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及防水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53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及防水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防水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防水垫圈在使用上是搭配一个压合壁,直接垂直压持在防水垫圈上以达到防水的效果,但是当压合壁压在防水垫圈上时,需要均衡地先压住防水垫圈,如果压合壁没有均衡地压住防水垫圈,在压紧的过程中会容易使防水垫圈产生扭转,在扭转的位置就容易产生漏水的空隙,使防水垫圈失去防水的效果或导致防水效果不佳;此外,另外一种常见的防水结构是将防水垫圈放置在沟槽内,再利用与防水垫圈外型吻合的压合面将防水垫圈压持在沟槽内以达到防水的效果,然而这样的防水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将防水垫圈准确的放置在相应的沟槽中,这需要花费大量放置时间,并且如果放置时防水垫圈位置产生偏差或防水垫圈大小与沟槽有误差,在安装时就非常容易失去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快捷、不需进行精准对位的防水圈压合结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该结构的防水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

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包括有第一盖合面和第二盖合面,在第一盖合面上设置有压合壁,所述压合壁的顶缘设置有压合面;在第二盖合面上设置有防水垫圈限位壁,防水垫圈限位壁的外围套接有防水垫圈,压合壁压紧于防水垫圈上,压合面将防水垫圈向防水垫圈限位壁压紧。

更进一步的,防水垫圈是采用弹性材料。

更进一步的,压合面为弧面。

更进一步的,弧面弧度小于或等于90度。

更进一步的,压合面为斜面。

更进一步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0~70度。

更进一步的,防水垫圈限位壁的外侧壁面与压合面平行。

更进一步的,防水垫圈限位壁的外侧壁面倾角大于45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

一种包含有上述的防水垫圈压合结构的防水通信设备。

更进一步的,防水通信设备包含有前盖和后盖,在前盖上设置有环状的压合壁,在第二盖合面上设置有环状的防水垫圈限位壁,在防水垫圈限位壁的外围套接有防水垫圈,压合壁压紧于防水垫圈上,压合壁的顶缘设置有压合面,压合面将防水垫圈向防水垫圈限位壁压紧。

有益效果

本结构主要改良的位置在于与防水垫圈压合的压合壁采用压合面设计,搭配防水垫圈限位壁,防水垫圈在安装时,不需要设置沟槽,而只需要设计一个限位的内壁,将防水垫圈围绕防水垫圈限位壁安装,当压合面压上时,会将防水垫圈往防水垫圈限位壁的位置挤压,使压合面与防水垫圈形成良好的密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水垫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形成环状的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另外一种防水垫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另外一种防水垫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采用该防水垫圈结构的通信设备的前盖结构图;

图6是采用该防水垫圈结构的通信设备的后盖结构图;

图7是套有防水垫圈的后盖结构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第一盖合面 1

第二盖合面 2

压合壁 3

防水垫圈限位壁 4

防水垫圈 5

压合面 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一种防水垫圈压合结构及防水通信设备,其中对于传统通信设备的结构及功能已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对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无直接关联的通信设备结构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主要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在先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中,“外部”是指防水结构中的防水空间的外部,“内部”是指防水结构中的防水空间的内部。例如,在图1中压合壁3的左侧为“外部”,在图5中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围空间为“外部”。“较低一端”、“低端”或类似用语,是指朝向着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垫圈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中主要包括有第一盖合面1和第二盖合面2,两个盖合面夹紧之后通过其中的压合部件对内部空间进行防水密封,其中内部的压合结构中包括有设置于第一盖合面1上的压合壁3,以及设置于第二盖合面2上的防水垫圈限位壁4,在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围套接有防水垫圈5,而压合壁3压紧于防水垫圈5上,防水垫圈5采用弹性材料,可为橡胶或硅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合壁不容易对准防水垫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压合壁3位于防水垫圈限位壁4更靠外部的位置,并且在压合壁3的下方为压合面6,压合面6为一由第一盖合面1内部向第一盖合面1外部倾斜的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0~70度较佳,优选的为45~60度,在本实施例中压合面6为45度夹角斜面,当压合面6压持防水垫圈5时,因压合面6使得在压合过程中防水垫圈5被压合面6向防水垫圈限位壁4方向推挤,藉此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因此,压合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小则无法有效的将防水垫圈5向防水垫圈限位壁4推挤,与水平面夹角太大则可能在未推动防水垫圈5前就压持住防水垫圈5,造成防水垫圈5的扭转而失去防水的效果或导致防水效果不佳。本结构在与防水垫圈5压合的压合壁3采用压合面6后,搭配防水垫圈限位壁4,防水垫圈5在安装时,不需要设置沟槽,而只需要设计一个限位的防水垫圈限位壁4,将防水垫圈5围绕防水垫圈限位壁4安装,当压合面6压上时,会将防水垫圈5往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位置挤压,使压合面6与防水垫圈5形成良好的密合。传统的防水垫圈,需要设计一个安置沟槽,在放置防水垫圈上需要较为精细的工作,因而降低了安装速度,使用压合面压合设计,只要设置一个内壁,防水垫圈放置在内壁外围,可以加快许多安装的时间。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可以将压合壁3和防水垫圈限位壁4都设置为环形,防水垫圈5仍然是套于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围,压合壁3将垫圈压紧之后,可以形成对内部防水腔的密封。

假设防水垫圈5的最高点与第一盖合面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防水垫圈5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压合壁3的高度为h。则当h等于h1时,压合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当h1+r≤h≤h1+2r时,压合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无限制。所以,h的大小在h1和h1+2r之内。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是与压合面6平行,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斜面平行,因防水垫圈5是一横截面为圆的垫圈,也就是说防水垫圈5受到斜面施加压力的受力点与防水垫圈5受到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施加阻碍力的受力点关于防水垫圈5的横截面的圆心对称。这样做能保证防水垫圈有效的被夹持在斜面和防水垫圈限位壁4之间。这样可以使防水垫圈5的整体受力均匀,可以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防水垫圈5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倾角大于45度,避免压合面6在压合过程中使防水垫圈5沿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滑动至防水垫圈限位壁4上,此时压合面6作用在防水垫圈5的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90度,若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0度,则因压合面6与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侧壁面平行,则压合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50度,则压合面6作用在防水垫圈5的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40度。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合面6为弧面,优选的,弧面的弧度小于等于90度,若弧面弧度超过90度容易与防水垫圈限位壁4产生干涉。此外,在优选的情况下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或等于防水垫圈5的截面半径。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通信设备采用了上述的压合结构,如图5~7所示,通信设备上包括有前盖和后盖,它们分别相当于上述结构中的第一盖合面1和第二盖合面2,在前盖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壁3,在压合壁3的底部为压合面6,压合面6的较低一端朝外部,通信设备另外还包括有后盖,相当于第二盖合面2,在后盖上设置有环状的防水垫圈限位壁4。在安装时,如图6所示,先在防水垫圈限位壁4的外部套接一圈防水垫圈5,由于压合壁3相对于防水垫圈限位壁4更靠近外部,并且压合壁3底部是压合面,因此可以更快地按压于防水垫圈5上,提高了安装密封稳定性,也提高了装配速度。

另外,采用上述这种防水结构的通信设备可以将内部分为中心部位的防水区以及外部的非防水区,将喇叭、电路板等元器件安装于防水区时,可以更好地使通信设备产生防水效果,即使外部的结构松动之后,也不会使水影响到防水结构的内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权利要求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