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903阅读:14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干式CVT系统之间的柔性密封结构,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动力系统可采用发动机与干式CVT系统的组合方式,即将发动机与CVT系统集成于一体,在装配过程中,发动机腔体及CVT工作腔体之间的护罩底板上的动力输出轴孔与动力输出轴配合必须具有可靠的密封处理,不允许有液体如水、油之类进入到CVT工作腔体内;另外,由于动力输出轴可能存在较大的径向振动,需要求密封结构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良好的柔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柔性密封结构,其结构简单,有效地保证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CVT之间的柔性密封,且有效地补偿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因径向振动所产生的径向振幅,消除了径向振动对动力系统产生的额外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密封结构,其包括设于发动机腔体与CVT工作腔体之间且将其分隔开的护罩底板,该护罩底板上具有供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贯过的动力输出轴孔,该柔性密封结构还包括有橡胶密封环及带双面密封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孔之间密封配合有所述橡胶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带双面油封的自润滑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密封环外圆周定位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孔内孔上,该橡胶密封环内圆周上凹设有定位槽,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嵌设于该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密封环外圆周定位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孔内孔上,该橡胶密封环内圆周上凹设有定位槽,所述轴承置于该定位槽内且轴承外圈定位于该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橡胶密封圈与轴承配合实现对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出轴孔之间的动密封连接,有效地保证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CVT之间的柔性密封,且有效地补偿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因径向振动所产生的径向振幅,消除了径向振动对动力系统产生的额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述柔性密封结构,其包括设于发动机腔体10与CVT工作腔体11之间且将其分隔开的护罩底板12,该护罩底板12上具有供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贯过的动力输出轴孔13,用时还包括有橡胶密封环15及带双面密封的轴承16,其中,轴承16内圈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过盈配合;轴承16外圈与动力输出轴孔13之间密封配合有橡胶密封环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橡胶密封圈15与轴承16配合实现对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与动力输出轴孔13之间的动密封连接,有效地保证了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与CVT之间的柔性密封,当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产生过大的径向振动,由于橡胶密封环15为橡胶件,根据橡胶件自身弹性特性,橡胶密封件15合适的压缩量可有效地补偿其径向振幅,以保证其受压侧与伸张侧的密封均合理可靠;另外,还可以消除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4工作时径向振动对动力系统产生的额外作用。

优选的,轴承16为带双面油封的自润滑轴承,可进行自润滑。对于橡胶密封环15与轴承16之间的连接关系。之一方式,橡胶密封环15外圆周定位于动力输出轴孔13内孔上,该橡胶密封环15内圆周上凹设有定位槽,轴承16的外圈固定嵌设于该定位槽内。或之二方式,橡胶密封环15外圆周定位于动力输出轴孔13内孔上,该橡胶密封环15内圆周上凹设有定位槽,轴承16置于该定位槽内且轴承16外圈定位于该定位槽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