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连接装置及包含浮动连接装置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74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浮动连接装置及包含浮动连接装置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及包含浮动连接装置的包装体,尤指一种可快速连接两个外部对象的浮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连接装置常用于连接两个外部对象,一般的连接装置使用时先将该连接装置连接于一外部对象,之后再以对准的方式将该连接装置连接于另一外部对象,最后该等外部对象便可借由该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然而,该等外部对象常会因为制造公差或组装误差而无法直接对准后连接在一起,当该连接装置欲连接该等外部对象时常需费时费力后才能将该等外部对象对准连接在一起。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浮动连接装置,以使其可快速连接两个外部对象,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浮动连接装置,以期达到可快速连接两个外部对象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其包含:基座,其具有容置通道及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用以连接第一外部对象;以及浮动连接体,其具有连接通道,所述浮动连接体活动限位于所述容置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以设置连接体连接第二外部对象。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容置通道的两侧分别内缩为第一止挡凸缘及第二止挡凸缘,浮动连接体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与第二止挡凸缘之间。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浮动连接体具有相互连接的连接头部及连接颈部,连接通道贯通连接头部及连接颈部,连接头部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与第二止挡凸缘之间,连接颈部活动设置于第二止挡凸缘内。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还包含止挡垫片,其活动设置于容置通道且止挡于基座与浮动连接体之间。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止挡垫片于基座内的横向移动量为0.1公厘至50公厘。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还包含止挡垫片,其活动设置于容置通道且止挡于第一止挡凸缘与浮动连接体的连接头部之间。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止挡垫片于基座内的横向移动量为0.1公厘至50公厘。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连接颈部的横截面为方形、矩形、圆形、弧形、多弧形或多边形,或连接颈部具有凸部、凹部、弧面、多弧面或曲面。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第二止挡凸缘的开口为方形、矩形、圆形、弧形、多弧形或多边形,或第二止挡凸缘的开口具有凸部、凹部、弧面、多弧面或曲面。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基座具有外扩的第三止挡凸缘。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浮动连接体于基座的容置通道内的横向移动量为0.1公厘至50公厘。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连接单元为铆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螺合结构、柱接结构、磁吸结构、卡扣结构或黏接结构。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连接通道具有螺纹结构、焊接结构、磁吸结构、卡扣结构、凹部结构、凸部结构或黏接结构。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连接单元具有卡料部以卡住或抵挡或干涉第一外部对象的材料。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基座的第二止挡凸缘具有防转部。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浮动连接体的连接颈部具有与防转部相对向的对应防转部,而防转部与对应防转部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浮动连接体的连接头部设有延伸段,而连接通道为设于延伸段的螺孔,且延伸段的顶端具有限位部。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基座的第二止挡凸缘往容置通道的方向延伸有凸部,浮动连接体的连接颈部侧缘具有与凸部活动结合的凹部。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基座的容置通道具有防转部,而浮动连接体的连接头部具有与防转部相对向且形成限位的对应防转部,使基座与浮动连接体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基座的外缘具有防转部。

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中,浮动连接体的连接头部具有包覆基座外缘的环边部,环边部的内缘具有与防转部活动结合且形成限位的对应防转部,而基座与浮动连接体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装体,其包含盒体及至少一第一实施方式的浮动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盒体具有至少一容置槽,所述浮动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槽。

上述的包装体中,盒体呈带状或盘状。

上述的包装体中,还包含可拆式盖体,其盖合于盒体以封闭容置槽。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浮动连接装置可快速连接两个外部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浮动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浮动连接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浮动连接装置应用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图6是图2的仰视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浮动连接体偏移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浮动连接体偏移的示意图二。

图9是图2的仰视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包装体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基座

11 容置通道

12 连接单元

121 铆接结构

122 卡料部

13 第一止挡凸缘

131 开口

14 第二止挡凸缘

141 开口

142、16、17 防转部

143 凸部

15 第三止挡凸缘

2 浮动连接体

21 连接通道

211 开口

212 螺纹结构

22 连接头部

23 连接颈部

231、221、251 对应防转部

232 凹部

24 延伸段

241 限位部

25 环边部

3 止挡垫片

311 开口

4 连接体

10 浮动连接装置

20 第一外部对象

201 第一连接孔

30 第二外部对象

31 第二连接孔

40 包装体

41 盒体

411 容置槽

42 可拆式盖体

A 横向移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考图1至图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浮动连接装置10,其包含基座1及浮动连接体2。其中,基座1可呈圆环状且具有容置通道11及连接单元12,容置通道11纵向贯通基座1,连接单元12可位于基座1的底部(或侧部或顶部)且用以连接第一外部对象20,另外,连接单元12可具有卡料部122(或槽部)以卡住或抵挡或干涉第一外部对象20的材料;浮动连接体2也可呈圆环状且具有连接通道21,连接通道21纵向贯通浮动连接体2,浮动连接体2活动限位于容置通道11内,连接通道21用以设置连接体4(例如螺丝)后,连接体4再连接第二外部对象30。

请参考图4至图8,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浮动连接装置10应用时可先将基座1的连接单元12连接于第一外部对象20的第一连接孔201,之后第一外部对象20的第一连接孔201与第二外部对象30的第二连接孔31若因制造公差或组装误差而造成彼此位置无法直接对准时,浮动连接体2便可于基座1的容置通道11内作横向的移动,以使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可对准第二外部对象30的第二连接孔31,接着连接体4便可连接且穿过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后连接于第二外部对象30的第二连接孔31,进而使第一外部对象20与第二外部对象30可快速连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3至图6及图9,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容置通道11的两侧分别可内缩为第一止挡凸缘13及第二止挡凸缘14,浮动连接体2便可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13与第二止挡凸缘14之间,其中,第一止挡凸缘13可呈环形,第二止挡凸缘14可呈环形。另外,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及第二止挡凸缘14的开口141皆大于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的两个开口211,以使连接体4可穿过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的两个开口211后连接于第二外部对象30的第二连接孔31。再者,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及第二止挡凸缘14的开口141可小于浮动连接体2,以使浮动连接体2可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13与第二止挡凸缘14之间。再者,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第二止挡凸缘14的开口141及连接通道21的两个开口211可为圆形(或方形、矩形、弧形、多弧形或多边形),或可具有弧面(或多弧面、凸部、凹部或曲面)。

请再参考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浮动连接体2可具有相互连接的连接头部22及连接颈部23,连接通道21贯通连接头部22及连接颈部23,连接头部22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13与第二止挡凸缘14之间,连接颈部23活动设置于第二止挡凸缘14内,连接颈部23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或方形、矩形、弧形、多弧形或多边形),或连接颈部23可具有弧面(或多弧面、凸部、凹部或曲面)。另外,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及第二止挡凸缘14的开口141可小于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以使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可活动限位于第一止挡凸缘13与第二止挡凸缘14之间。

请再参考图3及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还可包含止挡垫片3,其活动设置于容置通道11且止挡于基座1与浮动连接体2之间,或止挡于第一止挡凸缘13与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之间,止挡垫片3于基座1内的横向移动量可为0.1公厘至50公厘,其中止挡垫片3可呈环形。另外,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可小于止挡垫片3,以使止挡垫片3可止挡于第一止挡凸缘13。再者,第一止挡凸缘13的开口131大于止挡垫片3的开口311,且止挡垫片3的开口311大于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的两个开口211,以使连接体4可穿过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的两个开口211后连接于第二外部对象30的第二连接孔31。再者,止挡垫片3的开口311可为圆形(或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或可具有弧面(或凸部、凹部或曲面)。

请再参考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基座1可具有外扩的第三止挡凸缘15,以使第三止挡凸缘15可止挡于第一外部对象20的第一连接孔201外,其中第三止挡凸缘15可呈环形。

请再参考图7及图8,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浮动连接体2于基座1的容置通道11内的横向移动量可为0.1公厘至50公厘。

请再参考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连接单元12可为铆接结构121(或扩接结构、焊接结构、螺合结构、柱接结构、磁吸结构、卡扣结构或黏接结构),以连接第一外部对象20的第一连接孔201。

请再参考图4,如图所示,上述的浮动连接装置10中,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通道21可具有螺纹结构212(或焊接结构、磁吸结构、卡扣结构、凹部结构、凸部结构或黏接结构),以连接具有对应结构的连接体4(例如螺丝)。

请参考图10及图1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第二止挡凸缘14具有防转部142,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颈部23具有与防转部142相对向的对应防转部231,而防转部142与对应防转部231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A,并于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设有延伸段24,而连接通道21为设于延伸段24且不贯穿浮动连接体2的螺孔,且延伸段24的顶端具有限位部241。

借此,可将第二外部对象30设于延伸段24的限位部241,且于连接通道21以连接体4(例如螺丝)锁接后,使第二外部对象30限位于浮动连接体2的限位部241。

请参考图12及图1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第二止挡凸缘14往容置通道11的方向延伸有凸部143,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颈部23侧缘具有与凸部143活动结合的凹部232,基座1的容置通道11具有防转部16,而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具有与防转部16相对向且形成限位的对应防转部221,使基座1与浮动连接体2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A,而防转部16与对应防转部221可依所需设为多边形;借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与浮动连接体2能更符合实际使用的所需。

请参考图14及图1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外缘具有防转部17,浮动连接体2的连接头部22具有包覆基座1外缘的环边部25,环边部25的内缘具有与防转部17活动结合且形成限位的对应防转部251,而基座1与浮动连接体2之间具有横向移动空间A;借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与浮动连接体2能更符合实际使用的所需。

请参考图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装体40,其包含盒体41及至少一第一实施方式的浮动连接装置10,其中盒体41具有至少一容置槽411,浮动连接装置10设置于容置槽411。借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体40可整齐置放浮动连接装置10。

请再参考图10,如图所示,上述的包装体40中,盒体41可呈带状(或盘状)。

请再参考图10,如图所示,上述的包装体40中,还可包含可拆式盖体42,其盖合于盒体41以封闭容置槽411,进而避免浮动连接装置10掉出盒体41。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