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受流量大小影响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88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受流量大小影响的阀门,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申请号为201720157888.9,发明名称为一种煤气流量的防堵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阀门和流量检测装置,阀门位于第一输送管的顶部,流量检测装置位于第二输送管的顶部,所述第一输送管通过连接套筒与第二输送管连接,该连接套筒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连接套筒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开设有流动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套筒内部的流动腔和顶部、底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达到了方便热水的进出,能够对过滤网和旋转叶片上的焦油进行清理,同时,方便对连接套筒内部的焦油进行加热融化流入到收集箱中,进而保证了连接套筒、过滤网和旋转叶片的洁净度,防止连接套筒、过滤网和旋转叶片中的杂物和焦油过多导致堵塞的优点;

申请号为201720207380.5,发明名称为一种水流减震结构,用于设置在竖直的水流管道上,包括减震筒和外管,减震筒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减震筒的上端为供水流进入其内部的进水端,减震筒的下端为由柔性阻水材料制成的封闭端,减震筒的周向壁上设置多个沿其径向开设的排水孔;外管同轴套设于减震筒外,且外管的内壁与减震筒的周向壁外侧之间形成供水流从排水孔排入外管的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上端封闭,所有排水孔均与环形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缓水流对管道的冲击力,从而降低管道振动,消除噪音,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减少管道维修频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阀门,用于浴缸、鱼缸、水族箱等用水容器的排水口处,该减震阀门的出水端设置有水流减震结构。

上述的阀门在水流偏大或者偏小时无法自主调节,导致进流或者排流偏大偏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受流量大小影响的阀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不受水压过大或者过小的影响,完成流通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受流量大小影响的阀门,包括阀体本体,在阀体本体中间位置开设贯通的分流管道,阀体本体的一侧开设进流管,其另一侧开设排流管,进流管与排流管中间汇聚连通处设有导流孔道;还设有缓流装置,其包括阀块,阀块两侧分别连接安装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的顶端连接驱动活塞的一端,驱动活塞的另一端与进压管的一端相连接,进压管的另一端与分流管连通,第二推杆的顶端连接锁止活塞的一端,锁止活塞的另一端连接活塞杆,同时活塞杆伸出阀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推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驱动活塞连接,且第一推杆与第一连接杆可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推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锁止活塞连接,且第二推杆与第二连接杆可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进流管与排流管均置于分流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导流通道呈圆形形状设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进压管、驱动活塞和锁止活塞的设置,使得当水压过大或者过小的时候,阀门进行运作,不影响水流进出的流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阀体本体,2为阀块,3为第一推杆,4为导流孔道,5为驱动活塞,6为锁止活塞,7为分流管,8为进流管,9为进压管,10为排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特征:阀体本体1,阀块2,第一推杆3,导流孔道4,驱动活塞5,锁止活塞6,分流管7,进流管8,进压管9,排流管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受流量大小影响的阀门,包括阀体本体,在阀体本体中间位置开设贯通的分流管道,阀体本体的一侧开设进流管,其另一侧开设排流管,进流管与排流管中间汇聚连通处设有导流孔道;还设有缓流装置,其包括阀块,阀块两侧分别连接安装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的顶端连接驱动活塞的一端,驱动活塞的另一端与进压管的一端相连接,进压管的另一端与分流管连通,第二推杆的顶端连接锁止活塞的一端,锁止活塞的另一端连接活塞杆,同时活塞杆伸出阀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推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驱动活塞连接,且第一推杆与第一连接杆可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推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与锁止活塞连接,且第二推杆与第二连接杆可旋转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进流管与排流管均置于分流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导流通道呈圆形形状设置。

使用时,水流由进流管、分流管的进口处进入,正常水流流入时,直接由分流管的出口、排流管流出,当水流过大时,水流由进压管分流部分,此时推动驱动活塞,驱动活塞带动第一推杆运动,此时阀块进行运转摆动,调整导流孔道内的水流大小。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