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719发布日期:2018-06-15 23:4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埋管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结构,为了效果美观,一般很少有管道露置在外。预埋管,顾名思义就是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埋设,为后续结构及工艺施工预先埋置的管道,通常用于排水、煤气输送、线缆埋设等领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350578U,公告了一种预埋管,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内管及套接在内管上的外管,还包括与内管内壁固定连接形成环形插槽的环形件,所述的环形件包括与内管内壁连接的连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的平行部,所述的连接部外壁与内管内壁夹角大于90°或连接部外壁设有圆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埋管是一段一段地可拆卸连接起来的,方便日后能够将管道拆开以检修管道内的线缆。但是,由于地面渗水、城市降雨内涝等原因,埋设在地底下的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管道内比较容易出现漏水,进而使管道内的线缆浸泡在水中,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和信号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不易产生松动,使预埋管埋设在地底下时管道内不易出现渗水,提高预埋管内线缆的使用寿命和信号传输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道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管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设置有锁扣件,所述第二管道的外侧壁设有与锁扣件卡接配合的环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管道设置的锁扣件和第二管道设置的环形槽之间的卡接配合,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不易产生松动,进而使预埋管埋设在地底下时管道内不易出现渗水,提高预埋管内线缆的使用寿命和信号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扣件包括拉杆、锁块和弹簧,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锁槽的底面并伸出于第一管道的外侧壁,另一端与锁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固定设置在锁槽的底面和锁块之间,所述锁块与锁槽滑动插接配合,所述锁块伸出于第一管道的内侧壁并与环形槽卡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管安装时,将第二管道旋入第一管道内,拉动拉杆使锁块向锁槽内移动并压缩弹簧;锁块完全移动至锁槽内之后,第二管道继续向第一管道内旋入,锁块在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弹出锁孔并卡接入环形槽内,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螺纹连接的基础上,第二管道卡接固定在第一管道内,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不易产生松动,结构简单,安装牢固,而且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块朝向第二管道的侧面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抵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管道旋入第一管道内,由于锁块朝向第二管道的侧面为斜面,通过锁块的斜面与第二管道的端部之间的抵接配合使锁块向锁槽内移动并压缩弹簧;在安装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无需拉动拉杆即可将第二管道安装在第一管道内,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斜面抵接配合的锥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块的斜面与第二管道的锥面之间的抵接配合,有利于在安装时第二管道对锁块施加压力,使得锁块向锁槽内移动的过程更加顺畅,进而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安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道的内侧壁设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上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第二管道插接入第一管道内的端部与密封垫圈抵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管道安装于第一管道内时,第二管道插接入第一管道内的端部对密封垫圈抵接配合,并对密封垫圈产生弹性挤压,使第二管道安装地更加牢固,而且还增加了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密封性,使预埋管埋设在地底下时更加不易出现渗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垫圈包括圆环部和锥套部,所述圆环部和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的端面抵接配合,所述锥套部和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的锥面抵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安装完成时,密封垫圈的圆环部与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的端面抵接,锥套部与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的锥面抵接,增加了第二管道朝向第一管道的端部的密封面积,进而使密封垫圈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拉杆伸出于第一管道外侧壁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扣接有拉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时,在拉杆的凹槽内扣接上拉环,通过拉动拉环使锁块向锁槽内移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拉环在不需要使用时还能从拉杆上拆下,无需一直安装在拉杆上,影响预埋管的埋设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槽数量为两个,并以第一管道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分布于第一管道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锁槽内均设有锁扣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对称分布的锁扣件对第二管道进行卡接固定,使第二管道更加牢固地安装在第一管道内,进而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更加不容易产生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不易产生松动,进而使预埋管埋设在地底下时管道内不易出现渗水,提高预埋管内线缆的使用寿命和信号传输性能;其二,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拆装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工作人员对预埋管内的线缆进行检查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管道;11、内螺纹;12、锁槽;13、阶梯面;14、密封垫圈;141、圆环部;142、锥套部;2、第二管道;21、外螺纹;22、环形槽;23、锥面;3、锁扣件;31、拉杆;311、凹槽;312、拉环;32、锁块;321、斜面;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预埋管的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为直管,第二管道2为弯管;第一管道1的内侧壁开有内螺纹11,第二管道2的外侧壁上开有外螺纹21,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管道1的内侧壁还设置有锁槽12和阶梯面13,第一管道1的内螺纹11、锁槽12和阶梯面13依次自上而下分布;第二管道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槽22,第二管道2朝向第一管道1的端部设置有锥面23,第二管道2的外螺纹21、环形槽22和锥面23依次自上而下分布。锁槽12的数量为两个,并以第一管道1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分布于第一管道1的内侧壁上,两个锁槽12内均安装有锁扣件3。

锁扣件3包括拉杆31、锁块32和弹簧33,拉杆31的一端穿过锁槽12的底面并伸出于第一管道1的外侧壁,另一端与锁块32焊接固定;拉杆31伸出于第一管道1外侧壁的端部开有凹槽311,凹槽311内扣接有拉环312。弹簧33固定安装在锁槽12的底面和锁块32之间,且套装在拉杆31上;锁块32与锁槽12滑动插接配合,锁块32伸出于第一管道1的内侧壁并与环形槽22卡接配合;锁块32朝向第二管道2的侧面设置有斜面321,锁块32上的斜面321与第二管道2上的锥面23抵接配合。

第一管道1内侧壁的阶梯面13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14,密封垫圈14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圆环部141和锥套部142;当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安装完成时,圆环部141和第二管道2朝向第一管道1的端部的端面相抵接,锥套部142和第二管道2朝向第一管道1的端部的锥面23相抵接,使第一管道1和的第二管道2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装拆过程: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二管道2转动旋入第一管道1内,第二管道2端部的锥面23移动至与锁块32的斜面321相抵接后,锁块32向锁槽12内移动并压缩弹簧33;锁块32完全移动至锁槽12内之后,第二管道2继续向第一管道1内旋入,当第二管道2移动其端部与与密封垫圈14抵接时,锁块32在弹簧33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弹出锁槽12并卡接入环形槽22内,锁块32的侧面与环形槽22的侧壁相抵接,将第二管道2卡接固定在第一管道1内,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的螺纹连接不易产生松动。

拆卸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时,在拉杆31的凹槽311内扣接上拉环312,拉动拉环312使锁块32向锁槽12内移动,锁块32移出环形槽22后,便可转动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将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拆开。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