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4980发布日期:2018-06-12 23:1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磁阀无法避免使用劈铆、压铆、翻铆等笨拙工艺,使电磁阀的整个制造过程复杂,无法实现全自动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摒弃劈铆、压铆、翻铆等笨拙工艺可实现全自动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包括外壳、侧导磁板、线圈架、动铁芯、导磁板、导磁块;所述外壳与所述侧导磁板分别包括两个,过盈装配为一整体,形成中空壳结构;所述线圈架设置于所述侧导磁板的内侧,所述线圈架的外径与所述侧导磁板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线圈架的一端与所述导磁块过盈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磁板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动铁芯依次贯穿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导磁板内,所述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还包括所述动铁芯与所述导磁块之间设置的阻尼器、弹簧;所述阻尼器套设于所述动铁芯的一端上,所述弹簧的一端内圈与套在所述动铁芯上的阻尼器定位配合,另一端外圈与所述导磁块的内壁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铁芯还包括拉杆和动铁芯本体,所述拉杆和所述动铁芯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一长一短两个部分,两部分成90°连接,长端一部分通过外壳的开口穿设于动铁芯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架朝向所述导磁块的一端左上方设置与所述线圈架一体成型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放置插片、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还包括铜套,所述铜套穿设于所述线圈架内,套设于所述动铁芯、所述弹簧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铜套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铜套的内径与所述动铁芯本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铜套的外径与所述线圈架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架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块朝向所述线圈架的一端开设凹槽,所述线圈架、所述导磁板内均开设中空槽,所述导磁块的凹槽与所述线圈架、所述导磁板的中空槽连接形成圆柱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颠覆了传统车用换挡电磁阀的呆板结构,采取开放性设计,杜绝了传统电磁阀无法避免的劈铆、压铆、翻铆等笨拙工艺,使电磁阀的整个制造过程简单,可实现全自动装配,整体结构创新,颠覆了传统车用换挡电磁阀的呆板结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在保证磁路完整的前提下进行零部件灵活拆分且又能够有机组合,结构紧凑、小巧,性能可靠,可实现全自动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包括外壳1、侧导磁板2、线圈架3、动铁芯5、导磁板6、导磁块7。

外壳1与所述侧导磁板2分别包括两个,过盈装配为一整体,形成中空壳结构,内部可装配零件。

线圈架3设置于侧导磁板2的内侧,所述线圈架的外径与所述侧导磁板的内径相匹配,结构紧凑。

线圈架3的一端与导磁块7过盈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导磁板6过盈配合连接,通过过盈配合,将线圈架3与导磁块7、导磁板6装配在一起。

动铁芯5依次贯穿设于线圈架3、导磁板6内,动铁芯5可在线圈架3、导磁板6内活动。

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还包括动铁芯5与导磁块7之间设置的阻尼器4、弹簧8;阻尼器4套设于所述动铁芯5的一端上,可减少动铁芯5运动过程中其端部与接触面的摩擦力,起到降噪作用。

弹簧8的一端内圈与套在动铁芯5上的阻尼器4定位配合,另一端外圈与导磁块7的内壁定位配合,弹簧起到复位作用的同时,可稳定地装配在电磁阀内。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开口,一端开口便于焊接出线,另一端开口便于动铁芯5通过开口伸出外壳。

所述动铁芯5还包括拉杆501和动铁芯本体502,所述拉杆501和所述动铁芯本体502为一体成型结构,拉杆可带动动铁芯运动。

具体地,拉杆501包括一长一短两个部分,两部分成90°连接,长端一部分通过外壳1的开口穿设于动铁芯本体502内。

线圈架3朝向导磁块7的一端左上方设置与线圈架3一体成型的容纳室301,所述容纳室301内放置插片302、二极管303,便于装配、结构紧凑。

新型车用换挡电磁阀整体创新结构还包括铜套9,铜套9穿设于线圈架3内,套设于动铁芯5、弹簧8外侧。具体地,所述铜套9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壳结构。

所述铜套9的内径与所述动铁芯本体502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铜套9的外径与所述线圈架3的内径相匹配。铜套9的外侧壁与线圈架3内侧壁接触连接,铜套9的内侧壁与动铁芯502的外侧壁接触连接,便于装配、结构紧凑。

所述线圈架外侧壁缠绕有线圈,线圈7的始末端缠绕在二极管303及电源线的两管脚上。

导磁块7朝向线圈架3的一端开设凹槽,线圈架3、导磁板6内均开设中空槽,导磁块7的凹槽与所述线圈架3、导磁板6的中空槽连接形成圆柱形空腔。便于动铁芯5在吸合释放过程中,在圆柱形空腔内往复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通电时,电磁阀内线圈产生电磁力,直接吸合动铁芯,动铁芯压缩弹簧朝着导磁块方向运动,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动铁芯靠弹簧的回复力复位。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通过将侧导磁块与外壳过盈装配为一整体,线圈架的两端分别与导磁块、导磁板过盈配合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套在所述动铁芯上的阻尼器定位配合,另一端与导磁块的内壁定位配合,整体结构创新,结构紧凑,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可实现自动化生产、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