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55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



背景技术:

排钉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技术的排钉的钉身大多为圆柱形结构,所以在排列时较为困难,排钉不容易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同时,当钉身为圆柱形结构的排钉钉入物体时,排钉受力容易转动,进而容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排钉不容易排列在一起,且容易因为自身转动而松动脱落的弊端,提供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该排钉的前后两侧为平面结构,便于排钉之间的排列,同时也能防止钉入其他物体的排钉发生转动,避免排钉因松动脱落,钉身侧面设置的防拔纹能对排钉起到防拔作用,排钉使用起来稳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包括钉身和设置在钉身上端的钉帽,所述钉身、钉帽的前后两侧面都为平面,且钉身的前侧面与钉帽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钉身的后侧面与钉帽的后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钉身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拔纹。

作为优选,所述防拔纹为螺旋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钉身和钉帽组成T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钉身下端的钉尖为棱锥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钉尖的侧面设有防止钉尖转动的边板。

作为优选,所述钉尖为四棱锥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边板位于棱锥形结构的钉尖的棱上。

作为优选,所述钉身和钉帽的外侧面喷涂有防锈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因钉身的前后两侧为平面,所以当排钉钉入其他物体受到外力影响不容易转动,而钉身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拔纹,能对钉身起到防拔的作用,使排钉不容易松动脱落;且钉尖上的边板在防止钉尖转动的同时也能防止钉身转动,进一步防止本实用新型的排钉钉入其他物体时发生转动,使本实用新型不容易松动脱落。钉身和钉帽的前后两侧分别为对齐的平面,能使钉子之间更容易排列在一起组成排钉,生产时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标记:1、钉身,2、钉帽,3、防拔纹,4、钉尖,5、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排列的防松排钉,包括钉身1和设置在钉身1上端的钉帽2,所述钉身1、钉帽2的前后两侧面都为平面,且钉身1的前侧面与钉帽2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钉身1的后侧面与钉帽2的后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钉身1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拔纹3。所述防拔纹3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钉身1和钉帽2组成T形结构。所述钉身1下端的钉尖4为四棱锥形结构,所述钉尖4的棱上设有防止钉尖转动的边板5,边板5朝向钉尖4外侧延伸。所述钉身1和钉帽2的外侧面喷涂有防锈层。

当本实用新型钉入其他物体时,因钉身1的前后两侧为平面,所以受到外力影响不容易转动,而钉身1的左右两侧设有防拔纹3,能对钉身1起到防拔的作用,使排钉不容易松动脱落;且钉尖4上的边板5在防止钉尖4转动的同时也能防止钉身1转动,进一步防止本实用新型的排钉钉入其他物体时发生转动,使本实用新型不容易松动脱落。钉身1和钉帽2的前后两侧分别为对齐的平面,能使钉子之间更容易排列在一起,组成排钉。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