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蒸汽调节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1128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蒸汽调节阀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蒸汽调节阀芯,属于压力平衡式调节阀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高压主蒸汽旁路系统的功能是当汽轮机组启、停机时通过该系统的高压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汽机高压缸入口蒸汽的压力。正常运行时具有超压安全保护功能,在甩负荷或紧急停机时具有快速打开的功能。系统上调节蒸汽流量的阀门为压力平衡式调节阀,机组正常运行时处理关闭状态。在实际正常运行中,该调节阀内漏严重,每隔3分钟需喷一次减温水,造成大量高热质蒸汽没做功直接排入凝结器损失掉。为确保高压蒸汽调节阀严密不漏,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有必要对压力平衡式调节阀的阀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蒸汽调节阀芯。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高压蒸汽调节阀的外观和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调节阀的内漏,提高调节阀的密封效果,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蒸汽调节阀芯, 包括有阀杆、预启阀、主阀、预启阀座、碟簧座、碟簧、调整螺帽,其中预启阀座套装在主阀所设的中空腔体内,预启阀装设在预启阀座的端部,阀杆装设在预启阀的端部,且阀杆的外侧套装有碟簧座及调整螺帽,碟簧装设在碟簧座与调整螺帽之间。

本实用新型高压蒸汽调节阀芯预启阀芯在主汽阀开启时减少主阀芯两侧压差、减少主阀开启力矩的作用,此外,新阀芯采用的是双侧气缸12,增加了压缩空气控制管路,关闭时不需克服弹簧力,关闭力较大;因为在阀门关闭状态,主阀及预启阀都与阀座贴合,封住了阀体上部腔室通入阀体下部的蒸汽通道,而旧阀芯因没有采用预启阀而是在阀体上设置平衡孔,即使阀门关闭,蒸汽亦可能通过主阀侧面的密封环及主阀与阀套的间隙进入阀体上部腔室,然后从阀体上部腔室沿平衡孔流到阀门的出口,实际运行中主阀侧面密封环容易磨损,导致阀门密封的可靠性极差,同时新阀阀芯侧面的密封环主要起导向作用,阀门关闭时从阀门入口来的蒸汽沿该间隙漏入阀体上部腔室,使得阀体上部形成背压,亦加大了阀门的关闭力。因此新阀芯比旧阀芯密封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阀杆1、预启阀5、主阀6、预启阀座7、碟簧座8、碟簧9、调整螺帽11,其中预启阀座7套装在主阀6所设的中空腔体内,预启阀5装设在预启阀座7的端部,阀杆1装设在预启阀5的端部,且阀杆1的外侧套装有碟簧座8及调整螺帽11,碟簧9装设在碟簧座8与调整螺帽11之间。因组合碟簧片之间的摩擦而具有较大的阻尼,消散冲击能量。碟簧9吸振性能比圆柱螺旋弹簧要好,所需空间较小,组合使用方便,维修换装容易,有利于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述调整螺帽11通过紧定螺钉10固定在阀杆1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主阀6的端部固定有压块3,便于拆装密封不及密封环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主阀6与压块3的接触面装设有辅助密封石墨环。

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块3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主阀6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2是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设有八颗,辅助密封石墨环4由压块3和内六角螺钉固定在主阀6的上部,每颗内六角螺钉有防松装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当阀门在关闭状态时,新蒸汽从阀门入口通过新阀芯及导向环与阀套的间隙进入主阀的阀体上部腔室,由于此时预启阀在关闭状态,从而在阀体上部腔室形成背压,预启阀的作用就是在主阀6还未动作的时候预启阀5预先动作开启,其打开后蒸汽通过辅助密封石墨环4及主阀6通过平衡孔进入阀芯上部。主阀进入阀芯上部,用以平衡阀门驱动机;与阀套13间隙和预启阀座7的通道流到阀门下游。由于预启阀座7通道的流通能力远大于辅助密封石墨环4及主阀6与阀套13的间隙的流通能力,因而建立起阀前阀后的压力平衡。这时主阀6只需较小的力就随着预启阀5的开启随之打开。预启阀5位于主阀6的空腔内,直接与阀杆1相连[11] ,主汽阀油动机开始动作后,先开启预启阀,当预启阀全开后,主汽阀才在阀杆的带动下再逐渐打开。

从预启阀的结构上来看:1、阀门动作打开时,先开预启阀5,等预启阀5全开后,主阀6才开。它在阀门开启时有减少主阀6前后两侧压差、减少整个阀门开启力矩的作用。2、由于改造前的执行机构12为单侧气缸,阀门打开时靠自身的弹簧力,而关闭时需克服弹簧力,从而使得阀门关闭力较小,而新阀芯组装安装后执行机构采用的是双侧气缸执行机构12,关闭时不需克服弹簧力,关闭力较大。3、改造前由于原主阀6上安装有平衡孔,在阀门关闭状态下,主要依靠主阀芯侧侧面的密封环(新阀芯采用导向环)与主阀6上部的阀体上部腔室密封隔离,而主阀芯侧面的密封环在运行中容易磨损,易造成泄漏,因此蒸汽则从阀体上部腔室通过平衡孔进入阀芯下游而新阀芯采用预启阀结构,在阀门关闭状态,主阀6及预启阀5都与预启阀座7贴合,封住了阀体上部腔室通入阀体下部的蒸汽通道,而旧阀芯因没有采用预启阀5而是在阀体上设置平衡孔,即使阀门关闭,蒸汽亦可能通过主阀侧面的密封环及主阀6与阀套13的间隙进入阀体上部腔室,然后从阀体上部腔室沿平衡孔流到阀门的出口,实际运行中主阀侧面密封环容易磨损,导致阀门密封的可靠性极差,同时,新阀阀芯侧面的密封环主要起导向作用,阀门关闭时从阀门入口来的蒸汽沿该间隙漏入阀体上部腔室,使得阀体上部形成背压,亦加大了阀门的关闭力。因此密封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带预启阀5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阀芯装入原阀体内,换上新的双侧执行机构12,最后形成新的压力平衡式调节阀,见图2。新的压力平衡式调节阀机组正常运行处于关闭状时,预启阀5的阀瓣,随着阀门的关闭,压力通过主阀6与阀套13的间隙使阀瓣关闭时产生背压,有利阀座的密封,当预启阀5的阀瓣和主阀6的阀瓣满足必须比压时,蒸汽压力越高,阀门密封越严密。当要打开阀门时,让执行机构提升阀杆1;首先打开预启阀5,由于预启阀5的阀瓣对主阀6的阀瓣与阀套13的间隙具有更大的流通能力,使主阀6的阀瓣建立平衡,从而以较小的力打开主阀6的阀瓣。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密封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