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99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管路快速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管路包括水管、油管、燃油蒸汽等,根据整车装车要求,大多需要在端部使用快速连接器,便于快速组装、后期方便拆卸维护保养等。常规的快速连接器大多使用简单有效的弹性锁紧结构实现快速连接、快速拆卸的功能。这种锁紧机构一般在装配时容易出现装反,且在装反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一定锁紧功能,不容易及时发现,但是在整车下线试车或初期几十、几百公里的使用中,管路快速连接器出现脱落,轻则造成车辆返修,重则造成客户抱怨,甚至换车,给汽车厂造成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结构简单,让锁紧机构无法装反,如果装反无法到位,可以很容易识别,不会流转到装车环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包括连接器主体和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两侧设有按钮,连接器主体设有槽口,按钮和槽口弹性卡接配合,锁紧机构的下配合面设有2个对称的且贯穿的配合限位槽,连接器主体与锁紧机构腔体内相应的配合设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限位槽在装配后与所述配合凸起对位配合,且二者为间隙配合,所述配合限位槽能够在所述配合凸起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凸起为两个镜面对称,且二者的距离大于所述锁紧机构上按钮的最大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凸起端部设有一定大小的R角,配合限位槽外端面设有一定大小R角。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在锁紧机构上增加配合限位槽,在连接器主体上增加配合凸起,通过连接器主体上的配合凸起识别锁紧机构的正反方向,如果配合限位槽正确方向装入,则二者形成正确配合,产品合格。如果锁紧机构装反则配合限位槽与配合凸起未正确装入,锁紧机构会因配合凸起的干涉而明显变形,锁紧机构开口急剧变小,很容易识别,且无法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器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锁紧机构的仰视图。

图4是连接器主体的剖视图。

其中:

1、锁紧机构;2、连接器主体;3、配合限位槽;4、配合凸起;5、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结构简单,让锁紧机构无法装反,如果装反无法到位,可以很容易识别,不会流转到装车环节。

请参见图1-图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用快插接头锁紧机构防装反结构,包括连接器主体2和锁紧机构1,所述锁紧机构1两侧设有按钮5,连接器主体2设有槽口,按钮5和槽口弹性卡接配合,锁紧机构1的下配合面设有2个对称的且贯穿的配合限位槽3,连接器主体2与锁紧机构1腔体内相应的配合设有配合凸起4,所述配合限位槽3在装配后与所述配合凸起4对位配合,且二者为间隙配合,所述配合限位槽3能够在所述配合凸起4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不影响锁紧机构的的打开和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凸起4为两个镜面对称,且二者的距离大于(略大于)所述锁紧机构1上按钮5的最大轮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凸起4端部设有一定大小的R角,配合限位槽3外端面设有一定大小R角。便于二者顺利装配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机构1为弹性件,在一种实施例中弹性部分为形成锁紧机构主体的弹性片。按压两侧按钮5后,弹性片受到压缩使锁紧机构1尺寸变小卡入连接器主体2中,通过同样的原理,实现锁紧机构1和连接器主体2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钮5为圆弧形结构,弧度与连接器主体2的弧度配合。

工作原理:由于配合限位槽3和配合凸起4正确对位安装后,连接器锁紧机构才能正常实现功能,可以有效的避免锁紧机构装反所可能造成的后期脱落问题。

相比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在锁紧机构上增加配合限位槽,在连接器主体上增加配合凸起,通过连接器主体上的配合凸起识别锁紧机构的正反方向,如果配合限位槽正确方向装入,则二者形成正确配合,产品合格。如果锁紧机构装反则配合限位槽与配合凸起未正确装入,锁紧机构会因配合凸起的干涉而明显变形,锁紧机构开口急剧变小,很容易识别,且无法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