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独立气囊的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35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气囊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或避震器是一种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及消耗动能的装置。常用在汽车的悬吊系统及摩托车中,有些脚踏车也有避震器。有些摩天大楼为了防震的考量,也会有阻尼器,例如台北101,高雄85大楼等。但目前的阻尼器大都未设有独立气囊,阻尼器的使用性能的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立的气囊的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独立气囊的阻尼器,包括拉环,油封,导套,缸体,活塞杆,活塞,后堵。导套和油封自下而上固定在缸体的上端。活塞杆设在缸体内,活塞杆的下端和活塞固连,活塞杆的上端自下而上顺次穿过导套和油封后和拉环固连。后堵固设在缸体的下端。缸体的下端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独立气囊、隔膜和隔套。其中独立气囊的下端开口且插置固定在后堵的上端和缸体的内表面之间并和缸体的内表面密封相连。隔膜和缸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隔套和缸体固连并设于活塞的下方。隔套的中心设有一贯通其上下表面的中心孔。活塞上设有导通其下表面和其与活塞杆外表面、缸体的内表面及导套的下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导油孔。缸体的内表面和相应构件的表面构成的空间里充满油介质。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原理进行工作:

1.通过向下压活塞,油介质通过隔套产生两个方向的阻尼力,油介质一端通过活塞回到贮油腔内,一端通过隔套借隔膜压缩独立弹性气囊向下运动;

2.通过向上拉活塞,油介质通过隔套产生两个方向的阻尼力,油介质通过活塞回到贮油腔内,独立弹性气囊在气囊内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伸展至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独立弹性气囊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轻下压活塞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把活塞上拉所需要的拉力,因此可以提高阻尼器的使用性能,扩大阻尼器的应用范围。

作为优选,后堵的下段的外径和缸体的外径相等,后堵的中段插入缸体的内孔,且后堵的中段制有一后堵凹环槽,缸体压入所述后堵凹环槽内。后堵的上段的直径小于后堵的中段的直径以利于独立气囊的下端插置固定在后堵的上端和缸体的内表面之间并和缸体的内表面密封相连。独立气囊的下端,设有一矩形环槽。独立气囊的下端伸在后堵的上段和缸体内表面之间的空间里,独立气囊的下端面贴近后堵的中段与后堵的上段之间的轴肩面,缸体把独立气囊压入所述矩形环槽中,从而实现独立气囊的下端和缸体的内表面密封固定相连。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且可以完美实现独立气囊的下端和缸体的内表面密封固定相连,具有安全可靠高的优点。

作为优选,隔套的下端设有一圆柱形凹腔。另外,隔套的外圆柱面上设有隔套凹环槽,缸体的内表面压入所述的隔套凹环槽内。本优选方案,圆柱形凹腔的设置,有利于油介质导通隔套的上下两个侧面;隔套凹环槽的设立,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可靠地固定隔套。

作为优选,导套的下端设有一导套凹环槽,缸体的内表面压入所述导套凹环槽内。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可靠地固定导套。

作为优选,导套上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导通位于导套上下两侧面外的空间。本优选方案,提高润滑效果,有利于降低活塞杆的磨损,提高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缸体上设有把油封的下端面挤贴到导套的上端面的油封固定凸环。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使用效果佳。

作为优选,活塞杆的上端固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在拉环的下方。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可有效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油封和活塞杆之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拉环包括外拉环、内拉环和缓冲块。外拉环和活塞杆固连,缓冲块设在外拉环和内拉环之间。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佳。

作为优选,缸体的下端固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把本实用新型和使用场所的外部构件相连。本优选方案,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独立弹性气囊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轻下压活塞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把活塞上拉所需要的拉力,因此可以提高阻尼器的使用性能,扩大阻尼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拉环1,缓冲块2,内拉环3,防尘罩4,油封5,导套6,导套凹环槽6.1,通孔6.2,缸体7,油封固定凸环7.1,活塞杆8,活塞9,导油孔9.1,隔套10,中心孔10.1,连接件12,固定圆12.1,后堵13,后堵凹环槽13.1,矩形环槽13.2,独立气囊14,油介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拉环,油封5,导套6,缸体7,活塞杆8,活塞9,后堵13。导套6和油封5自下而上固定在缸体7的上端。活塞杆8设在缸体7内,活塞杆8的下端和活塞9固连,活塞杆8的上端自下而上顺次穿过导套6和油封5后和拉环固连。后堵13固设在缸体7的下端。缸体7的下端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独立气囊14、隔膜11和隔套10。其中独立气囊14的下端开口且插置固定在后堵13的上端和缸体7的内表面之间并和缸体7的内表面密封相连。隔膜11和缸体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隔套10和缸体7固连并设于活塞9的下方。隔套10的中心设有一贯通其上下表面的中心孔10.1。活塞9上设有导通其下表面和其与活塞杆8外表面、缸体7的内表面及导套6的下表面所围成的空间的导油孔9.1。缸体7的内表面和相应构件的表面构成的空间里充满油介质15。

作为优选,后堵13的下端位于缸体7外并和缸体7的下端面贴合,且直径和缸体7的外径相等。后堵13上端的直径小于缸体7的内孔的直径且设有一矩形环槽13.2,后堵13的中端外表面制有一后堵凹环槽13.1,缸体7压入所述后堵凹环槽内。独立气囊14的下端伸在后堵13的上端和缸体7内表面之间的空间里,独立气囊14的下端面贴近后堵13的中端与后堵13的上端之间的轴肩面。缸体7把独立气囊14压入所述矩形环槽中,从而实现独立气囊14的下端和缸体7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固定相连。隔套10的下端设有一圆柱形凹腔10.2。隔套10的外圆柱面上设有隔套凹环槽,缸体7的内表面压入所述的隔套凹环槽内。导套6的下端设有一导套凹环槽6.1,缸体7的内表面压入所述导套凹环槽内。导套6上设有一个通孔6.2,通孔6.2导通位于导套6上下两侧面外的空间。缸体7上设有把油封5的下端面挤贴到导套6的上端面的油封固定凸环7.1。

作为优选,活塞杆8的上端固设有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设在拉环的下方。防尘罩4的具体结构及其与活塞杆8的具体固连方式,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而所述拉环包括外拉环1、内拉环3和缓冲块2。外拉环1和活塞杆8固连,缓冲块2设在外拉环1和内拉环3之间。本实施例,外拉环1、内拉环3和缓冲块2三者均系杆状构件,三者的轴线均和活塞杆8的轴线垂直相交。缸体7的下端固设有连接件12。本实施例,连接件12为一U型制件,U型的底和缸体7的外表面适配并和缸体7的下端固连,U型的底的上边缘位于与隔套10的下端相对应的地方【具体固连方式,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U型的两个侧边的长度大于缸体7的直径,U型的两个侧边伸离缸体7的部分设有固定圆12.1。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件12上固定圆12.1把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使用位置,然后通过拉或压拉环进行运作。由于独立弹性气囊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轻下压活塞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把活塞上拉所需要的拉力,因此可以提高阻尼器的使用性能,扩大阻尼器的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