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61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流阀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流阀芯。



背景技术:

节流阀芯是一种利用截面变化控制流量的阀体元器件。现有的节流阀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通孔,通孔内嵌入红宝石,红宝石内开设节流孔。该种结构的节流阀芯存在以下缺陷:红宝石上的节流孔需要使用激光开孔,由于节流孔的孔径很小,只能进行一次开孔,开孔难度大,故造成现有的操作中出现废品率高的现象,且红宝石的价格昂贵,从而推高了节流阀芯的整体成本,还有开孔的孔径偏差较难控制,使得节流孔的孔径公差较大;通孔与节流孔以红宝石的端面过度,该过度为直角过度,液体通过的时候会在红宝石的端面处形成湍流,影响流量控制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阀芯,制造成本低,流量控制精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流阀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两个锥状孔,两锥状孔的小径端相向设置,两锥状孔之间设有节流孔,两锥状孔以节流孔导通。

所述锥状孔为圆锥形。

所述锥状孔的侧壁为光滑面。

所述锥状孔的锥角为20°-60°。

所述两锥状孔的大径端的端面均设有过滤网。

所述锥状孔的大径端的端面处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锥状孔的大径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卡槽,过滤网卡入卡槽中固定。

所述过滤网为球面结构,凸起的一侧背向锥状孔。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锥状孔,节流孔位于两锥状孔之间,节流孔使用锥形扩孔针开出,根据锥形扩孔针的孔径决定节流孔大小,可有效掌控节流孔的大小,控制节流孔的孔径,有效减小节流孔的孔径公差;锥状孔与节流孔平缓过度,有效保证流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节流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孔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锥状孔,3-节流孔,4-过滤网,5-限位块,6-锥形扩孔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节流阀芯,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两个锥状孔2,两锥状孔2的小径端相向设置,两锥状孔2之间设有节流孔3,两锥状孔2以节流孔3导通。两锥状孔2可以为同一规格,也可大小不一。液体由一锥状孔2通入,经节流孔3从另一锥状孔2流出。阀体1可采用类似PVDF等化学及物理性能稳定及摩擦系数低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当然阀体1也可采用其它材质。

优选的,锥状孔2为圆锥形。为使得液体流动阻力更小,锥状孔2的侧壁为光滑面。锥状孔2的锥角为20°-60°。

两锥状孔2的大径端的端面均设有过滤网4,可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避免节流孔3被堵塞,从而保证液体流速稳定受控。锥状孔2的大径端的端面处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与锥状孔的大径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卡槽,过滤网4卡入卡槽中固定,该结构便于过滤网4的安装固定。过滤网4为球面结构,凸起的一侧背向锥状孔2,该结构可有效增大过滤网4的过滤面积,从而保证流量的稳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节流孔的开孔过程,锥形扩孔针6分别从双边插入,从而将节流孔3开出,由于锥形扩孔针6为双边插入,从而保证节流孔3的双向流量一致。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