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176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摩擦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6217484.3的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阻尼器。



背景技术:

摩擦阻尼器可从de1085725a、de102013109196a1、de10360784a1和de102014110770a1中获知,并且用于可移动组件中的运动阻尼。在一些应用中,如果摩擦阻尼器的阻尼作用的方式取决于致动方向而不同,这是有益的。在例如家具或机动车的行李箱的门打开期间,相对低的阻尼作用不阻碍打开运动。在门的关闭运动期间,相对显著的阻尼作用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使门非故意地砰地关上而导致噪声污染或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摩擦阻尼器,其中阻尼作用取决于致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摩擦阻尼器来实现,该摩擦阻尼器包括:壳体,其具有纵轴线;柱塞,其能够沿纵轴线移动;摩擦单元,其用于在柱塞上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单元包括用于摩擦地抵靠柱塞的至少一个摩擦内衬;摩擦内衬承载件,至少一个摩擦内衬保持在该摩擦内衬承载件上。

根据本发明认识到,在摩擦阻尼器中,如果摩擦内衬承载件能够在拉出位置与推入位置之间移动,则以简化的方式实现方向相关的阻尼作用。摩擦单元起到在柱塞上产生摩擦力的作用,柱塞可以沿着所述壳体的纵轴线至少在壳体中的部分中移动。该壳体可以具有多部件构造并且可以具有筒状壳体部分和与筒状壳体部分连接的阻尼壳体部分。根据一个特殊的实施例,筒状壳体部分可以省却。特别地,壳体唯一地包括阻尼壳体部分。摩擦内衬承载件保持起到摩擦地抵靠柱塞的作用的至少一个摩擦内衬的作用。通过摩擦内衬摩擦地抵靠柱塞且柱塞沿纵轴线在拉出方向上(也就是说,离开壳体)或在推入方向上(也就是说,进入壳体)移动,在柱塞与摩擦单元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内衬承载件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在壳体中相对于柱塞移动。拉出摩擦在拉出位置上起作用。推入摩擦在拉入位置上起作用。拉出摩擦和推入摩擦不同。摩擦阻尼器,特别是摩擦单元,以被动的方式起作用。这意味着,用于设定不同的拉出摩擦和推入摩擦的摩擦单元的附加启动是多余的。不同的摩擦作用以取决于柱塞的致动方向的方式直接地且自动地设定。根据本发明的摩擦阻尼器具有简单且鲁棒的构造。根据本发明的摩擦阻尼器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来生产。

在摩擦阻尼器中,摩擦单元与柱塞相互作用的方式如下:摩擦内衬承载件在柱塞沿拉出方向移动期间移动到拉出位置,并且在柱塞沿推入方向移动期间移动到推入位置;摩擦内衬承载件的移动直接由柱塞的移动引起。摩擦内衬承载件以被动方式移动。摩擦内衬承载件的例如通过单独的致动器的主动移动是多余的。摩擦内衬承载件的移动集成到摩擦阻尼器的典型的致动序列中。

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倾斜简化了拉出位置与推入位置之间的变化,其中摩擦内衬承载件布置在壳体中,使得其能够关于倾斜轴线倾斜,倾斜轴线相对于纵轴线横向地布置。倾斜轴线特别地固定布置在壳体上。

倾斜销设置在壳体中,在该倾斜销上,摩擦内衬承载件通过倾斜开口做关节式运动(articulate),使其能够倾斜,简化了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倾斜能力。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实施例使得尤其低成本的生产成为可能,其中摩擦内衬承载件具有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尤其是具有镜像对称构造的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摩擦内衬承载件可由镜像对称构造的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构成。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至少在区域中构造为半壳。减少了生产用的经费。

壳体的实施例实质上具有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实施例的优势,其中壳体具有两个壳体零件,尤其是镜像对称构造的,其中摩擦内衬承载件具有两个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尤其是镜像对称构造的。可以想到,壳体零件具有至少镜像对称的构造,尤其是相同的构造。

包括两个(尤其是相同的)摩擦内衬的摩擦阻尼器的实施例确保了至少在摩擦内衬承载件的一个位置上(例如在拉出位置上)柱塞稳定抵靠摩擦内衬,其中在各情况下,摩擦内衬尤其具有半壳轮廓。柱塞因此被可靠地引导。确保了鲁棒且尤其是恒定的摩擦条件。柱塞在摩擦内衬承载件中的径向屈服(关于纵轴线)基本上被排除。摩擦内衬具有大致半壳轮廓。半壳轮廓是开口管状截面。半壳的内轮廓尤其是内圆柱形圆周面。半壳的内轮廓还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必要的是,半壳的内轮廓对应于柱塞的外轮廓。例如,柱塞可以具有相对于纵轴线垂直地取向的方形截面区域。在该情况下,半壳的轮廓具有多边形构造。

具有通孔的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实施例使得有效的摩擦阻尼成为可能,其中柱塞被引导通过该通孔。至少一个摩擦内衬可以在关于纵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布置在布置于内侧的柱塞与布置于外侧的摩擦内衬承载件之间。特别地,至少一个摩擦内衬通过摩擦内衬承载件在径向方向上挤压到柱塞上。

根据通孔的一个实施例,通孔具有至少在相对于纵轴线垂直的区段中不对称的轮廓,这使得拉出位置与推入位置之间的有利的切换成为可能。例如,通过轮廓具有分割线的事实,存在通孔的不对称轮廓。通孔尤其具有不对称的内轮廓。不对称的内轮廓可以在部分中具有对称构造,并且可以例如构造为圆形段。对称意味着相对于纵轴线可旋转地对称。无论如何,不对称的内轮廓具有(尤其具有非圆角构造的)至少一个不对称部分。还可以提供尤其具有彼此分开的构造的多个不对称部分。实际上,不对称的内轮廓至少在部分中关于纵轴线不是可旋转地对称的构造。特别地,不对称意味着关于相对于轮廓垂直地取向的纵轴线不旋转对称。分割线尤其是直线,其特别地与纵轴线交叉。分割线象征着沿纵轴线延伸的分割平面。分割线还可以具有弯曲或纽结构造。分割线将通孔的轮廓分割成对称的、尤其是圆角的轮廓区段和不对称的、尤其是非圆角的轮廓区段。对称的轮廓区段和不对称的轮廓区段通过分割线彼此分开。

其中通孔具有第一通孔区段和第二通孔区段的通孔的实施例确保了摩擦内衬承载件布置成使得第一或第二通孔区段以取决于倾斜位置的方式平行于壳体的纵轴线,特别地,第一通孔区段和第二通孔区段在各情况下具有一个区段纵轴线,该区段纵轴线以相对于彼此倾斜倾斜角的方式布置。通孔区段在各情况下具有区段纵轴线,该区段纵轴线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倾斜。特别地,区段纵轴线以这样的方式取向:在摩擦内衬承载件的拉出位置上,第一区段纵轴线平行于壳体的纵轴线布置,第二区段纵轴线以相对于壳体的纵轴线倾斜的方式布置。因此,在推入位置上,第二区段纵轴线布置成平行于壳体的纵轴线,并且第一区段纵轴线以相对于壳体的纵轴线倾斜的方式布置。

用于至少一个摩擦内衬的摩擦内衬受托部使得摩擦内衬能够可靠且牢固地接受在摩擦内衬承载件上。摩擦内衬被保持在摩擦内衬受托部中,特别地,其被保持在相对于壳体的纵轴线和/或区段纵轴线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特别地,摩擦内衬受托部具有略小于摩擦内衬的厚度的深度,结果是摩擦内衬在径向方向上永久地挤压到柱塞上。摩擦内衬受托部具有沿纵轴线取向的长度并且近似地对应于摩擦内衬的长度。然后,摩擦内衬以可靠且轴向上不预加应力的方式保持在摩擦内衬受托部中。还可以想到,通过摩擦内衬受托部具有小于摩擦内衬的长度的长度,在轴向方向上对摩擦内衬预加应力。作为替代方案,还可能的是,摩擦内衬受托部的长度大于摩擦内衬的长度。在该情况下,摩擦阻尼器可以具有自由轮功能。

在通孔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通孔具有相对于纵轴线垂直的剖面,该剖面沿纵轴线可变,使得以根据摩擦内衬承载件的倾斜位置的方式,能够确保摩擦内衬承载件至少在部分上可靠地抵靠柱塞。

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壳体部分能够实现摩擦阻尼所需的组件的小的总体尺寸、以及紧凑且受保护的结构。

特别地,其中壳体唯一地由阻尼壳体部分形成且不具有筒状壳体的摩擦阻尼器的实施例具有特别简单且廉价的构造。

摩擦阻尼器具有用于紧固到可枢转零件上的第一紧固元件;特别地,所述第一紧固元件设置在阻尼壳体部分上;这能够使得摩擦阻尼器以改进的方式、尤其是直接地枢转紧固到特别是家具元件的枢转零件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有益改进、附加特征和细节由以下利用附图对两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得出。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摩擦阻尼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在柱塞在拉出方向上致动的情况下根据图1中的沿剖面线ii-ii的纵向剖面,

图3示出了在柱塞沿推入方向致动的情况下与图2对应的图示,

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单元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单元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不具有摩擦单元的壳体零件的与图4对应的图示,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壳体零件的与图5对应的图示,

图8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单元的摩擦内衬承载件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摩擦内衬承载件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器的与图1对应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具有根据图10的摩擦阻尼器的处于打开布置的家具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中的沿剖面线xii-xii的纵向剖面,

图13示出了处于关闭布置的家具的与图11对应的图示,以及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3中的沿剖面线xiv-xiv的纵向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摩擦阻尼器1具有壳体2和柱塞4,壳体2具有纵轴线3,柱塞4能够沿纵轴线3移动。

壳体2具有多部件式构造且具有筒状壳体部分5和与筒状壳体部分5连接的阻尼壳体部分6。筒状壳体部分5和阻尼壳体部分6沿纵轴线3顺次布置。筒状壳体部分5和与筒状壳体部分5连接的阻尼壳体部分6形成了共用壳体2。

筒状壳体部分5可构造为筒状管。筒状壳体部分5可以在相对于纵轴线3垂直的平面中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尤其是具有非圆角内轮廓的非圆角截面形状。在与柱塞4相对定位的一端处,壳体2通过闭合塞7封闭。呈球形头受托部的形式的第一紧固元件8紧固到闭合塞7。柱塞4布置有在壳体2内的自由端21。拉出保护装置,尤其是呈垫圈的形式,可以布置在自由端21处,从而防止柱塞4非有意地从壳体2中完全拉出。柱塞4的与自由端21相对定位的外端22布置在壳体2之外。第二紧固元件23布置在外端22处,该第二紧固元件23可尤其具有与作为球形头受托部的第一紧固元件8相同的构造。通过紧固元件8、23,摩擦阻尼器可以紧固到要对相对于彼此运动进行阻尼的组件上。例如,第一紧固元件紧固到家具主体上并且第二紧固元件23紧固到家具门上。在筒状管的与闭合塞7相对定位的一端处,筒状壳体部分5通过插入式塞9直接与阻尼壳体部分6连接。插入式塞9与阻尼壳体部分6构造成一个件。

闭合塞7和插入式塞9通过径向向内突出的受压部分10被保持在筒状管上。多个、尤其是六个或八个受压部分10沿外周设置在筒状管上。闭合塞7和插入式塞9相对于纵轴线3在轴向上和径向上确定地固定到筒状壳体上。

阻尼壳体部分6在相对于纵轴线3垂直的平面中具有非圆角构造。在阻尼壳体部分6的上部区域中,阻尼壳体部分6具有大致沙漏形凹部11,该上部区域被纵轴线3横过。沙漏形凹部11具有两个截头锥形凹部12,两个截头锥形凹部12布置成朝向彼此成锥形渐细,并且通过垫圈区段13彼此连接。

圆柱形倾斜销14设置在阻尼壳体部分6中,在凹窝11的下方。倾斜销14沿相对于壳体2的纵轴线3垂直取向的倾斜轴线15延伸。倾斜轴线15以与纵轴线3间隔开的方式取向。倾斜轴线15和纵轴线3相对于彼此垂直地取向。倾斜轴线15和纵轴线3不交叉。倾斜轴线15和纵轴线3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称为弯曲。

插入式塞9具有连续开口16,柱塞4能够以被引导的方式穿过该连续开口16。

阻尼壳体部分6具有多部件式构造且具有两个相同的壳体零件17。壳体零件17可以在相对于倾斜轴线15垂直地取向的分割平面中分开。分割平面具有纵轴线3。壳体零件17在各情况下具有例如两个连接销18,连接销18可以插入对应的连接开口19中。两个壳体零件17可以插接在一起而形成阻尼壳体部分6。

壳体2具有壳体开口20,柱塞4通过该壳体开口20被引导到壳体2中。壳体开口20布置在阻尼壳体部分6上,从而与开口16相对定位。壳体开口20和开口16均相对于纵轴线3同心地布置。

摩擦阻尼器1具有摩擦单元24,该摩擦单元24包括两个摩擦内衬25和摩擦内衬承载件26。摩擦内衬承载件26具有承载板27。倾斜开口28设置在承载板27中,通过该倾斜开口28,摩擦内衬承载件26布置在壳体2中,特别是布置在阻尼壳体部分6中,使得其能够关于倾斜轴线15在倾斜销14上倾斜。通道部分29整体地以一体件形成在承载板27上,该通道部分29具有通孔30。通道部分29具有中空构造。柱塞4被引导通过通孔30。通孔30在相对于纵轴线3垂直的平面中至少部分具有不对称构造。通孔30具有第一通孔区段31和第二通孔区段32,在各情况下,第一通孔区段31和第二通孔区段32分别具有区段纵轴线33和34。第一区段纵轴线33和第二区段纵轴线34以相对于彼此倾斜的方式布置并且具有倾斜角n,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该倾斜角n为大约10°。

区段纵轴线33、34在交叉点35处交叉。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通孔区段31相对于交叉点35在第一区段纵轴线33上方向左延伸且在第一区段纵轴线33下方向右延伸。

第一通孔区段被构造为沿第一区段纵轴线33的半圆柱形凹窝,第一通孔区段31具有两部分区段,所述两部分区段具有彼此分开的构造且以相对于交叉点35镜像对称的方式布置。因此,第二通孔区段32的部分区段被构造成相对于交叉点35镜像对称且彼此分开。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各情况下一个摩擦内衬受托部36布置在两部分区段中的第一通孔区段31中,相应的半圆柱形壳体形状的摩擦内衬25插入到该摩擦内衬受托部36中。两个摩擦内衬25以z形方式布置在摩擦内衬承载件26上。通孔30在相对于壳体的纵轴线3垂直的平面中具有不对称截面。第一通孔区段31或第二通孔区段32在各情况下以相对于纵轴线3的180°的开口角延伸;由于区段纵轴线33,34的倾斜布置,通孔30的截面积和/或截面轮廓沿纵轴线3是可变的。

摩擦内衬承载件26可由两个镜像对称的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37构成。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37在各情况下具有连接栓38和连接凹部39,连接栓38和连接凹部39彼此交替地接合从而将摩擦内衬承载件零件37与摩擦内衬承载件26连接。

在下文中,将利用图2和图3更详细说明摩擦阻尼器1的功能。在柱塞4沿拉出方向40致动的情况下,柱塞4与摩擦内衬25相接触。由于最初在柱塞4与摩擦内衬25之间起作用的静摩擦,摩擦内衬承载件26由柱塞4驱动,也就是说,绕枢轴14枢转到拉出位置。与基本摩擦对应且具有大于0n的值的静摩擦的大小可以特别地设定。静摩擦系数的目标设定能力是通过轴向和/或径向预加应力而得以实现的,利用轴向和/或径向预加应力,摩擦内衬25布置在摩擦内衬承载件26中。另外,摩擦内衬25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对静摩擦的大小有直接影响。根据图2,枢转运动绕倾斜轴线15发生于逆时针方向上。在柱塞4沿拉出方向40致动的情况下,摩擦内衬承载件26绕倾斜轴线15的进一步倾斜通过摩擦内衬承载件26抵靠壳体2,尤其是抵靠阻尼壳体部分6,尤其是阻尼壳体部分6的端部区域中而得以排除,所述端部区域包围壳体开口20,和/或利用阻尼壳体部分6的上部圆柱形周向表面48抵靠布置成朝向背离壳体开口20的截头锥形部分12的内面而得以排除。

在图2中示出了摩擦内衬承载件26的拉出位置。摩擦内衬承载件26的拉出位置意味着,在各情况下半壳形摩擦内衬25以其圆柱形内面抵靠柱塞4的外面。在图2中左侧示出的摩擦内衬25从上方挤压到柱塞4上。在图2中右侧示出的摩擦内衬25从下方挤压柱塞4。摩擦内衬25可靠地挤压柱塞4的外侧面。柱塞4的轴向运动通过摩擦内衬25进行摩擦阻尼。在柱塞4沿拉出方向40进一步致动的情况下,摩擦作用、拉出摩擦作用于柱塞4与摩擦内衬25之间。

在柱塞4沿与拉出方向40相反的推入方向41致动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最初作用在柱塞4与摩擦内衬25之间的静摩擦使得摩擦内衬承载件26绕倾斜轴线15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摩擦内衬承载件26绕倾斜轴线15沿顺时针方向的枢转运动由于以下事实而受到限制:摩擦内衬承载件26抵靠壳体2,尤其是抵靠阻尼壳体部分6,尤其是抵靠插入式塞9,和/或利用阻尼壳体部分6的上部圆柱形周向面48抵靠布置成朝向壳体开口20的截头锥形部分12的内面。因此,防止摩擦内衬承载件26的进一步倾斜。

摩擦内衬承载件26位于推入位置上。推入摩擦是在推入位置上产生的。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拉出摩擦和推入摩擦彼此不同。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入摩擦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在第二通孔区段32中没有提供摩擦内衬。在第一通孔区段31中,摩擦内衬25在各情况下从上方和下方以外端侧外边缘抵靠柱塞4。摩擦内衬25的这一线性接触确保所需的基本摩擦,这确保了摩擦内衬承载件26在沿拉出方向致动的情况下倾斜。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通孔区段32部分构造为具有比柱塞4的外径略大的内径的筒状开口。在摩擦内衬承载件26布置在推入位置上的情况下,柱塞4基本上无摩擦地被引导通过通孔30。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未示出),可以想到也将两个摩擦内衬附接到第二通孔区段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摩擦作用可以例如通过使用摩擦内衬的不同材料这一事实来实现。还可以想到,通过以下事实实现不同的摩擦作用:在第一和第二通孔区段31,32中的摩擦内衬以不同的挤压力布置。无需多言,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未示出),还可能的是,第一通孔区段31不配备摩擦内衬,并且仅在第二通孔区段32上设置摩擦内衬。在该类型的实施例中,将实现在推入方向41上的增加的摩擦以及在拉出方向40上基本上无摩擦。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0至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结构上相同的零件被给予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参考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结构上不同而功能上相同的零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加上a。

摩擦阻尼器1a的主要差别在于,壳体2a不具有筒状壳体部分。壳体2a唯一地包括阻尼壳体部分6a。

柱塞4a被引导通过壳体2a并且以在壳体2a的两侧露出的方式布置。

拉出止挡元件42设置在柱塞4a的自由端21a处,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拉出止挡元件42整体地以一体件形成在柱塞4a上。拉出止挡元件42具有垫圈形构造且具有相对于纵轴线3垂直的直径,该直径大于壳体开口20的直径。

第一紧固元件8a布置在壳体2a的外侧面上,尤其是阻尼壳体部分6a上。第一紧固元件8a以接受短桩的形式构造,接受短桩整体地形成在壳体2a上,特别是以一体件形成在壳体2a上,特别是形成在阻尼壳体部分6a上。接受短桩具有套筒形构造,并且能够在家具元件44上的接受销(未示出)上相互作用,用于可枢转连接。特别地,闩锁元件可以设置在接受短桩的内侧面上,从而将被引入接受短桩中的接受销轴向固定,特别是将被引入接受短桩中的接受销进行闩锁。因此,防止从接受销不期望地释放接受短桩。

通过第一紧固元件8a,尤其是具有壳体2a的摩擦阻尼器1a做关节式运动,使得其能够绕壳体枢轴43在家具元件44上枢转,尤其在家具主体45上枢转。家具门46在家具主体45上可枢转地做关节式运动。通过第二紧固元件23a,摩擦阻尼器1a在家具门46上可枢转地做关节式运动。

壳体枢轴43相对于纵轴线3垂直地取向。壳体枢轴43与纵轴线3交叉。

在下文中,将对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器1a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从图13中的家具元件44的关闭布置继续,为了打开的目的,家具门46绕家具元件枢轴47相对于家具主体45枢转。随着家具门46一起,通过家具门46上的第二紧固元件23a而做关节式运动的柱塞4a相对于壳体2a沿拉出方向40移动。

通过壳体2a在家具主体45上可枢转地做关节式运动这一事实,壳体2a能够绕壳体枢轴43枢转。这确保了壳体2a跟随家具门46的枢转运动。确保了摩擦阻尼器1a以纵轴线3平行于拉出方向40和/或推入方向41取向的方式在家具元件44上做关节式运动。拉出方向40和/或推入方向41的倾斜取决于家具门46相对于家具主体45的枢转角。图11示出了家具门相对于家具主体45的枢转角为90度的拉出方向40和推入方向41。家具门46的枢转角越小,拉出方向40和/或推入方向41相对于图11中的水平向的倾斜越低。

在图13中,推入方向41和拉出方向40水平地取向。

通过打开家具门46,根据图14的柱塞4a沿拉出方向40相对于壳体2a向右移动。由于摩擦内衬25在柱塞4a上的摩擦接触,摩擦内衬承载件26沿顺时针方向绕倾斜轴线15枢转到根据图12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摩擦内衬25以圆柱形半壳面基本上抵靠柱塞4a,从而产生最大摩擦效果。在拉出方向40上,摩擦阻尼器1a产生(特别地,最大程度的)摩擦阻尼。

在家具门46相对于家具主体45的关闭运动的情况下,柱塞4a沿推入方向41相对于壳体2a移动。由于摩擦内衬25与柱塞4a之间的静摩擦,摩擦内衬25在逆时针方向上绕倾斜轴线15与摩擦内衬承载件26一起移动到图14所示的倾斜位置。在该位置上,摩擦内衬承载件26与摩擦内衬25导致最小摩擦作用,特别地,没有摩擦作用。摩擦阻尼器1a的功能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摩擦阻尼器1的功能基本上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