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397发布日期:2018-06-08 18:09阅读:1186来源:国知局
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具体涉及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现代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条件下,对机油流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机油泵有泄流阀式机油泵与可变排量式机油泵两种类型。其中泄流阀式机油泵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机油泵消耗的功量较大,经济性不好;而现有的可变排量式的机油泵使用了电控装置,缺少简单有效的机械调压装置,因此制造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实现机油流量可调,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可变排量式机油泵泄压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壳盖,

所述机体内设有滑阀,所述滑阀将所述机体的内部左右分割为第一压力调节腔和第二压力调节腔,且在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腔内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压缩于所述滑阀和所述机体之间,所述滑阀内垂直贯穿并转动设有叶轮驱动轴,所述叶轮驱动轴固定,所述机油泵随所述滑阀的滑动而改变偏心率,所述机体与所述滑阀的相对滑动面上分别设有机械阀和空腔,所述机械阀内嵌于所述机体内壁开设的朝向所述滑阀的凹槽内,且所述机械阀的一端弹性伸出于所述凹槽并抵靠在所述滑阀上,所述空腔内凹于所述滑阀的外侧壁,所述空腔沿所述相对滑动面延伸一定距离,所述机体内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腔连通的泄油道,并配置为,所述滑阀的移动使所述机械阀滑入或滑出所述空腔,并使所述机械阀通断所述泄油道,以对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腔内的机油泄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体内还一体成型开设有主供油油道以及分别与所述主供油油道连通的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叶轮驱动轴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并提供动力。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主供油油道连通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且所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腔和第二压力调节腔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械阀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阀活塞和机械阀弹簧,所述机械阀弹簧内嵌并压缩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机械阀活塞伸出于所述凹槽并抵靠在所述滑阀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腔的两端在所述滑阀上形成两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抵靠在所述机体与所述滑阀的相对滑动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械阀垂直于所述空腔布置,所述泄油道垂直于所述机械阀的活动方向布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腔对所述滑阀的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腔对所述滑阀的作用面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将所述泄油道的中部分割,所述机械阀的上下弹性伸缩使所述泄油道通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油道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腔内,所述泄油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机体的外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泄油道与所述机体的油底壳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结构简单,调节灵敏,通过机械式泄压装置,使机械阀通断泄油道以对第二压力调节腔内的机油灵活泄压,避免机油堵塞在第二压力调节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阀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包括机体11和盖和在机体11上的壳盖15,机体11内滑动设有滑阀9,滑阀9沿滑动方向将机体11的内部左右分割形成第一压力调节腔3和第二压力调节腔4,在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滑阀9和机体11之间压缩设有调节弹簧7,滑阀9内垂直贯穿并转动设有叶轮驱动轴8,机油泵随滑阀9滑动而改变偏心率,叶轮驱动轴8的外端通过驱动轴链轮16和皮带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

机体11内还一体成型开设有主供油油道以及分别与主供油油道连通的进油腔5和出油腔6,叶轮驱动轴8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并提供动力。机体11上开设有分别与主供油油油道连通的第一进油口1和第二进油口2,且第一进油口1和第二进油口2分别与第一压力调节腔3和第二压力调节腔4连通。

调节弹簧7可使所述滑阀9在机体11内弹性滑动,在相同转速下,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滑阀9一直处于最左处,偏心率最大,机油泵的泵油量最大,第一进油口1和第二进油口2处始终与主供油油道相通,压力也与主供油油道压力相同。

机体11内还设有机械阀,机械阀设置于机体11与滑阀9的相对滑动面上,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阀活塞12和机械阀弹簧13,机械阀活塞12的上部为半球形,滑阀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长条状的空腔10,空腔10朝向机体11与滑阀9的相对滑动面,空腔10内凹于滑阀9的外侧壁,空腔10沿相对滑动面延伸一定距离,这样使机械阀活塞12在空腔10内具有一定的滑动行程,空腔10的两端在滑阀9上形成两个突起部17,突起部17抵靠在机体11与滑阀9的相对滑动面上,突起部17与空腔10配合使得机械阀活塞12可以伸缩滑动。

机械阀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当第二压力调节腔与主油道不导通时,机械阀开启可以使机油流入油底壳,使滑阀可以右移;另外一个是当第二压力调节腔与主油道导通时,机械阀关闭,第二压力调节腔中的机油压力与主油道中的机油压力相同,可以使滑阀左移,偏心率提高。因此机械阀是为了最终实现机油流量(压力)可调。

机械阀垂直于空腔10布置,机械阀活塞12伸出于机体11内壁上开设的朝向滑阀9的凹槽并抵靠在滑阀9的外侧壁上,机械阀弹簧13内嵌并固定压缩于在机体11内,机体11内还开设有与第二压力调节腔4连通的泄油道14,泄油道14垂直于机械阀的活动方向布置,泄油道14与机体11的油底壳相连,凹槽将泄油道14的中部分割,这样机械阀的上下弹性伸缩便于使泄油道14通断。

工作时,当滑阀9右移,如果不对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的机油进行泄压,则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的机油将会堵塞在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阻止滑阀9继续右移,机械阀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此机械阀在第二进油口2未开启时,给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的机油进行泄压。此时机械阀活塞12位置低,此时泄油道14导通,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的压力与油低壳压力相同。当滑阀9右移到一定位置时,机械阀活塞12将会上移,机械阀活塞12的一部分进入空腔10,此时,泄油道14不导通,第二压力调节腔4中的压力将会与主供油油道压力相等,以此对第二压力调节腔4内的机油灵活泄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如图4是可变排量式机油泵所输出的压力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图中直线代表的是理想情况。而曲线为实际情形:

发动机启动时:

由于主供油油道中的压力较低,调节弹簧7的预紧力较大,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第二压力调节腔4通过机械阀与油底壳相连,机油压力为0,而第一压力调节腔3中的机油压力不足以克服调节弹簧7的作用力,此时滑阀9位于最左边的位置,机油泵的偏心率最大,机油泵每转一周所泵出的机油量也最大,随着机油泵转速上升,机油泵的流量也迅速上升,满足发动机低速时,润滑系统对机油流量的需求。如图4中AB段所示。

进入低压力设定值:

发动机的速度持续上升,此时第二压力调节腔4依然通过机械阀与油底壳相连,机油压力为0,第一压力调节腔3中的压力将会上升,开始克服调节弹簧7的力右移,偏心率下降,此时虽然发动机转速上升,可由于机油泵的偏心率下降,主供油油道机油压力上升不明显。如图4中BC段所示。

进入高压力设定值:

由于此时滑阀9持续右移,当左移到一定位置时,机械阀活塞12进入空腔10,机械阀活塞12上移,机械阀关闭,主供油油道的机油将会进入第二压力调节腔4,进入第二压力调节腔4的机油将会产生一个向左的推力,使偏心率上升,从而使机油泵每循环的泵油量上升,主供油油道压力上升。如图4中CD段所示。

稳定于高压设定值:

由于第一压力调节腔3对滑阀9的作用面积大于第二压力调节腔4对滑阀9的作用面积,当机油泵的转速上升时,两个压力调节腔中的合力向右,机油泵的偏心率将会下降,此时可保证机油泵所输出的流量基本不变(略有上升)。如图4中DE段所示。

本实用新型可调排量叶片式机油泵结构简单,调节灵敏,通过机械式泄压装置,使机械阀通断泄油道以对第二压力调节腔内的机油灵活泄压,避免机油堵塞在第二压力调节腔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