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及其卡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7643发布日期:2018-06-05 23:0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及其卡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式报警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及其卡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式报警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侧壁上设有通水的报警管11,报警管11上依次连接有预防误报警的延迟器12、以及报警提醒的水力警铃13,阀体1的上下两端一体成型有法兰盘14,与阀体1相连接的通水管道2上同样设有法兰盘14,阀体1两端的法兰盘14与通水管道2的法兰盘14紧密结合后,沿两个法兰盘14的周向方向上拧紧有若干螺栓15以对阀体1与通水管道2进行固定。

上述的湿式报警阀通过法兰连接固定于通水管道2上,若湿式报警阀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拆卸维修时,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将阀体1上下两端法兰盘14上的螺栓15一个一个拧开,再将阀体1从通水管道2上拿下维修;维修好后,再将阀体1放置通水管道2之间使法兰盘14对齐后,再将螺栓15一个一个拧紧以实现固定,整个拆装过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箍连接结构,其具有拆装简单、维修方便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卡箍连接结构,包括阀体,阀体的侧壁上连接有报警管,所述报警管上往背离阀体的一侧依次设有延迟器以及水力警铃,所述阀体的上下两端连接有通水管道,连通阀体与对应通水管道的连接处对称套设有两个卡箍件,两个卡箍件均抱紧于阀体与通水管道的周向侧壁上,两个卡箍件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相连;所述卡箍件靠近于通水管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用以密封连通阀体与对应通水管道的连接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沟槽式湿式报警阀进行维修时,只需将阀体上下两端卡箍件上的两个锁紧螺栓拧开,松开两片卡箍件后,便可将阀体从通水管道之间拿下并进行维修;维修结束后,将阀体重新放置在通水管道之间并使阀体上下两端与通水管道相对齐后,将环形密封圈设置在连通阀体与对应通水管道的连接处,再将两片卡箍件抱紧于阀体与通水管道的周向侧壁上,再用两个锁紧螺栓拧紧即可,整个阀体的拆装过程操作简单,对阀体的维修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阀体以及通水管道连接处的两侧的周向侧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箍件的内侧壁上延伸有两个与所述环形凹槽卡接配合的环形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片卡箍件安装于阀体与通水管道上时,卡箍件上的环形凸起可插入到环形凹槽中以实现卡接,有利于减少卡箍件的轴向运动,进而使卡箍件更好的固定阀体。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箍件分为第一卡箍件以及第二卡箍件,所述第一卡箍件的两个端部延伸有抵接块,所述第二卡箍件的两个端部开设有可供所述抵接块插入并抵接的抵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片卡箍件安装于阀体与通水管道上时,第一卡箍件上的抵接块插入到第二卡箍件上的抵接槽内,以实现抵接槽与抵接块之间的抵接固定,进而可减少第一卡箍件与第二卡箍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抵接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中滑移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弹簧施力于卡块使卡块突出于内槽的槽口,所述卡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为弧形;所述抵接块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块插入到抵接槽的过程中,抵接块先与卡块相接触,第一弹簧收缩,卡块朝内槽底部运动,直至内槽与抵接块上的卡槽相对时,第一弹簧还原,卡块进入到卡槽中以实现卡接,进而可增强抵接块与抵接槽之间的固定,以进一步减少第一卡箍件与第二卡箍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件两个端部的外侧壁上延伸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卡箍件两个端部的外侧壁上延伸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铰接有L形插板,所述L形插板包括长板以及短板,L形插板的铰接点位于长板的端部,所述短板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螺栓对两片卡箍件进行固定后,将L形插板朝第二凸块方向转动,直至长板与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的侧壁贴合后,短板转动至第二凸块上并实现与第二凸块侧壁的抵接,以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贴合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短板相抵接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连接于限位槽内的楔形块、以及固定连接于限位槽底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楔形块的底部,且施力于所述楔形块使楔形块突出于限位槽的槽口;所述短板上设有可供所述楔形块插入的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L形插板朝第二凸块转动时,短板与楔形块上的楔形面相接触,第二弹簧收缩,楔形块朝限位槽的槽底运动,直至短板上的缺口与限位槽相对时,第二弹簧还原,楔形块进入到缺口内,以将短板固定在第二凸块上,若锁紧螺栓由于生锈而产生松动时,可通过L形插板以及楔形块的固定以加强第一卡箍件与第二卡箍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的滑移槽,所述楔形块靠近滑移槽的一侧延伸有能沿着滑移槽进行滑移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穿过滑移槽且突出于所述滑移槽的槽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卡箍件时,背离短板方向移动推动块,使第二弹簧收缩,楔形块向限位槽的槽底运动,直至楔形块与缺口脱离后,松开推动块,使第二弹簧还原,推动块可使楔形块与短板之间的脱离更加快速便捷,进而可增加卡箍件拆卸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其拆装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包括上述卡箍连接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卡箍连接结构为沟槽式湿式报警阀的其中一个内容,使得阀体拆装时更加简单、便于维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阀体与通水管道的连接通过两片卡箍件的抱紧连接,只需要用两个锁紧螺栓即可实现阀体与通水管道之间固定,使得阀体需要拆卸维修时只需拧开两个锁紧螺栓,松开两片卡箍件即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2、第一卡箍件与第二卡箍件通过抵接块与抵接槽的抵接,以及卡块与卡槽的卡接以减少第一卡箍件与第二卡箍件的相对移动,以使卡箍件对阀体更好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湿式报警阀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现有湿式报警阀的整体结构;

图2为沟槽式湿式报警阀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沟槽式湿式报警阀的整体结构;

图3为沟槽式湿式报警阀的侧面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环形密封圈、环形卡块以及环形卡槽的结构;

图4为两个卡箍件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两个卡箍件的整体结构;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卡块与卡槽的结构;

图6为两个卡箍件的部分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两个卡箍件连接处的结构;

图7为图6中B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限位件以及L形插板的结构。

附图标记:1、阀体;11、报警管;12、延迟器;13、水力警铃;14、法兰盘;15、螺栓;2、通水管道;3、卡箍件;31、第一卡箍件;311、抵接块;312、卡槽;32、第二卡箍件;321、抵接槽;33、环形凸起;34、锁紧螺栓;4、环形凹槽;5、环形密封圈;6、内槽;61、卡块;62、第一弹簧;7、第一凸块;71、L形插板;711、长板;712、短板;713、缺口;8、第二凸块;81、限位槽;82、限位件;821、楔形块;822、第二弹簧;9、滑移槽;10、推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3,一种卡箍连接结构,包括阀体1,阀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报警管11,报警管11上往背离阀体1的一侧依次设有预防误报警的延迟器12以及报警提醒的水力警铃13,阀体1的上下两端连接于通水管道2上;阀体1与通水管道2的连接处套设有环形密封圈5,环形密封圈5由橡胶材料制成,以增加阀体1与通水管道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环形密封圈5的外侧壁上对称套设有两个卡箍件3,两个卡箍件3抱紧于阀体1与通水管道2连接处的周向侧壁上,以固定阀体1,两个卡箍件3的贴合处设有锁紧螺栓34,以固定两个卡箍件3;阀体1与通水管道2连接处的两侧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凹槽4,两个环形凹槽4呈对称设置,两个卡箍件3的内侧壁上延伸有与环形凹槽4卡接配合的环形凸起33,可通过环形凹槽4与环形凸起33的卡接以减少卡箍件3的轴向移动。

参见图4、图5,卡箍件3包括第一卡箍件31以及第二卡箍件32,第一卡箍件31的两端朝第二卡箍件32的两端延伸有抵接块311,第二卡箍件32的两端开设有抵接槽321,抵接块311可插入到抵接槽321内以实现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的相互抵接;抵接槽321远离第一卡箍件3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内槽6,内槽6中滑移连接有卡块61,卡块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2,第一弹簧62远离卡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6的槽底,且第一弹簧62施力于卡块61使卡块61突出于内槽6的槽口,卡块61远离第一弹簧62的一端为弧形;抵接块311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卡块61卡接配合的卡槽312,可通过卡块61与卡槽312的卡接以限制抵接块311与抵接槽321脱离。

参见图4、图6,第一卡箍件31两个端部的外侧壁上背离第一卡箍件31延伸有第一凸块7,第二卡箍件32两个端部的外侧壁上背离第二卡箍件32延伸有第二凸块8,锁紧螺栓34贯穿于第一凸块7与第二凸块8以固定两个卡箍件3;第一凸块7远离第一卡箍件31的侧壁上铰接有L形插板71,L形插板71包括长板711以及短板712,长板711的长度为铰接点到第二凸块8远离第一凸块7的侧壁的距离,当L形插板71转动至与第二凸块8贴合后,短板712与第二凸块8远离第一凸块7的侧壁相贴合,以完成L形插板71与第二凸块8的的抵接。

参见图6、图7,第二凸块8与短板712相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81,限位槽81内设有限位件82,限位件82包括滑移连接于限位槽81内的楔形块821、以及固定连接于限位槽81底部的第二弹簧822,第二弹簧822远离限位槽81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楔形块821的底部,且施力于楔形块821使楔形块821突出于限位槽81的槽口,楔形块821的楔形面背离第二卡箍件32;短板712上设有可供楔形块821插入的缺口713,通过使楔形块821插入缺口713中以将短板712固定于第二凸块8上,以增强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的连接稳固性。

第二凸块8上与短板712相邻的侧壁贯穿设有与限位槽81相连通的滑移槽9,楔形块821靠近滑移槽9的一侧延伸有推动块10,推动块10穿过滑移槽9且突出于滑移槽9的槽壁,可通过移动推动块10使楔形块821与短板712快速分离。

实施例二:一种沟槽式湿式报警阀,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卡箍连接结构。

实际工作过程:

当需要对阀体1进行维修时,背离短板712方向移动推动块10,使楔形块821与短板712的缺口713脱离,背离第二凸块8方向转动L形插板71,使短板712与第二凸块8脱离,拧开锁紧螺栓34,使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松开后,将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从阀体1与通水管道2上拿下,将阀体1拆下并进行维修。

维修结束后,将阀体1放置在通水管道2上并对齐后,将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套设于阀体1与通水管道2的连接处,使第一卡箍件31两端的抵接块311插入第二卡箍件32的抵接槽321中,朝第二凸块8方向转动L形插板71,直至第二凸块8上的楔形块821插入到短板712的缺口713内,用锁紧螺栓34对第一卡箍件31与第二卡箍件32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