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撞减震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09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撞减震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用的减震筒,具体为一种抗撞减震筒。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高速化与舒适化,在出行工具上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汽车、摩托等机动车的是道路上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

例如:摩托广泛应用于城市与乡镇中,相对于城市来说,摩托的使用率偏低,而在乡镇中,考虑乡镇的道路环境,人们更容易选择摩托以便快速到达目的地。

市面上常见的摩前后减震筒往往包括筒部,筒部内部放置弹簧,筒部外壁加装固定筒和定位筒,固定筒和定位筒通过肋板与筒部实现固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定位肋板和固定肋板在摩托车使用时,摩托车的震动会使定位肋板和固定肋板产生相对的应力,时间一旦长久会导致肋板变形甚至从筒部表面脱落。

并且越野摩托车在户外使用时,减震筒位于车轮前部,摩托车摔倒和侧翻几率较大,极易导致肋板变形、脱落,以及筒部变形,因此需要针对筒部的结构强度和肋板及筒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撞减震筒,提高筒部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筒部受撞变形,提高肋板和筒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肋板变形及脱落,提高整个减震筒的使用寿命,且使用时更为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撞减震筒,包括筒部、定位肋板、定位筒、固定肋板和固定筒,定位肋板和固定肋板均位于筒部相对的侧表面,定位筒位于定位肋板上,固定筒位于固定肋板上,所述筒部的侧表面设有环形凸肋和直凸肋,环形凸肋沿筒部周向呈环形,环形凸肋与定位肋板和固定肋板均一体连接,直凸肋沿筒部轴心分布,环形凸肋和直凸肋交错并一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外侧设有加厚的防撞侧壁,防撞侧壁与定位筒和定位肋板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外侧设有加厚的防撞侧壁,防撞侧壁与固定筒和固定肋板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撞侧壁的宽度大于固定肋板或定位肋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筒部侧表面还设有固定耳部,所述固定耳部呈凸起的U形板状,固定耳部的端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耳部的端部外周设有防撞侧壁,防撞侧壁的宽度大于固定耳部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肋板沿筒部的轴心方向分布的长度大于固定肋板长度,固定肋板和定位肋板的重叠区域内的环形凸肋间距小于固定肋板和定位肋板的未重叠区域的环形凸肋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抗撞减震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抗撞减震筒,环形凸肋配合直凸肋,两种凸肋在筒部表面形成网状结构,极大的提高减震筒的筒部结构强度,抗弯抗变形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二、环形凸肋与肋板一体连接,构成类似加强筋的效果,使肋板的两侧得到凸肋的支撑,提高肋板对侧向变形的抵抗能力,整个减震筒在摩托车上的固定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撞减震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固定耳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定位肋板;12、固定肋板;2、筒部;3、固定筒;4、定位筒;5、固定耳部;6、防撞侧壁;71、环形凸肋;72、直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所示的抗撞减震筒,包括筒部、定位肋板11、定位筒4、固定肋板12、固定筒3和固定耳部5,定位肋板11和固定肋板12均位于筒部相对的侧表面,定位筒4位于定位肋板11上,固定筒3位于固定肋板1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部的侧表面设有环形凸肋71和直凸肋72,环形凸肋71沿筒部周向呈环形,环形凸肋71与定位肋板11和固定肋板12均一体连接,直凸肋72沿筒部轴心分布,环形凸肋71和直凸肋72交错并一体连接。

环形凸肋71配合直凸肋72,两种凸肋在筒部表面形成网状结构,极大的提高减震筒的筒部结构强度,抗弯抗变形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环形凸肋71与固定肋板12、定位肋板11连接,构成类似加强筋的效果,使肋板的两侧得到凸肋的支撑,提高肋板对侧向变形的抵抗能力,整个减震筒在摩托车上的固定更为安全可靠。

上述定位肋板11、固定肋板12、环形凸肋71和直凸肋72由模具一体铸造而成,结构强度较高,并且无需通过加工成型。

由于减震筒外包覆的塑料壳在摩托车擦碰或侧倒时极易破碎使得定位筒4、固定筒3和固定耳部5暴露,因此为了避免固定处擦碰和破碎,在上述固定处增加防撞侧壁6加强其厚度和抗变形能力。

如图2所示,定位筒4外侧设有加厚的防撞侧壁6,防撞侧壁6与定位筒4和定位肋板11一体成型设置。

如图3所示,固定筒3外侧设有加厚的防撞侧壁6,防撞侧壁6与固定筒3和固定肋板12一体成型设置。

防撞侧壁6的宽度大于固定肋板12或定位肋板11的厚度。使固定筒3与固定肋板12之间形成过渡段,避免台阶状的结构所带来的阶段性断裂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固定耳部5呈凸起的U形板状,固定耳部5的端部设有固定孔,固定耳部5的端部外周设有防撞侧壁6,防撞侧壁6的宽度大于固定耳部5的厚度。增大防撞侧壁6的宽度,使防撞侧壁6完全包覆固定耳部5,避免撞击对固定耳部5损坏。

如图1所示,定位肋板11沿筒部的轴心方向分布的长度大于固定肋板12长度,固定肋板12和定位肋板11的重叠区域内的环形凸肋71间距小于固定肋板12和定位肋板11的未重叠区域的环形凸肋71间距。

由于重叠区域内共有两个肋板需要支撑,需要增加环形凸肋71的数量用于提高支撑和防变形,因此环形凸肋71之间的间距较小,而为重叠区域内的环形凸肋71仅需要对定位肋板11进行支撑和加固,无需过多的环形凸肋71,因此此区域内的环形凸肋71间距较大。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