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和柱塞泵、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9798发布日期:2018-08-31 21:3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和柱塞泵、锅炉。



背景技术:

油田注汽锅炉柱塞泵为容积式泵,柱塞为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移动时,进液阀打开,排液阀关闭,液体充满泵腔。当柱塞向前移动时,进液阀关闭,排液阀打开,液体流出泵体。柱塞泵曲轴连续运转一周,柱塞往复运动一次,即实现了液体的连续吸入与排出。

柱塞泵进排液阀结构由阀座、弹性垫片、阀片、弹簧、阀盖组成。但目前注汽锅炉所使用的液体为净化污水,净化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当硫化氢与水结合时,便会产生电解质反应,反应生成氢硫酸,氢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它能将柱塞泵进排液中的弹簧腐蚀、断裂,平均一个保养期(1200h)就要更换一次到二次进排液弹簧,降低了柱塞泵的流量,影响了柱塞泵的运行时率,同时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弹簧易损坏而导致进排液阀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和柱塞泵、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排液阀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进排液阀具有过流状态和截流状态,进排液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阀腔,且阀体的两端还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开口;阀芯,阀芯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阀腔内,阀芯的第一端具有过液结构,阀芯的第一端与阀芯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密封配合部;其中,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脱离,以使液体能够在开口、过液结构和阀腔内流动;当进排液阀处于截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接触密封,以使两端的开口的连通状态被密封配合部截断。

进一步地,密封配合部为阀芯上的锥形密封配合面,阀体具有朝向其中心突出的密封环壁,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脱离;当进排液阀处于截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接触密封。

进一步地,阀体包括:阀座,阀座具有第一个开口;阀盖,阀座与阀盖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阀腔,阀盖具有第二个开口。

进一步地,阀座与阀盖卡接锁定。

进一步地,阀座呈筒状,且阀座的中心孔构成阀腔的一部分,且中心孔为阶梯形孔以在变径处形成密封环壁。

进一步地,阀芯包括第一导向段和密封段,第一导向段与阀座的内壁滑移配合,且过液结构设置在第一导向段上,锥形密封配合面设置在密封段处,且锥形密封配合面的小径端朝向第一导向段设置。

进一步地,阀芯还包括第二导向段,第二导向段位于密封段的远离第一导向段的第一端;阀盖还包括导向孔,第二导向段由导向孔内向阀腔外伸出。

进一步地,过液结构为设置在第一导向段上的多个过液孔。

进一步地,阀芯还包括过渡段,第一导向段和密封段通过过渡段连接。

进一步地,阀芯的朝向阀盖的一端设置有减震结构。

进一步地,阀芯具有用于安装减震结构的凹部,减震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凹部的凹口。

进一步地,阀盖具有第一止推结构,阀芯具有第二止推结构,当第一止推结构与第二止推结构接触时,阀芯向阀盖一侧运动到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止推结构为阀盖的第一止推面,第二止推结构为阀芯的第二止推面。

进一步地,阀座与阀盖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包括上述的进排液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包括上述的柱塞泵。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具有过流状态和截流状态,进排液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具有阀腔,且阀体的两端还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开口;阀芯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阀腔内,阀芯的第一端具有过液结构,阀芯的第一端与阀芯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密封配合部;其中,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脱离,以使液体能够在开口、过液结构和阀腔内流动;当进排液阀处于截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接触密封,以使两端的开口的连通状态被密封配合部截断。

进排液阀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过流状态和截流状态,通过阀芯在实现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脱离和接触密封,过流状态时,阀芯整体向上运动,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脱离,液体由阀体下端开口进入,然后经过过液结构流入阀腔,最后经液体上端开口流出;截流状态时,阀芯整体向下运动,密封配合部与阀腔的内壁接触密封,将阀体两端的开口的连通状态被密封配合部截断,阻止液体在阀腔内流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剖面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体;11、阀腔;12、密封环壁;13、阀座;131、中心孔;14、阀盖;141、第一止推结构;20、阀芯;21、过液结构;22、密封配合部;23、第一导向段;24、过渡段;25、凹部;26、第二止推结构;27、第二导向段;30、锁定结构;40、减震结构;5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柱塞泵的进排液阀和柱塞泵、锅炉。其中柱塞泵具有下述的进排液阀,锅炉具有下述的柱塞泵。

如图1所示,进排液阀具有过流状态和截流状态,进排液阀包括:阀体10和阀芯20,阀体10具有阀腔11,且阀体10的两端还设置有与阀腔11连通的开口;阀芯20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阀腔11内,阀芯20的第一端具有过液结构21,阀芯20的第一端与阀芯20的第二端之间具有密封配合部22;其中,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22与阀腔11的内壁脱离,以使液体能够在开口、过液结构21和阀腔11内流动;当进排液阀处于截流状态时,密封配合部22与阀腔11的内壁接触密封,以使两端的开口的连通状态被密封配合部22截断。

进排液阀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过流状态和截流状态,通过阀芯20在实现密封配合部22与阀腔11的内壁脱离和接触密封,过流状态时,阀芯20整体向上运动,密封配合部22与阀腔11的内壁脱离,液体由阀体10下端开口进入,然后经过过液结构21流入阀腔11,最后经液体上端开口流出;截流状态时,阀芯20整体向下运动,密封配合部22与阀腔11的内壁接触密封,将阀体10两端的开口的连通状态被密封配合部22截断,阻止液体在阀腔11内流动。

其中,阀芯2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防止生锈。

如图1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中,密封配合部22为阀芯20上的锥形密封配合面,阀体10具有朝向其中心突出的密封环壁12,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脱离;当进排液阀处于截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接触密封。

通过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之间的脱离与接触,实现开关功能,以控制液体是否通过阀体10排出,其中,密封配合面采用锥形结构,便于控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之间的开合,进而更好地实现截流与过流。

如图1所示,阀体10包括阀座13和阀盖14,阀座13具有第一个开口;阀座13与阀盖14连接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阀腔11,阀盖14具有第二个开口。液体由阀座13的第一个开口进入阀腔11中,然后经阀盖14的第二个开口排出,完成进排液。

可选地,第二个开口为多个,并且第二个开口绕阀盖14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阀盖14呈骨架形结构。

如图1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中,阀座13与阀盖14卡接锁定。采用卡接锁定的方式安装简便,成本较低。

具体的,阀座13与阀盖14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30,以使阀座13与阀盖14卡接锁定。

如图1所示,阀座13呈筒状,且阀座13的中心孔131构成阀腔11的一部分,且中心孔131为阶梯形孔以在变径处形成密封环壁12。筒状结构与锥形密封配合面相对应设置,截流时,密封效果更好,另外,中心孔131可以作为液体流通的管道,不仅如此,采用阶梯型一方面有利于在变径处形成密封环壁12,另一方面有利于液体的流动。

如图1所示,阀芯20包括第一导向段23和密封段,第一导向段23与阀座13的内壁滑移配合,且过液结构21设置在第一导向段23上,锥形密封配合面设置在密封段处,且锥形密封配合面的小径端朝向第一导向段23设置。第一导向段23作为液体流入中心孔131的通道,起到导流的作用,另外,锥形密封配合面的小径端朝向第一导向段23设置,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密封,达到更好的截流效果。

如图1所示,阀芯20还包括第二导向段27,第二导向段27位于密封段的远离第一导向段23的第一端;阀盖14还包括导向孔50,第二导向段27由导向孔50内向阀腔11外伸出。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脱离,阀芯20朝阀盖14方向运动,导向孔50对第二导向段27起到导向作用。这样,当液体推压阀芯20时,由于第二导向段27始终位于导向孔50内,能够有效防止阀芯20的倾斜,从而避免阀芯20卡死在阀体10内,从而提高了阀芯20的运动顺畅性。

如图1所示,过液结构21为设置在第一导向段23上的多个过液孔。过液孔是液体流动的通道,多个过液孔间隔设置在阀座13所在圆周方向上,便于分流,减小压强,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过液孔的个数为四个,间隔设置在阀座13所在圆周方向上。

如图1所示,阀芯20还包括过渡段24,第一导向段23和密封段通过过渡段24连接。首先,过渡段24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另外,由于设置了过渡段24,液体的流动更加顺畅,因而增加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阀芯20的朝向阀盖14的一端设置有减震结构40。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脱离,阀芯20朝阀盖14方向运动,阀芯20与阀盖14会发生碰撞,减震结构40可以减小阀芯20与阀盖14因碰撞造成的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阀芯20具有用于安装减震结构40的凹部25,减震结构40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凹部25的凹口。当阀芯20与阀盖14进行碰撞时,减震结构40能够对阀芯20与阀盖14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因碰撞造成损坏,另外,由于减震结构40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凹部25的凹口,因而可以避免阀盖14与阀芯20的凹部25直接碰撞,保护了阀芯20。

如图1所示,阀盖14具有第一止推结构141,阀芯20具有第二止推结构26,当第一止推结构141与第二止推结构26接触时,阀芯20向阀盖14一侧运动到极限位置。当进排液阀处于过流状态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脱离,阀芯20朝阀盖14方向运动,由于阀盖14与阀芯20分别设有第一止推结构141和第二止推结构26,可以对阀芯20的运动进行定位,因而能够防止阀芯20脱离阀座13运动,更好地控制过流与截流。

另外,阀盖14的顶部与阀芯20凹部25的减震结构40可以分别作为第三止推结构和第四止推结构,以对阀芯20的运动进行定位。

如图1所示,第一止推结构141为阀盖14的第一止推面,第二止推结构26为阀芯20的第二止推面。通过第一止推面与第二止推面之间的碰撞接触,可以实现对阀芯20运动的定位,而面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将力分散开,防止因碰撞时产生的力过大对阀芯20和阀盖14的某一点造成损坏。

如图1所示,阀座13与阀盖14同轴设置。阀芯20在阀座13与阀盖14围成的阀腔11内运动,同轴设置有利于阀芯20的运动,即便于控制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12的脱离和接触密封,达到更好地过流和截流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省去了弹簧装置,解决了弹簧断裂频繁的问题,提高了锅炉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因频繁更换弹簧而付出的劳动力;

2、采用锥形密封配合面与密封环壁的接触密封形式进行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