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565阅读:1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自动封水的龙头结构,大部分是通过顶针将单向装置顶开,起到水路的连通开启。然而顶针部件在长时间使用老化及供水压力的持续施压下,容易产生损坏,进而使得产品无法正常开启通水或无法自动封水,起不到原有设计的功能。

而且现有的单向装置与龙头座内壁的密封配合效果差,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时容易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封水且密封效果好的龙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该龙头座一端与龙头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和龙头座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顶杆和封水装置,所述顶出装置是一管体接头,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一端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与龙头本体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的第二端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所述封水装置包括一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为主动封水端,龙头座内壁上延伸出一凸起,该凸起为与主动封水端配合的被动封水端,通过主动封水端和被动封水端的配合实现龙头座内出水通道的阻断;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设置在龙头座内壁上,以实现顶杆不作用于该活塞杆上时活塞杆的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该顶杆是一直杆。

更进一步的,该直杆与该管体接头的第二端的抵触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凸面部,该抵触面还形成一与该凸面部外形匹配的凹槽部,以实现二者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该管体接头是圆管体外形,所述抵触面是扇形面。

进一步的,该被动封水端为一圆弧凸面,该主动封水端为与该圆弧凸面配合的圆弧凹面。

更进一步的,该被动封水端上还活动设置有一半椭圆形凸块,该主动封水端上具有与该半椭圆形凸块配合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具有第一主动抵触部和第二主动抵触部,该被动封水端上具有第一被动抵触部和第二被动抵触部,第一主动抵触部抵触作用于第一被动抵触部,该半椭圆形凸块被压缩以实现半椭圆形凸块与凹槽结构的嵌套配合,第二主动抵触部抵触作用于第二被动抵触部,该凹槽结构离开半椭圆形凸块。

更进一步的,该第一主动抵触部、第二主动抵触部、第一被动抵触部和第二被动抵触部均为弧面结构。

该半椭圆形凸块内具有一作用在龙头座内壁的压簧,以实现半椭圆形凸块活动设置在该被动封水端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在龙头本体被冲开时,活塞杆在水压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龙头座水路通道堵住,实现自封水功能,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该半椭圆形凸块和凹槽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活塞杆与龙头座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未封水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已封水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包括龙头本体1和龙头座2,该龙头座2一端与龙头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进水接口,该龙头本体1和龙头座2设有相互配合以自动封水的顶出装置3、顶杆4和封水装置,所述顶出装置3是一管体接头3,所述管体接头3的第一端31为完全敞口端,第一端31与龙头本体1的进水接口对接,所述管体接头3的第二端32为侧开口抵触端,包括一与管壁具有封闭连接的抵触面和一侧开口,所述抵触面用于抵触顶杆4,使其对封水装置抵压;所述封水装置包括一活塞杆51,活塞杆51的一端为主动封水端,龙头座2内壁上延伸出一凸起21,该凸起21为与主动封水端配合的被动封水端,通过主动封水端和被动封水端的配合实现龙头座2内出水通道的阻断;该活塞杆51的另一端通过一弹簧6实现弹性设置在龙头座2内壁上,以实现顶杆4不作用于该活塞杆51上时活塞杆51的自动复位。优选的,该顶杆4是一直杆。

如图1-图3所示,该直杆4与该管体接头3的第二端32的抵触面配合的一端具有一凸面部41,该抵触面还形成一与该凸面部41外形匹配的凹槽部,以实现二者的紧密贴合。

如图1-图3所示,该管体接头3是圆管体外形,所述抵触面是扇形面。

优选的,该被动封水端为一圆弧凸面,该主动封水端为与该圆弧凸面配合的圆弧凹面。

更优选的,该被动封水端上还活动设置有一半椭圆形凸块211,该主动封水端上具有与该半椭圆形凸块211配合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具有第一主动抵触部511和第二主动抵触部512,该被动封水端上具有第一被动抵触部2111和第二被动抵触部2112,第一主动抵触部511抵触作用于(即该活塞杆往上移动而触碰到被动封水端)第一被动抵触部2111,抵触作用下,该半椭圆形凸块往内收缩,而让凹槽结构得以与该半椭圆形凸块嵌套配合;第二主动抵触部512抵触作用于第二被动抵触部2112(顶杆4作用于该活塞杆时),该凹槽结构同样往内收缩,而让凹槽结构得以从该半椭圆形凸块211中离开。

优选的,该第一主动抵触部511、第二主动抵触部512、第一被动抵触部2111和第二被动抵触部2112均为弧面结构。

该半椭圆形凸块211内具有一作用在龙头座2内壁的压簧(图中未示意,为常规压簧,在此不再详述),以实现半椭圆形凸块211活动设置在该被动封水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封水的龙头结构,在龙头本体被冲开时,活塞杆在水压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龙头座水路通道堵住,实现自封水功能,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该半椭圆形凸块和凹槽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活塞杆与龙头座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