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58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石油气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家庭在烹饪时均使用液化气瓶内的石油气作为燃料生火,而当石油气消耗完后,用户都会选择将液化气瓶带去气站、石油气公司等进行充气,而现有气瓶的瓶阀常用的是直阀与角阀,由于直阀与角阀均不设有任何防充装置,气瓶的充气不受任何限制,因此用户通常会选择去距离家较近的公司或者石油气较便宜的公司进行充气,但是许多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生产液化气瓶销售给用户后,许多用户不会选择在气瓶内的石油气使用完后将气瓶拿回原公司进行充气,如此会使原生产液化气瓶的公司少了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使该公司的经营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打击经营者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设计合理可靠、成本较低、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竖向延伸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连通阀体上部形成阀口,所述阀芯下侧设有防充活塞;所述防充活塞上侧连接有两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柱,两所述导柱延伸至所述阀芯两侧设置的滑槽内使所述防充活塞通过导柱与滑槽上下移动,同时防充活塞下侧设有用于连通阀体与液化气瓶的套管,所述套管上端管口对准防充活塞,且通过于套管管口套有的密封胶圈与所述防充活塞相配合使防充活塞封堵套管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滑套与导气通道之间、防充活塞与导气通道之间均留有供石油气流动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由铁材料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包括设于阀杆滑套内的阀杆与弹簧,所述阀杆上部成形一阀杆帽,所述弹簧上端连接所述阀杆用于推动阀杆的阀杆帽封堵所述阀口。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防止其他公司对气瓶进行充气,本方案中,设置一防充活塞结构与阀芯连接,阀芯配合阀口与导气通道,使阀芯的阀杆帽在正常工作时与阀口之间留下缝隙,该缝隙可供石油气从阀口通过,同时在阀芯下侧设有防充活塞,该防充活塞在别公司充气时石油气会推动防充活塞下侧并封堵套管,可以防止其他公司对气瓶充气,而在使用时气化石油气会顶开防充活塞流出直阀,因此防充活塞结构不会影响能用户日常的使用,如此增加了原生产气瓶公司的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相对于现有普通直阀,本方案所需的制造成本比普通直阀稍多,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防充活塞关闭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防充活塞打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的俯视图。

其中,1为阀体,11为导气通道,12为阀口,2为阀芯,21为阀杆滑套,22为阀杆,221为阀杆帽,23为弹簧,3为防充活塞,31为导柱,32为滑槽,4为套管,41为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具有防充活塞结构的液化气瓶直阀,包括阀体1、阀芯2、与防充活塞3,阀芯2设于阀体1内,阀芯2包括阀杆滑套21、阀杆22与弹簧23,弹簧23设于阀杆滑套21的内部,阀杆22下端连接弹簧23使弹簧23可推动阀杆22向上移动,且阀杆22有一部分设于阀杆滑套21内,阀杆22可相对阀杆滑套21上下移动,同时阀杆22上侧成形有阀杆帽221。

导气通道11成形于本实施例直阀的阀体1中部,竖直方向设置延伸,导气通道11连通阀体1上部形成阀口12,在导气通道11内设置有阀芯2,阀芯2的阀杆帽221可上移至导气通道11顶端并封堵阀口12,使石油气无法通过阀口12流入或流出液化气瓶;而且阀杆滑套21与导气通道11之间还留有供石油气流动的通道。

防充活塞3水平设置,设于本实施例阀芯2的下侧,且设于套管4管口的正上方,防充活塞3上侧连接有两竖直方向设置的导柱31(具体地,导柱31连接于防充活塞3上端面的两侧,同时导柱31为由铁材料组成),每条导柱31延伸至阀芯2两侧设置的滑槽32内,使防充活塞3通过导柱31于滑槽32内的上下移动实现防充活塞3的上下移动;而阀杆滑套21为了与配合导柱31,阀杆滑套21从原有的交叉结构改为蝶形结构(参见附图3);套管4用于连通直阀与液化气瓶,该套管4竖直方向设置,其上端管口处套有密封胶圈41用于与防充活塞3紧密配合;防充活塞3与导气通道2之间留有供石油气流动的通。

在本实施例中,液化气瓶充气时,采用一特定电磁充气枪,该从本实施例的直阀上端进入并推动阀杆22下移至阀杆帽221下侧接触阀杆滑套21,此时阀杆帽221与阀口12之间会形成很大的通道供液体石油气流入液化气瓶内,同时电磁充气枪通过电磁作用吸起导柱31使防充活塞3上移离开套管4,此时从导气通道4上侧的液化石油气会从防充活塞3两侧向下流,并进入套管4从而流进液化气瓶内储存;当其他公司对本实施例气瓶充气时,这些公司没有特定的电磁充气枪将导柱31吸起,则无法使防充活塞3与套管4管口的密封胶圈41相互分离,如此液化石油气无法进入到液化气瓶内;当用户使用时,气化石油气会向上推动防充活塞3,此时防充活塞3上移并与密封胶圈41相互分离,使气化石油气从套管4流到本实施例的导气通道2内,再流出直阀供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