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油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996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放油螺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油螺栓。



背景技术:

放油螺栓是与油箱出油孔连接的紧固密封件,在有些高压油箱中使用的放油螺栓在放油时,一旦放油螺栓上的两侧放油孔与油箱贯通后会喷溅出来,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极易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为避免放油污染问题,必须重新设计改变放油螺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油朝一个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放油螺栓,从而减少放油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油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的螺杆上靠近所述螺栓头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的螺杆中轴位置上设有连通孔,在所述的环形凹槽的直径方向上设有与所述连通孔贯通的放油孔,所述的环形凹槽上设有与所述放油孔相对应的弧形凹槽,所述的放油孔从所述的弧形凹槽的底部穿出,在所述的放油孔内设置有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一端为呈封闭状态的封闭端,在所述引出管靠近封闭端的周面上开有侧口,该侧口朝向螺杆上的连通孔,将引出管的封闭端按压至所述放油孔内时,所述引出管的侧口与所述连通孔相贯通。

所述的引出管的长度与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的引出管为铜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放油螺栓从油箱出油孔中旋出至放油孔暴露出来时,由于放油孔内设置有引出管,此时引出管的侧口与放油孔的孔壁相接触,使得油还不能从引出管中引出,然后将引出管的封闭端按压至放油孔内时,引出管的侧口与连通孔相贯通,使得油从引出管的开口引出同时通过皮管套接在引出管上使油流进油桶内收集,这样便实现了可将油朝一个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技术效果,从而减少放油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为引出管的封闭端未按压时的状态图;

图4为引出管的封闭端按压至放油孔内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油螺栓,包括螺栓头1和螺杆2,螺杆2上靠近螺栓头1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21,在螺杆2中轴位置上设有连通孔22,在环形凹槽21的直径方向上设有与连通孔22贯通的放油孔23,环形凹槽21上设有与放油孔23相对应的弧形凹槽3,放油孔23从弧形凹槽3的底部穿出,在放油孔23内设置有引出管4,引出管4的一端为呈封闭状态的封闭端41,在引出管4靠近封闭端41的周面上开有侧口42,该侧口42朝向螺杆2上的连通孔22,如图4所示,将引出管4的封闭端41按压至放油孔23内时,引出管4的侧口42与连通孔22相贯通。

引出管4的长度与环形凹槽21的直径相匹配。这样可使结构更加合理可靠,但将引出管4的封闭端41按压至放油孔23内时,引出管4另一端的开口可伸出环形凹槽21的周面,方便通过皮管连接,同时在装配不会影响整体结构。

引出管4为铜材质。由于铜不易生锈,这样可延长引出管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中,放油螺栓从油箱出油孔中旋出至放油孔23暴露出来时,如图3所示,由于放油孔23内设置有引出管4,此时引出管4的侧口42与放油孔23的孔壁相接触,使得油还不能从引出管4中引出,然后将引出管4的封闭端41按压至放油孔23内时,具体如图4所示,引出管4的侧口42与连通孔22相贯通,使得油从引出管4的开口引出同时通过皮管套接在引出管4上使油流进油桶内收集,这样便实现了可将油朝一个方向引出并可收集的技术效果,从而减少放油污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