。在第一腔室112中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液囊14,液囊14的封闭端(图3中所示的液囊14的左端)抵靠在套筒11的第一腔室112中,优选地与套筒11固定连接。液囊14的开口端(图3中所示的液囊14的右端)与柱塞12的第二端(具体是隔板13)密封地紧密连接,在隔板13上设置有多个阻尼孔。液囊14的内腔和/或第二腔室122中被注入液压油4,当柱塞12在套筒11的第一腔室112中滑动时,液压油4能够穿过阻尼孔在液囊14和第二腔室122中往复流动。具体地,液囊14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聚氨酯,硅胶,橡胶等材料。

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由于液囊14的开口端与隔板13固定连接,液囊14的封闭端与套筒11固定连接,因此,在柱塞12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柱塞12会拉伸或压缩液囊14,进而,液囊14会提供一个弹性阻尼力,随着柱塞12在套筒11内偏离平衡位置的行程的增大,其受到的弹性阻尼力也在增大,增强了减震器1的减震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腔室112中设置有液囊14并且液囊14的一端密封地连接到柱塞12,因此,在柱塞12相对于述套筒11进行滑动的过程中,液压油4只会在液囊14和第二腔室122之间流动,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在柱塞12和套筒11之间设置动密封或油封,简化了减震器1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以及加工难度。此外,由于柱塞12的外壁与套筒11的内壁可滑动地紧密接合,因此,减震器1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偏磨套筒11的内壁的问题。同时,相较于现有的洗衣机用阻尼器,本发明的减震器1由于不需要活塞以及缸筒端部的柱塞12杆支撑/引导机构,还具有简化整体结构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图3所示的隔板13与柱塞12一体化成型,但是隔板13与柱塞12也可以是分体设置,即将开设有多个阻尼孔的隔板13与柱塞12的第二端密封地连接;液囊14的开口端还可以借助其他部件与柱塞密封连接,如借助压环将液囊14的开口端与柱塞12的第二端压紧的方式,或在液囊14的开口端与柱塞12的第二端之间设置套管,通过液囊14的开口端与柱塞12的第二端分别与套管的两端套接的方式将液囊14的开口端与柱塞12固定连接;液囊14的封闭端也可以设置成与套筒11可滑动的连接;另外,虽然附图是以液压油4为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很明显也可以用其他流体替代。

下面参照图3和图4,其中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增强减震器1的减震效果,尤其是抵抗洗衣机在发生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瞬时大冲击力,减震器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阀片组15,阀片组15与隔板13连接。每个阀片组15至少包括一个阀片,在组装好的状态下,阀片组至少覆盖多个阻尼孔中的至少一个阻尼孔并且能够随着流体在液囊14的内腔和第二腔室122中的往复流动而打开或封闭被覆盖的阻尼孔。具体而言,在柱塞12相对于述套筒11进行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腔室112的体积出现变化而产生压力,该压力使阀片组15中的阀片产生形变,被该阀片覆盖的阻尼孔打开,进而液囊14的内腔与第二腔室122通过该阻尼孔实现连通并提供阻尼力。优选地,阀片组15设置有通孔,阀片组15通过紧固件154(如螺钉)穿过该通孔的方式连接于隔板13,并且在连接好后,阀片组15可将至少一个阻尼孔覆盖。具体地,阀片组15中的阀片由可产生形变且形变后恢复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如聚醚醚酮(俗称peek)、产自瑞典的型号为ss716或7c27mo2的阀片钢等。

继续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优选地,隔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阀片组15,每个阀片组15由三个扇叶形阀片堆积(叠置)而成(参照图2),分别为第一阀片151、第二阀片152以及第三阀片153。其中,每个阀片的都包括三个叶片,并且不同阀片的叶片对应叠置,组成一个完整的扇叶形(参照图2)。对每一个阀片组15来说,阀片组15的厚度从阀片组15的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小,具体地,是三个扇叶形阀片的表面积沿远离隔板13的方向依次减小。每个阀片的圆心处开设有连接孔,紧固件154(如螺钉)穿过三个通孔将阀片组15连接在隔板13上。连接好后,隔板13的两侧沿柱塞12的轴向呈阶梯状分布,也就是如图4所示的隔板13中部的堆积厚度最大,而隔板13边缘的堆积厚度最小。阻尼孔可以设置有六个,并且分为两组分别对应两个阀片组15。其中每组三个阻尼孔,分别为第一阻尼孔131、第二阻尼孔132以及第三阻尼孔133。同时,阀片组15中每个阀片在隔板13上的投影都覆盖对应的三个阻尼孔中的至少一个阻尼孔。换言之,三个阻尼孔在隔板13上的开设位置分别对应不同堆积厚度的阀片。按图4方位所示,隔板13由上至下开设有六个阻尼孔,六个阻尼孔按照与紧固件154的相对位置分为两组,上面三个为一组,下面三个为另一组,每组都包括第一阻尼孔131、第二阻尼孔132以及第三阻尼孔133。

通过阀片组15的剖面线可以明显地看出,位于隔板13左侧的阀片组15覆盖了下面三个阻尼孔,位于隔板13右侧的阀片组15覆盖了上面三个阻尼孔。其中,对每组阀片组来说,最内侧的第一阀片151在隔板13上的投影覆盖了第一阻尼孔131、第二阻尼孔132以及第三阻尼孔133,第二阀片152在隔板13上的投影则覆盖了第二阻尼孔132和第三阻尼孔133,而最外侧的第三阀片153在隔板13上的投影只覆盖了第三阻尼孔133。这样一来,液囊14内腔中的液压油4能够在隔板13右侧的阀片组15受压形变时穿过上面的三个阻尼孔流入第二腔体122,而第二腔体122中的液压油4则能够在隔板13左侧的阀片组15受压形变时穿过下面的三个阻尼孔流入液囊14的内腔。

举例而言,在洗衣机产生小幅震动时(如滚筒洗衣机处于高速平稳的运行时),柱塞12相对于套筒11滑动行程较小,液囊14的内腔产生的压力只能使阀片组15中厚度最小处的阀片(即第一阀片151)发生形变,而阀片组15中厚度较大处(即第二阀片152和第三阀片153)则不会形变,此时只有第一阻尼孔131被打开,进而液压油4通过第一阻尼孔131在液囊14的内腔和第二腔室122之间往复流动产生阻尼力。在洗衣机产生大幅震动时(如滚筒洗衣机在刚启动时),柱塞12相对于套筒11滑动的行程较大,液囊14的内腔产生的压力足够使阀片组15的厚度最大处(即第一阀片151、第二阀片152和第三阀片153)发生形变,此时位阻尼孔131、第二阻尼孔132和第三阻尼孔133同时被打开,进而液压油4可以通过三个阻尼孔在液囊14的内腔和第二腔室122之间往复流动产生阻尼力,以快速抵消大幅振动产生的瞬时冲击力。

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通过不同阀片在隔板13上的投影覆盖不同个数阻尼孔的设置方式,使得洗衣机在产生不同情况的震动时,阀片组15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进而有不同个数的阻尼孔被打开,来产生与震动相对应的阻尼力进行减震,避免在滚筒3产生瞬时大冲击力时,减震器1提供的瞬时阻尼力不足而导致的洗涤筒与洗衣机壳体2之间由于力的刚性传递使得洗衣机震动明显的现象,有效降低洗衣机剧烈震动时的震动程度,进一步增强减震器1的减震效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阀片的厚度和直径不作限制,对于不同型号的减震器1来说,阀片的厚度和直径不尽相同。举例而言,对于相对小型的减震器1来说,阀片的厚度可以在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的厚度区间;而相对大型的减震器1来说,阀片的厚度可以在几毫米至十几毫米的厚度区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阀片组15的优选设置方式仅仅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还可以只在隔板13的一侧(如右侧)设置有一个阀片组15,该阀片组15只覆盖上面三个阻尼孔(参照图4);阀片组15的固定方式还可以为铆钉或螺栓与螺母连接;阀片组15的阀片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并且在阀片数量为一个时,将阀片的厚度以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方式设置,使单个阀片具有在不同振动时产生不同形变的功能;阀片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的片状结构,只要该结构能够覆盖至少一个阻尼孔,如梅花形的阀片等;每个阀片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厚度也可以以任意厚度设置;阻尼孔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并且阻尼孔在隔板13上的设置位置不拘泥于在同一直线的设置方式,而是只要该阻尼孔的设置位置满足每个阀片组15在隔板13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一个阻尼孔的条件即可。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发明的减震器1的工作原理作简要说明。按图3方位所示,当柱塞12受力向左滑动时,液囊14体积变小,液压油4受到挤压,液囊14的内腔产生正压,该压力使隔板13右侧的阀片组15产生变形,螺钉上方的三个阻尼孔被打开(参照图4),进而液压油4通过被打开的阻尼孔向第二腔室122流动,液压油4在流向第二腔室122时对隔板13产生向右的阻尼力,减缓了柱塞12向左的运动,起到减震的效果。当柱塞12受力向右滑动时,液囊14的体积变大,液压油4受到拉伸,液囊14的内腔产生负压,该负压使隔板13左侧的阀片组15产生变形,下方的三个阻尼孔被打开(同样参照图4),第二腔室122中的液压油4穿过阻尼孔进入液囊14的内腔中,液压油4在流向液囊14的内腔时对隔板13产生向左的阻尼力,减缓了柱塞12向左的运动,起到减震效果。

重新参照图1,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包括壳体2和设置于壳体2中的滚筒3,滚筒3通过两个减震器1支撑在壳体2上,优选地,两个减震器1均为上述的本发明的用于滚筒洗衣机的减震器1。当然,减震器1在滚筒洗衣机中的设置数量并非一成不变,滚筒洗衣机中还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的减震器1,并且这些减震器1中至少有一个是上述本发明的减震器1即可。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优选的实施方式虽然是以滚筒洗衣机为例进行阐述的,但这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除滚筒洗衣机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衣物处理装置,如还可以应用于波轮洗衣机、是干衣机以及洗鞋机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减震结构的装置。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