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726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通接头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三通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三通接头组件有三种:一种是全金属三通接头组件;第二种是全塑料三通接头组件;第三种是螺母采用金属件、三通接头为塑料件。为了满足在较高水压的工作情况下的强度要求,一般采用全金属三通接头组件,但是全金属三通接头组件的制造成本高昂,使用成本高;采用全塑料三通接头组件的话又不具备强度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种三通接头组件制造过程中采用二次注塑——把金属螺母嵌在三通塑料件上,但制造比较复杂,与全金属三通接头组件相比成本降低不明显。还有一种是金属螺母直接活接在塑料三通管上,这种结构的三通接头组件的安全性与全塑料三通接头组件的安全性相比并无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安全性能搞,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三通接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通接头组件,包括主管的中部连通有支管形成的三通接头,所述主管一端的外圆柱面的卡槽上卡接有螺母内套,螺母内套由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组合形成,螺母内套上设置的外螺纹上螺接有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管的外圆柱面上插接有管体,支管外侧的管体的外圆柱面上套装有紧固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管体的另一端内插接有快速接头且快速接头外侧的管体上套装有紧固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的结合面之间设置有向外张紧用的凸筋,所述的凸筋在左螺母内套或/和右螺母内套的结合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一端的外侧壁上轴向间隔形成有外环形凸沿和内环形凸沿,左螺母内套和右螺母内套均包括设有外螺纹的头部及内表面上设有半圆卡槽的尾部,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的头部均扣在内、外环形凸沿形成的卡槽内,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尾部的两个半圆卡槽卡接在内环形凸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筋设置在左螺母内套或/和右螺母内套的尾部的结合面上,左、右螺母内套扣合后,左螺母内套上的凸筋的外端顶在右螺母内套的结合面上,右螺母内套上的凸筋的外端顶在左螺母内套的结合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凸筋的为外窄、内宽的梯形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螺母内套的尾部两侧的结合面上均设有卡槽,右螺母内套的尾部两侧的结合面上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钩,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扣合后钩卡在卡槽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的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三通接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管的外侧壁靠近根部位置上设有限位凸沿,支管外端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环形的密封凸沿,密封凸沿的外端面与支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锥形过渡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扣合后即实现定位、且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由塑料制成,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的结合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当金属螺母旋接在螺母内套上后,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上的凸筋被压缩,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形成向外的径向张力作用在螺母上,使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上的螺纹与金属螺母上的螺纹紧紧地咬合在一起,防止在震动情况下金属螺母与螺母内套之间产生松动。

2、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接头组件的强度高、能够满足在较高水压下长时间工作的要求,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而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卸去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面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螺母内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螺母内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一种三通接头组件,包括主管101的中部连通有支管102形成的三通接头1,所述主管101一端的外圆柱面的卡槽16上卡接有螺母内套,螺母内套由左螺母内套2与右螺母内套3组合形成,左螺母内套2与右螺母内套3的结合面之间设置有向外张紧用的凸筋17,所述的凸筋17在左螺母内套2或/和右螺母内套3的结合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母内套上设置的外螺纹上螺接有螺母5。

上述的支管102的外圆柱面上插接有管体6,支管102外侧的管体6的外圆柱面上套装有紧固套7,管体6为橡胶管,支管102与管体6紧固配合后,通过后续外力的作用下压紧固套7,使紧固套7变形后来压紧管体6,从而使支管102余管体6压紧、不松脱,从而使紧固套7、支管102及管体6三者之间均紧固配合。

上述的主管101一端的外侧壁上轴向间隔形成有外环形凸沿8和内环形凸沿9,左螺母内套2和右螺母内套3均包括设有外螺纹的头部10、11及内表面上设有半圆卡槽14、15的尾部12、13,左螺母内套与右螺母内套的头部10、11均扣在内、外环形凸沿8、9形成的卡槽16内,左螺母内套2与右螺母内套3尾部12、13的两个半圆卡槽14、15卡接在内环形凸沿8上,内、外环形凸沿8、9对螺母内套进行限位,螺母内套安装位置固定、不易移位。

上述的凸筋17设置在左螺母内套2或/和右螺母内套3的尾部12、13的结合面上,左、右螺母内套2、3扣合后,左螺母内套2上的凸筋17的外端顶在右螺母内套3的结合面上,右螺母内套3上的凸筋17的外端顶在左螺母内套2的结合面上,凸筋17的长度即为左螺母内套2和右螺母内套3结合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螺母5拧紧在螺母内套上后,凸筋17被压缩,左螺母内套2和右螺母内套3反向给螺母5一个径向的张力,使左螺母内套2和右螺母内套3上的螺纹与螺母5上的螺纹紧紧地咬合,在震动剧烈的工况下螺母5与螺母内套之间也不易松脱,提高三通接头组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上述的凸筋17的横截面为外窄、内宽的梯形体,这种结构的凸筋17在螺母5旋紧在螺母内套上过程中容易被压缩,保证左螺母内套2和右螺母内套3形成一个反向的径向张力。

上述的左螺母内套2的尾部12两侧的结合面上均设有卡槽19,右螺母内套3的尾部13两侧的结合面上均设有向外凸起的钩18,左螺母内套2与右螺母内套3扣合后钩18卡在卡槽19上。

上述的主管101的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方便与其它连接管实现螺纹连接,三通接头1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22,提高三通接头1的强度,延长三通接头1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管体6的另一端内插接有快速接头20且快速接头20外侧的管体6上套装有紧固套21,快速接头20插在管体6上后与管体紧固配合,再通过后续外力的作用下压紧固套21,使紧固套21变形后来压紧管体6,从而使快速接头20与管体6压紧、不松脱,实现快速接头20、管体6及紧固套21三者之间紧固配合。

上述的紧固套7、21为铝紧固套或铜紧固套或其他金属套,所述的螺母5为金属螺母,所述的左螺母内套2与右螺母内套3均由塑料制成。

上述的三通接头1上的支管102的外侧壁靠近根部位置上设有限位凸沿23,管体6的一端顶在限位凸沿23的端面上,支管102外端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环形的密封凸沿24,密封凸沿24与管体6的内壁紧密接触,密封凸沿24的外端面与支管10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锥形过渡面25,锥形过渡面25方便支管102插在管体6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