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76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



背景技术:

补偿器补偿器习惯上也叫膨胀节,或伸缩节。由构成其工作主体的波纹管(一种弹性元件)和端管、支架、法兰、导管等附件组成。现有套筒补偿器的结构一般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插在外管中,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内管和外管的端部接在热力管道上,当热水管道发生线膨胀时,内管和外管通过相对移动来实现对线膨胀的补偿。但是传统结构的套筒补偿器,内管与外管的相对移动会使填料发生磨损造成密封性能下降;另外管道发生线膨胀时,其位移方向与套筒补偿器内管和外管的相对移动方向难以保证一致,使得密封填料所受摩擦力偏向一侧,使填料的磨损加剧缩短了套筒补偿器的使用寿命。例如中国专利CN105443912A公开了一种套筒补偿器包括内管、外管、筒体,内管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定位盘,筒体的一端与内管上定位盘密封连接,其特征是筒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套管,外管从套管中穿过伸进筒体内,外管伸进筒体的端部与套管之间密封连接有硅橡胶管,硅橡胶管与筒体之间留有间隙。该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使硅橡胶管发生伸缩而不会对硅橡胶管造成磨损,保证了套管补偿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虽然该结构可以省去法兰盘和密封垫圈,但是这种套筒需要内管、外管、筒体层层套设,移动不灵活,导致补偿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在外管伸进筒体的端部和套管之间密封连接的硅橡胶管,硅橡胶管与筒体之间留有空隙,这样会导致套筒补偿器易渗漏,磨损后需要定期打填料进行维护堵漏。

再如中国专利CN204785273U公开了一种高补偿量套管补偿器,它包含波纹管本体、外套管、内套管、右背板、右背板法兰、外套管法兰、右连接法兰、内套管法兰、左连接法兰、挡圈、密封胶圈、左背板、左背板法兰,通过采用挡圈、密封胶圈使介质不会与波纹管本体接触,保护了波纹管本体。该技术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轴上补偿量,但是该技术方案披露的套管补偿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套筒补偿器易渗漏,磨损后需要定期打填料进行维护堵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套筒补偿器易渗漏,磨损后需要定期打填料进行维护堵漏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所述的补偿器至少沿管道长度方向定位在补偿机构安装架上,该补偿机构安装架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补偿器两端分别与上游管体、下游管体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补偿器包括内活动套管、外套管和端管;所述内活动套管的端部固定在外套管内中下部位置,所述端管的端部贴合固定在外套管顶端内壁上,形成三层套管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补偿器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外套管和内活动套管连接之间。

在此基础上,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压盖,所述内活动套管与外套管对应处设置有若干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压盖与密封凹槽嵌合紧密连接;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密封压盖与密封凹槽接触的顶部,密封压盖将所述密封结构压设于所述密封压盖与密封凹槽之间。

在此基础上,所述密封结构为Y型密封圈或O型密封圈或两者结合。

在此基础上,所述密封结构呈环形阶梯状,且包括两级阶梯,端部第一级环形阶梯卡设于所述密封压盖,第二级阶梯卡设于所述密封凹槽内;所述第二级环形阶梯的高度h1小于等于密封凹槽的高度h。

在此基础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同心圆,所述两个同心圆分别为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两个同心圆密封圈底部相连,成为一密封体,所述两个同心圆密封圈的底部相连处形成环形凹陷区。

在此基础上,所述密封压盖底部侧边上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固定装置,所述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与密封压盖底部一体成型,该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为一弹性环形柱体,所述弹性环形柱体套设在密封压盖四周侧壁,且与密封压盖侧壁一体成型。

在此基础上,所述弹性环形柱体的柱体底部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圆台型凹槽,与之配合的,所述环形凹陷区设置有一圈圆台型凸起,所述圆台型凹槽的深度不得大于圆台型凸起的深度;所述圆台型凸起在受到热胀冷缩或任何轴向压力补偿时,与所述圆台型凹槽相抵,形成作用力下的二次补偿密封体。

在此基础上,所述内活动套管伸入外套管部分的末端设置有防拉脱装置,所述防拉脱装置固定一周,形成加固区。

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拉脱装置包括压兰、法兰和固定件;所述压兰固定在内活动套管表面,所述法兰与压兰通过固定件合并固定连接,且法兰固定于外套管部分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具有显著的实现无推力、补偿距离大、运营成本低等特点,满足城市供热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可靠的密封,无需定期填料维护,减少人工成本,密封时间长,且不需要额外的维护措施,一劳永逸。

(3)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第三类密封结构,比Y型密封圈或O型空心圆柱体具有更大程度的改进,首先,密封结构体积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其次,密封更灵活,例如,采用阶梯状结构设计,密封压盖的长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密封压盖最大可以为密封凹槽高度和第一环形阶梯高度的总和,即,密封结构的第二级阶梯嵌合于密封凹槽顶部。因此可以适用于多种补偿管,适用性更广。

(4)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与密封压盖是呈活动连接的,可以根据密封结构的凹陷区高度或者实际需求自由调节,起到加强密封结构固定的作用且不影响密封过程的进行,间接的,保证补偿管中内活动套管与外管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外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内活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Y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O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弹性密封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弹性环形柱体的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中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密封结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免维护管廊系统专用补偿器,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管廊系统由若干根安装在支架上的管道组成,支架上安装的每根管道均间隔设置有补偿器,本实用新型补偿器的补偿量大,不需要每隔40-60m就设置一组。所述的补偿器至少沿管道长度方向定位在补偿机构安装架上,该补偿机构安装架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补偿器两端分别与上游管体、下游管体连接;其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补偿器包括内活动套管1、外套管2和端管3;所述内活动套管1的端部固定在外套管2内中下部位置,所述端管3的端部贴合固定在外套管2顶端内壁上,形成三层套管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补偿器的三层套管结构,结构新颖,不仅区别于传统的套管采用内管、外管和筒体的结构,减少耗材量,节约制造成本,而且补偿能力大,移动灵活,单向补偿量范围可以为100-400mm,双向补偿量可以为400-1200mm。与此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补偿器的管廊系统,具有显著的实现无推力、补偿距离大、运营成本低等特点,满足城市供热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器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外套管2和内活动套管1连接之间。此密封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可靠的密封,无需定期填料维护,减少人工成本。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结构可以选择为Y密封圈或O型密封圈或两者结合使用。

在补偿器三层套管结构中,外套管2和内活动套管1的固定连接尤为重要,决定着补偿器的灵活性、补偿能力以及密封程度。因此,为了提高补偿器的上述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套管2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压盖21,如图3所示:所述内活动套管1与外套管2对应处设置有若干密封凹槽11;所述密封压盖21与密封凹槽11嵌合紧密连接;也就是说,上述密封结构设置在密封压盖21与密封凹槽11接触的顶部,密封压盖21将所述密封结构压设于所述密封压盖21与密封凹槽11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管2上设置有密封压盖2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密封压盖21为弹性件,密封压盖21的设置,在与密封凹槽11密封时,可以摒弃传统的在内活动套管1的密封凹槽11内靠注入填料进行内活动套管和外套管2密封的行为,密封时间长,且不需要额外的维护措施,一劳永逸。

针对上述外套管2与内活动套管1的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可分别作出如下改进:

如图4所示:所述Y型密封圈61的上部设置为U型,U型结构的底部及四周正好包裹密封压盖21整体,所述Y型密封圈的下部呈圆柱体状,该圆柱体状正好由密封凹槽11的凹陷处包覆,以此达到紧密密封的作用。作为进一步优选,如图5所示:上述O型密封圈71选择为O型空心圆柱体,所述O型空心圆柱体直径小于等于密封凹槽11长度,空心圆柱体的高度大于等于密封凹槽11高度。此时,密封压盖21径直穿过O型空心圆柱体,然后,O型空心圆柱体嵌入密封凹槽11内,形成密封体,能够保证介质流体不发生泄露。为了进一步减少Y型密封圈或O型密封圈的制造成本,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可以呈环形阶梯状,且包括两级阶梯,端部第一级环形阶梯41卡设于所述密封压盖21,第二级阶梯42卡设于所述密封凹槽11内;所述第二级环形阶梯42的高度h1小于等于密封凹槽11的高度h,但是必须存在一定的高度,以实现卡设在密封凹槽11内的动作。上述第三种类型的密封结构,比Y型密封圈或O型空心圆柱体具有更大程度的改进,首先,密封结构体积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其次,密封更灵活,例如,采用阶梯状结构设计,密封压盖21的长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密封压盖21最大可以为密封凹槽11高度和第一环形阶梯41高度的总和,即,密封结构的第二级阶梯42嵌合于密封凹槽11顶部。因此可以适用于多种补偿管,适用性更广。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结构还可以呈同心圆结构的密封圈,例如,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种类型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同心圆,所述两个同心圆(分别为内密封圈51和外密封圈52)密封圈底部相连,成为一密封体,所述两个同心圆密封圈的底部相连处形成环形凹陷区53。上述内密封圈51套设在密封压盖21上,上述外密封圈52套设于密封凹槽11内,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减少加工成本。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外密封圈的高度大于内密封圈的高度,使之环形凹陷区53的高度增加,进一步为后续固定装置的固定作用奠定基础。与之配合的,为了更好的在第四类密封结构上改进,增强密封结构的固定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压盖21侧边上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固定装置,所述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与密封压盖21一体成型,如图8所示:该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为一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环形柱体54,所述弹性环形柱体54套设在密封压盖21四周侧壁,且与密封压盖21一体成型。上述弹性环形柱体54的环形柱体的厚度与第四类密封结构的环形凹陷区53凹陷深度相同,两者密切配合嵌合紧密连接,实现密封结构固定作用。当然,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弹性密封固定装置与密封压盖21是呈活动连接的,可以根据密封结构的环形凹陷区53高度或者实际需求自由调节,起到加强密封结构固定的作用且不影响密封过程的进行,间接的,保证补偿管中内活动套管1与外套管2的密封性能。也就是说,密封压盖21与内密封圈51嵌合连接,与此同时,外密封圈52嵌入密封凹槽11内,实现密封压盖21与密封凹槽11的密封,当密封结构位置固定时,调节弹性密封固定装置的位置,使得弹性环形柱体的环形柱体54与第四类密封结构的环形凹陷区53密切嵌合紧密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使得固定更加紧密,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弹性环形柱体54的柱体底部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圆台型凹槽,与之配合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四类密封结构的环形凹陷区53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圆台型凸起,所述圆台型凸起的弧度较小,但是范围较大,例如,第四类密封结构的凹陷区底部设置4个圆台型凸起即可。此外,所述圆台型凹槽的深度不得大于圆台型凸起的深度。上述圆台型凹槽的深度不得大于圆台型凸起的深度的设定,有利于所述圆台型凸起在受到热胀冷缩或任何轴向压力补偿时,与所述圆台型凹槽相抵,形成作用力下的二次补偿密封体,而且压力越大,圆台型凹槽与圆台型凸起的连接越是紧密,固定效果佳,补偿力度大。

在补偿器密封器密封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补偿器在轴向热胀冷缩补偿时易出现拉脱现象,引起泄露,同时补偿器存在不易拆卸维护。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活动套管伸入外套管部分的末端设置有防拉脱装置,所述防拉脱装置固定一周,形成加固区,保证内活动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安全连接,防止拉脱情况的发生。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防拉脱装置包括压兰、法兰和固定件;所述压兰固定在内活动套管表面,所述法兰与压兰通过固定件合并固定连接,且法兰固定于外套管部分的表面。所述压兰端面上均匀设有复数通孔A,相对压兰端面的法兰端面上设有相同数量的通孔B;所述压兰和法兰之间通过固定件(可以选择为螺栓和螺母)横穿通孔A和通孔B固定连接。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