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00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限压阀的调节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



背景技术:

常见流体(润滑油、压缩空气等)机械中,常用弹簧式限压阀来控制系统内流体压力,对于调压螺杆位于阀体内部的限压阀。

由于设计的需要,该螺杆中心会增加额外的调节螺钉或者突出部件,因此调节螺杆多采用边缘开槽结构。

常见的调节螺杆直径大约10~30mm、使用黄铜材质,因为结构、尺寸和材质的限制,不能方便地使用常用螺丝刀进行调节。尤其是对于阀体安装在设备狭小空间内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解体设备,调节准确度也大打折扣,不当的调节方法也可能造成螺杆开槽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所述限压阀包括筒状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内的第一弹簧以及调节所述第一弹簧的压力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筒状壳体的一端开口对应的端部边缘设有插槽,所述调节工具包括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U形头,所述U形头的开口背离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且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插槽对应,以插设到所述限压阀内所述调节机构边缘的插槽内,带动所述调节机构转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第二弹簧以及调节螺帽;

所述调节螺帽螺接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外,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调节螺帽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边缘,所述U形头端部与所述调节螺帽上的插槽对应;

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远离所述插槽一端,抵设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和所述调节螺帽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插槽对应的一端端面设有开槽;

所述调节杆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工具还包括插设到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端部的开槽配合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转动的插杆。

优选地,所述插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开槽对应卡合的插头,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插杆转动的操作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螺杆,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边缘,所述U形头端部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上的插槽对应。

优选地,所述调节工具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杆的转向位置的万向调节单元,所述万向调节单元位于所述调节杆与所述U形头相对的一端,所述万向调节单元与所述调节杆对应的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万向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转向件、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杆、第二转向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向件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不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向件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向件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转向件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转向件的周向错开90°。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呈筒状,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穿设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中部的销针,所述调节杆与所述U形头对应的端部设有避让所述销针的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调节工具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包括套状本体;

所述套状本体的外圈与所述壳体内圈外形对应,将插入所述壳体内;

所述套状本体的内孔与所述调节杆的外形对应,以引导所述调节杆插入。

优选地,所述套状本体的外圈与所述壳体内圈对应螺接,所述导向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状本体一端外圈的抵挡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开孔的限压阀定值调节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工具穿过筒状壳体的中心开孔与插槽配合,转动调节机构来实现第一弹簧的压力调节,从而实现限压阀对应的限压压力,使限压阀的调节更加的轻松快捷,调节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调节工具插入限压阀内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限压阀、调节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调节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限压阀、调节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限压阀1包括筒状壳体11以及设置在筒状壳体11内的第一弹簧12以及调节第一弹簧12的压力的调节机构13,调节机构13与筒状壳体11的一端开口对应的端部边缘设有插槽131,可通过调节工具穿过筒状壳体11的中心开孔与插槽131配合,转动调节机构13来实现第一弹簧12的压力调节,从而实现限压阀1对应的限压压力。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中心开孔的限压阀1定值调节工具包括调节杆2,调节杆2的一端设有U形头21,U形头21的开口背离调节杆2的另一端设置,且与调节机构13的插槽131对应,以插设到限压阀1内调节机构13边缘的插槽131内,带动调节机构13转动。调节工具为专用工具,使限压阀1的调节更加的轻松快捷,调节精度也得到了提升。

再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限压阀1的调节机构13包括第一调节螺杆132、第二弹簧133以及调节螺帽134,该类型限压阀1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132和调节螺帽134两个部件来实现限压阀1的限压压力调节。

调节螺帽134螺接在第一调节螺杆132外,与第一弹簧12相抵,插槽131设置在调节螺帽134远离第一弹簧12的一端边缘。U形头21端部与调节螺帽134上的插槽131对应,在调节杆2插入筒状壳体11后带动调节螺帽134转动,来调节第一弹簧12的弹力。

第二弹簧133位于第一调节螺杆132远离插槽131一端,抵设在第一调节螺杆132和调节螺帽134之间,第一调节螺杆132与插槽131对应的一端端面设有开槽1321。

为了能对第调节杆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22,调节工具还包括插设到通孔22内与第一调节螺杆132端部的开槽1321配合带动第一调节螺杆132转动的插杆3。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132的位置,调节第二弹簧133的弹力,进而调节限压阀1的限压压力。

插杆3的一端设有与开槽1321对应卡合的插头31,便于卡合后带动第一调节螺杆132转动,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插杆3转动的操作部32,便于操作人员对插杆3施力。插杆3可以为螺丝刀等,与开槽1321能适配即可。

结合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限压阀1的调节机构13包括第二调节螺杆4,插槽131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4远离第一弹簧12的一端边缘,U形头21端部与第二调节螺杆4上的插槽131对应。

为了方便在狭小位置时仍能将调节杆2插入筒状壳体11并带动第二调节螺杆4转动,调节工具还包括用于调节调节杆2的转向位置的万向调节单元5,万向调节单元5位于调节杆2与U形头21相对的一端,万向调节单元5与调节杆2对应的端部转动连接。

在将调节杆2插入后,让U形头21与插槽131卡合,转动万向调节单元5到适合人员操作的方位,再带动调节杆2转动带动第二调节螺杆4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万向调节单元5包括第一转向件51、第二转向件52,第一转向件51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杆2、第二转向件52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向件51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不同。万向调节单元5可以让调节杆2的U形头21与插槽131卡合后,操作人员可以从多个方向都能转动调节杆2。

优选地,第一转向件51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与第一转向件51的轴线垂直,第一转向件51两端的转动轴线方向在第一转向件51的周向错开90°。根据应用环境,转动轴线的方向也可适当调整。

进一步的,第二调节螺杆4呈筒状,调节机构13还包括穿设第二调节螺杆4中部的销针,为了方便卡到插槽131上,调节杆2与U形头21对应的端部设有避让销针的避让孔23。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以上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调节杆2插入到筒状壳体11内,调节工具还包括导向套6。导向套6包括套状本体61,套状本体61的外圈与壳体11内圈外形对应,将插入壳体11内,将插入壳体11内。套状本体61的内孔与调节杆2的外形对应,以引导调节杆2插入。

套状本体61可对调节杆2插入时进行定位,让调节杆2轻松的与调节机构13配合,避免调节杆2与壳体11之间碰撞造成损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导向套6取消,

进一步地,套状本体61的外圈与壳体11内圈对应螺接,保证配合后的位置稳定。导向套6还包括设置在套状本体61一端外圈的抵挡部62,可使导向套6拆装方便。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