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472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离合器多为单向离合器;离合器的输入轴只能单方向进行转动;这样就大大减弱了离合器的作用;且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离合器的输入轴必须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加大了能源的损耗;同时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减小;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具有双向离合作用的且可以间隙传动的离合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离合器外环、外环支撑槽、外环安装槽、触发机构、触发槽、触发方形槽、离合器内环、y形弧面、传动轴,其中离合器内环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5个y形弧面;5个y形弧面上均开有一个触发槽;5个触发槽的下端均开有一个触发方形槽,且每个触发方形槽的下端均与离合器内环的内圆面相通;离合器内环安装在传动轴上;离合器外环的内侧具有外环安装槽;外环安装槽的一端开有外环支撑槽;外环安装槽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离合器外环通过外环支撑槽与离合器内环未开有y形弧面一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上;5个触发机构分别安装在离合器外环与离合器内环上的y形弧面、触发槽和触发方形槽组成的间隙内。

上述触发机构包括转轴导轨、转轴触发板、传动齿轮、触发齿轮、第一弹簧、导轨连接板、s形弧面、支撑轴、齿轮轴、转轴安装槽、支撑板、圆形孔、重块、第二弹簧,其中转轴导轨的两端具有两个相互对称的s形弧面;转轴导轨的两端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轨连接板;两个转轴导轨分别通过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轨连接板安装在触发槽两侧的壁面上;两个转轴导轨与触发槽的两侧均具有间隙;重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安装在传动轴上,且重块位于触发方形槽内;支撑板的上侧开有转轴安装槽;转轴安装槽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圆柱孔;两个支撑板对称地安装在重块的上端;两个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上,且每个支撑轴分别与相对应转轴安装槽上的两个圆柱孔配合;转轴触发板的两端均开有两个圆形孔;四个转轴触发板两两一组分别通过其一端的圆形孔与两个支撑轴的配合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内;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触发板上另一端的圆形孔中;在初始状态下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且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且每个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触发槽下端两侧面相对应的中间位置上,且四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与触发槽两侧的间隙内;两个触发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齿轮轴上;传动齿轮安装在离合器外环与离合器内环上的y形弧面之间,且位于两个触发齿轮斜上侧;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与两个触发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外环安装槽上的齿牙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y形弧面、触发槽和触发方形槽其个数为5个的替换方案为:y形弧面、触发槽和触发方形槽其个数为4个或6个。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5个触发机构的替换方案为4个触发机构或6个触发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弹簧为复位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转轴触发板为可伸缩转轴触发板。其作用是防止齿轮轴在移动过程中转轴触发板与转轴导轨之间发生干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转轴导轨两端相对应的s形弧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的最低点与支撑轴轴线的径向距离小于相对应转轴导轨两端的s形弧面上远离支撑轴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的最高点与支撑轴轴线的径向距离。其作用是保证了离合器内环与离合器外环在相互在转动过程中防止齿轮轴与传动齿轮之间发生干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在初始状态下转轴导轨两端相对应的s形弧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和齿轮轴的切线方向与齿轮轴中心和s形弧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与齿轮轴的接触点的连线方向成90度夹角。其作用是保证了齿轮轴在移动时转轴触发板能够顺利将齿轮轴退出s形弧面,同时s形弧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离合器技术,本发明设计的离合器为双向超越离合器。其作用是能够保证离合器传动轴在正转或反转时能够带动离合器输出轴正转或反转;而输出轴正转或反转却不能带动离合器传动轴转动。

本发明中两个转轴导轨分别通过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轨连接板安装在触发槽两侧的壁面上;重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安装在传动轴上;两个支撑板对称地安装在重块的上端;两个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上;转轴触发板的两端均开有两个圆形孔;四个转轴触发板两两一组分别通过其一端的圆形孔与两个支撑轴的配合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内;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触发板上另一端的圆形孔中;在初始状态下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且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且每个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触发槽下端两侧面相对应的中间位置上,且四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与触发槽两侧的间隙内;两个触发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齿轮轴上;传动齿轮安装在离合器外环与离合器内环上的y形弧面之间,且位于两个触发齿轮斜上侧;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与两个触发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外环安装槽上的齿牙啮合。传动轴转动时;在初始阶段,传动轴的转速会逐渐增加;此时传动轴转动会带动离合器内环转动;离合器内环转动会带动触发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触发齿轮转动会带动传动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由于传动齿轮与离合器外环上的齿牙啮合;所以传动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就会使得传动齿轮自转;通过传动齿轮自转可以防止传动轴在加速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当传动轴在加速过程中,如果传动轴的速度达到可以对重块起到离心作用时;传动轴的转动就会使得5个重块在离心作用下向远离传动轴方向移动;重块移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板向远离传动轴的方向移动;在传动齿轮挤压的作用下;两个支撑板移动会使得安装在其上的四个转轴触发板向传动齿轮的两侧摆动;四个转轴触发板摆动就会使得两个齿轮轴沿着相对应的转轴导轨向传动齿轮两侧移动;两个齿轮轴移动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向传动齿轮的两侧移动;在两个触发齿轮移动过程中两个触发齿轮逐渐失去了对相对应传动齿轮的支撑作用;使得传动齿轮逐渐向靠近传动轴的方向移动;最后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接触;当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接触时;离合器内环转动就会带动传动齿轮绕着传动轴的轴线转动;在传动齿轮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会与离合器外环上外环安装槽的内圆面接触;此时传动齿轮绕着传动轴转动就会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当传动轴停止传动时;重块在重力作用和第一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传动轴方向移动;重块移动会依次带动支撑板、转轴触发板、齿轮轴和触发齿轮向靠近传动轴的方向移动;同时齿轮轴在向靠近传动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齿轮轴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在齿轮轴恢复过程中;齿轮轴会带动触发齿轮逐渐恢复;在触发齿轮恢复过程中触发齿轮会挤压传动齿轮使得传动齿轮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齿轮轴恢复到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时,通过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离合器外环转动会带动会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会挤压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由于两个转轴导轨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所以相对应的两个齿轮轴不会发生移动;此时传动齿轮转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自转;通过触发齿轮的自转可以防止离合器外环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内环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转动;本发明中当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在沿着转轴导轨移动到传动齿轮的两侧,且传动齿轮在离合器内环带动下移动到与离合器外环上的安装槽内圆面接触时;传动齿轮与离合器外环上安装槽内圆面的接触点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移动的停止点具有一定间隙;其作用是防止离合器内环在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时;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发生干涉;本发明中在传动轴停止转动后,离合器外环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转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转轴导轨、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之间的齿轮角的配合和第二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对齿轮轴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发明中设计的转轴安装槽、支撑轴和转轴触发板上圆形孔的作用是防止齿轮轴在移动过程中与支撑板之间发生干涉;本发明中离合器外环通过外环支撑槽与离合器内环未开有y形弧面一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上;离合器内环对离合器外环起到支撑作用。

当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离合器时;当传动轴转动时;在初始阶段,传动轴的转速会逐渐增加;此时传动轴转动会带动离合器内环转动;离合器内环转动会带动触发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触发齿轮转动会带动传动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由于传动齿轮与离合器外环上的齿牙啮合;所以传动齿轮绕着离合器内环轴线转动就会使得传动齿轮自转;通过传动齿轮自转可以防止传动轴在加速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当传动轴在加速过程中,如果传动轴的速度达到可以对重块起到离心作用时;传动轴的转动就会使得5个重块在离心作用下向远离传动轴方向移动;重块移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板向远离传动轴的方向移动;在传动齿轮挤压的作用下;两个支撑板移动会使得安装在其上的四个转轴触发板向传动齿轮的两侧摆动;四个转轴触发板摆动就会使得两个齿轮轴沿着相对应的转轴导轨向传动齿轮两侧移动;两个齿轮轴移动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向传动齿轮的两侧移动;在两个触发齿轮移动过程中两个触发齿轮逐渐失去了对相对应传动齿轮的支撑作用;使得传动齿轮逐渐向靠近传动轴的方向移动;最后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接触;当传动齿轮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接触时;离合器内环转动就会带动传动齿轮绕着传动轴的轴线转动;在传动齿轮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会与离合器外环上外环安装槽的内圆面接触;此时传动齿轮绕着传动轴转动就会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离合器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离合器内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触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轴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重块安装示意图。

图7是齿轮轴安装示意图。

图8是转轴导轨安装示意图。

图9是传动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1是触发齿轮与传动齿轮配合示意图。

图12是传动齿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是转轴导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4是触发齿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5是重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是离合器内环剖视示意图。

图17是转轴导轨与离合器内环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触发机构;2、离合器外环;3、外环支撑槽;4、外环安装槽;5、触发槽;6、触发方形槽;7、离合器内环;8、传动轴;9、转轴导轨;10、转轴触发板;11、传动齿轮;12、触发齿轮;13、y形弧面;14、第一弹簧;15、导轨连接板;16、s形弧面;17、支撑轴;18、齿轮轴;19、圆形孔;20、转轴安装槽;21、支撑板;22、重块;2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离合器外环2、外环支撑槽3、外环安装槽4、触发机构1、触发槽5、触发方形槽6、离合器内环7、y形弧面13、传动轴8,其中如图3所示,离合器内环7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5个y形弧面13;5个y形弧面13上均开有一个触发槽5;如图16所示,5个触发槽5的下端均开有一个触发方形槽6,且每个触发方形槽6的下端均与离合器内环7的内圆面相通;离合器内环7安装在传动轴8上;如图2所示,离合器外环2的内侧具有外环安装槽4;外环安装槽4的一端开有外环支撑槽3;外环安装槽4的内圆面上具有齿牙;离合器外环2通过外环支撑槽3与离合器内环7未开有y形弧面13一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7上;5个触发机构1分别安装在离合器外环2与离合器内环7上的y形弧面13、触发槽5和触发方形槽6组成的间隙内。

如图4所示,上述触发机构1包括转轴导轨9、转轴触发板10、传动齿轮11、触发齿轮12、第一弹簧14、导轨连接板15、s形弧面16、支撑轴17、齿轮轴18、转轴安装槽20、支撑板21、圆形孔19、重块22、第二弹簧23,其中如图5所示,转轴导轨9的两端具有两个相互对称的s形弧面16;转轴导轨9的两端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轨连接板15;如图8所示,两个转轴导轨9分别通过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轨连接板15安装在触发槽5两侧的壁面上;如图17所示,两个转轴导轨9与触发槽5的两侧均具有间隙;如图4所示,重块22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14安装在传动轴8上,且重块22位于触发方形槽6内;如图6所示,支撑板21的上侧开有转轴安装槽20;转轴安装槽20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圆柱孔;两个支撑板21对称地安装在重块22的上端;两个支撑轴1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20上,且每个支撑轴17分别与相对应转轴安装槽20上的两个圆柱孔配合;转轴触发板10的两端均开有两个圆形孔19;四个转轴触发板10两两一组分别通过其一端的圆形孔19与两个支撑轴17的配合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20内;如图7所示,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触发板10上另一端的圆形孔19中;在初始状态下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且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如图10所示,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23;且每个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触发槽5下端两侧面相对应的中间位置上,且四个第二弹簧23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9与触发槽5两侧的间隙内;两个触发齿轮12分别安装在两个齿轮轴18上;如图9所示,传动齿轮11安装在离合器外环2与离合器内环7上的y形弧面13之间,如图11所示,且位于两个触发齿轮12斜上侧;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11与两个触发齿轮12啮合,传动齿轮11与外环安装槽4上的齿牙啮合。

上述作为y形弧面13、触发槽5和触发方形槽6其个数为5个的替换方案为:y形弧面13、触发槽5和触发方形槽6其个数为4个或6个。

上述作为5个触发机构1的替换方案为4个触发机构1或6个触发机构1。

上述第一弹簧14为复位弹簧。

上述第二弹簧23为拉伸弹簧。

上述转轴触发板10为可伸缩转轴触发板10。其作用是防止齿轮轴18在移动过程中转轴触发板10与转轴导轨9之间发生干涉。

上述转轴导轨9两端相对应的s形弧面16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的最低点与支撑轴17轴线的径向距离小于相对应转轴导轨9两端的s形弧面16上远离支撑轴17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的最高点与支撑轴17轴线的径向距离。其作用是保证了离合器内环7与离合器外环2在相互在转动过程中防止齿轮轴18与传动齿轮11之间发生干涉。

上述在初始状态下转轴导轨9两端相对应的s形弧面16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和齿轮轴18的切线方向与齿轮轴18中心和s形弧面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中每个弧形面与齿轮轴18的接触点的连线方向成90度夹角。其作用是保证了齿轮轴18在移动时转轴触发板10能够顺利将齿轮轴18推出s形弧面16,同时s形弧面16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离合器为双向超越离合器。其作用是能够保证离合器传动轴8在正转或反转时能够带动离合器输出轴正转或反转;而输出轴正转或反转却不能带动离合器传动轴8转动。

本发明中两个转轴导轨9分别通过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导轨连接板15安装在触发槽5两侧的壁面上;重块22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14安装在传动轴8上;两个支撑板21对称地安装在重块22的上端;两个支撑轴1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20上;转轴触发板10的两端均开有两个圆形孔19;四个转轴触发板10两两一组分别通过其一端的圆形孔19与两个支撑轴17的配合安装在两个转轴安装槽20内;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四个转轴触发板10上另一端的圆形孔19中;在初始状态下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且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齿轮轴1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弹簧23;且每个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触发槽5下端两侧面相对应的中间位置上,且四个第二弹簧23分别位于两个转轴导轨9与触发槽5两侧的间隙内;两个触发齿轮12分别安装在两个齿轮轴18上;传动齿轮11安装在离合器外环2与离合器内环7上的y形弧面13之间,且位于两个触发齿轮12斜上侧;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11与两个触发齿轮12啮合,传动齿轮11与外环安装槽4上的齿牙啮合。如图14b所示,传动轴8转动时;在初始阶段,传动轴8的转速会逐渐增加;此时传动轴8转动会带动离合器内环7转动;离合器内环7转动会带动触发齿轮12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触发齿轮12转动会带动传动齿轮11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由于传动齿轮11与离合器外环2上的齿牙啮合;所以传动齿轮11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就会使得传动齿轮11自转;通过传动齿轮11自转可以防止传动轴8在加速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外环2转动;如图12a所示,当传动轴8在加速过程中,如果传动轴8的速度达到可以对重块22起到离心作用时;传动轴8的转动就会使得5个重块22在离心作用下向远离传动轴8方向移动;如图15a所示,重块22移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板21向远离传动轴8的方向移动;在传动齿轮11挤压的作用下;两个支撑板21移动会使得安装在其上的四个转轴触发板10向传动齿轮11的两侧摆动;四个转轴触发板10摆动就会使得两个齿轮轴18沿着相对应的转轴导轨9向传动齿轮11两侧移动;两个齿轮轴18移动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12向传动齿轮11的两侧移动;在两个触发齿轮12移动过程中两个触发齿轮12逐渐失去了对相对应传动齿轮11的支撑作用;如图15b所示,使得传动齿轮11逐渐向靠近传动轴8的方向移动;最后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13接触;当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13接触时;离合器内环7转动就会带动传动齿轮11绕着传动轴8的轴线转动;在传动齿轮11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11会与离合器外环2上外环安装槽4的内圆面接触;如图12b所示,此时传动齿轮11绕着传动轴8转动就会带动离合器外环2转动;当传动轴8停止传动时;重块22在重力作用和第一弹簧14拉力的作用下会向靠近传动轴8方向移动;重块22移动会依次带动支撑板21、转轴触发板10、齿轮轴18和触发齿轮12向靠近传动轴8的方向移动;同时齿轮轴18在向靠近传动轴8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齿轮轴18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在齿轮轴18恢复过程中;齿轮轴18会带动触发齿轮12逐渐恢复;在触发齿轮12恢复过程中触发齿轮12会挤压传动齿轮11使得传动齿轮11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齿轮轴18恢复到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上时,通过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离合器外环2转动会带动会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传动齿轮11转动会挤压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12;由于两个转轴导轨9上相互靠近的两个弧形面对两个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所以相对应的两个齿轮轴18不会发生移动;此时传动齿轮11转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12自转;如图14a所示,通过触发齿轮12的自转可以防止离合器外环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内环7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8转动;如图12b所示,本发明中当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12在沿着转轴导轨9移动到传动齿轮11的两侧,且传动齿轮11在离合器内环7带动下移动到与离合器外环2上的安装槽内圆面接触时;传动齿轮11与离合器外环2上安装槽内圆面的接触点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12移动的停止点具有一定间隙;其作用是防止离合器内环7在带动离合器外环2转动时;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12发生干涉;本发明中在传动轴8停止转动后,离合器外环2在惯性作用下会继续转动;如图13a、13b所示,在此过程中通过转轴导轨9、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触发齿轮12之间的齿轮角的配合和第二弹簧23拉力的作用下对齿轮轴18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发明中设计的转轴安装槽20、支撑轴17和转轴触发板10上圆形孔19的作用是防止齿轮轴18在移动过程中与支撑板21之间发生干涉;本发明中离合器外环2通过外环支撑槽3与离合器内环7未开有y形弧面13一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7上;离合器内环7对离合器外环2起到支撑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当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离合器时;当传动轴8转动时;在初始阶段,传动轴8的转速会逐渐增加;此时传动轴8转动会带动离合器内环7转动;离合器内环7转动会带动触发齿轮12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触发齿轮12转动会带动传动齿轮11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由于传动齿轮11与离合器外环2上的齿牙啮合;所以传动齿轮11绕着离合器内环7轴线转动就会使得传动齿轮11自转;通过传动齿轮11自转可以防止传动轴8在加速过程中带动离合器外环2转动;当传动轴8在加速过程中,如果传动轴8的速度达到可以对重块22起到离心作用时;传动轴8的转动就会使得5个重块22在离心作用下向远离传动轴8方向移动;重块22移动就会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板21向远离传动轴8的方向移动;在传动齿轮11挤压的作用下;两个支撑板21移动会使得安装在其上的四个转轴触发板10向传动齿轮11的两侧摆动;四个转轴触发板10摆动就会使得两个齿轮轴18沿着相对应的转轴导轨9向传动齿轮11两侧移动;两个齿轮轴18移动带动相对应的两个触发齿轮12向传动齿轮11的两侧移动;在两个触发齿轮12移动过程中两个触发齿轮12逐渐失去了对相对应传动齿轮11的支撑作用;使得传动齿轮11逐渐向靠近传动轴8的方向移动;最后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13接触;当传动齿轮11与相对应的y形弧面13接触时;离合器内环7转动就会带动传动齿轮11绕着传动轴8的轴线转动;在传动齿轮11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11会与离合器外环2上外环安装槽4的内圆面接触;此时传动齿轮11绕着传动轴8转动就会带动离合器外环2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