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轴承及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040发布日期:2018-07-27 21:4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保持架。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通常包括内圈、滚子和保持架。内圈的外周面形成圆锥形滚道,多个滚子沿圆锥形滚道均匀的分布,保持架设置在内圈的外围,对多个滚子进行限位,避免相邻两个滚子之间发生摩擦、碰撞,并防止滚子从圆锥形滚道上脱落。

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过程中,先将多个滚子安装至保持架上,然后在将滚子和保持架作为一个整体套设至内圈的外围,以形成圆锥滚子轴承。但是,在将保持架安装至内圈的过程中,内圈和保持架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可能造成保持架发生变形,甚至破裂,导致产品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保持架的结构在轴承装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破裂,导致产品不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包括:位于轴向两端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挡圈的直径;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之间的多个过梁,多个所述过梁沿周向分布,所述过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相邻两个过梁之间形成适于容纳滚子的容纳槽;所述第一挡圈具有沿周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第一挡圈适于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所述保持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限定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至少与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中的其中一个可分离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至少与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中的其中一个卡扣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本体部和固定设置于本体部的卡勾部,所述本体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限位孔,所述卡勾部勾入至所述限位孔内。

可选的,所述本体部朝所述第二端部弯曲延伸,以使所述本体部适于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上设有沟槽,所述卡勾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沟槽内。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和限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圈背向所述第二挡圈的面上。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挡圈。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圈具有多个所述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和多个滚子,多个所述滚子设置于内圈的外周面上、且沿周向分布,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还包括:以上所述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套设于所述内圈的外围,所述滚子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包括位于轴向两端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通过在直径较小的第一挡圈上设置缺口和限位机构,使得装配过程中的第一挡圈能够变形,使缺口变得较大,即增大了第一挡圈的直径,从而使得内圈能够快速插入至保持架内,不会造成第一挡圈破裂;当内圈插入至保持架后,限位机构能够限定缺口的大小,不至于使缺口太大,从而避免滚子脱离出保持架的容纳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保持架在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保持架中限位机构与限位孔分离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2所示保持架在b-b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圆锥滚子轴承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过程中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架10,包括第一挡圈11、第二挡圈12和过梁13。所述第一挡圈11、第二挡圈12分别位于所述保持架10的轴向两端,所述过梁1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圈11、第二挡圈12之间,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圈11、第二挡圈12。

其中,所述第一挡圈11、第二挡圈12均呈圆环形状,且所述第一挡圈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挡圈12的直径。所述保持架10包括多个所述过梁13,多个过梁13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过梁13之间形成容纳槽13a,所述容纳槽13a适于容纳滚子。

结合参照图2,所述第一挡圈11具有沿周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形成缺口11c。所述保持架10一般由聚酰胺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即改变所述缺口11c的大小。

所述保持架10还包括限位机构14,所述限位机构14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以限定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最大距离,即能够限定所述缺口11c的大小,不至于使所述缺口11c太大,而使容纳槽13a中的滚子脱离出所述容纳槽13a。

参照图5,一种圆锥滚子轴承100,包括内圈20、滚子30和以上所述的保持架10。所述保持架10设置在内圈20的外围,所述滚子30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3a内,并且所述滚子30为多个,与容纳槽13a一一对应设置。即多个所述滚子30沿周向均匀分布,以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载荷。

其中,所述内圈20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变形;所述滚子30由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变形。

结合参照图6,所述内圈20的轴向两端分别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凸起21和第二环形凸起22,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第二环形凸起22适于轴向卡设所述滚子30,以避免圆锥滚子轴承100运转过程中,所述滚子30脱离内圈20。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适于与所述第一挡圈11径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凸起22适于与所述第二挡圈12径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22的直径。

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00在装配过程中,先将所述滚子30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槽13a中,周向分布的多个滚子30形成锥面形状,与内圈20的外周面相适配。然后将所述保持架10和滚子30作为一个整体沿轴向方向套设至所述内圈20的外围,以形成圆锥滚子轴承100。

如图6所示,在装配过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会与所述滚子30接触并挤压。由于所述内圈20和滚子30均不易发生变形,所述滚子30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此时,所述滚子30对第一挡圈11具有挤压作用力,使得第一挡圈11的直径具有增大的趋势。

若所述第一挡圈11没有设置缺口11c,则滚子30对第一挡圈11的作用力很有可能造成第一挡圈11破裂,导致产品不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挡圈11上设置缺口11c,使得装配过程中的第一挡圈11能够变形,以增大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之间的间隙,使缺口11c变得较大,相当于增大了第一挡圈11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内圈20能够快速插入至所述保持架10内,不会造成第一挡圈11破裂。

当保持架10和滚子30作为一个整体套设至内圈20的外围后,若不对所述缺口11c进行处理,则在圆锥滚子轴承100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第一挡圈11的变形,使缺口11c变得较大,从而使对应位置处的滚子30脱离出容纳槽13a,导致圆锥滚子轴承100无法承受载荷,引发危险。

通过设置限位机构14,使限位机构14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从而能够限定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至于使所述缺口11c太大,避免所述滚子30脱离出所述容纳槽13a。

参照图2、图3,所述限位机构14包括本体部14a和卡勾部14b,所述本体部14a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1a上,且朝所述第二端部11b延伸,所述卡勾部14b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4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11b上设有限位孔11d,所述卡勾部14b能够勾入至所述限位孔11d中,从而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以限定缺口11c的大小,限定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2之间的距离。

当需要将保持架10和滚子30作为一个整体套设至内圈20外时,使卡勾部14b从限位孔11d中脱离(图3所示)。此时,限位机构14不对缺口11c的大小进行限定,所述第一挡圈11能够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保证圆锥滚子轴承100的顺利安装,防止第一挡圈11发生破裂。

当保持架10和滚子30套设至内圈20外后,使卡勾部14b勾入至限位孔11d中(图2所示)。此时,限位机构14能够对缺口11c的大小进行限定,避免第一挡圈11发生较大的变形,保证对应位置处容纳槽13a中的滚子30不会脱离容纳槽13a。

参照图4,所述限位孔11d的孔壁上还设有沟槽11m,所述卡勾部14b的一部分伸入至所述沟槽11m内。所述沟槽11m能够对卡勾部14b进行限位,在圆锥滚子轴承100运行过程中,能够防止卡勾部14b沿限位孔11d的轴向,滑出至限位孔11d外,解除对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的限制。

具体的,所述卡勾部14b远离本体部14a的一端设有倒勾11n,所述倒勾11n伸入至所述沟槽11m内,且朝所述本体部14a的方向延伸。所述沟槽11m通过对所述倒勾11n的限定,以防止卡勾部14b滑出至限位孔11d外。

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使所述卡勾部14b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孔11d内,以实现限位孔11d对卡勾部14b进行固定。例如,使卡勾部14b的截面尺寸略大于限位孔11d的尺寸,卡勾部14b与限位孔11d过盈配合,从而在圆锥滚子轴承100运行过程中,防止卡勾部14b滑出至限位孔11d外。

另外,所述卡勾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11b上,而将所述限位孔设置在限位机构上,卡勾部与限位孔卡扣配合,同样能够限定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14具体采用与所述第一挡圈11相同的材料,能够与第一挡圈11一体注塑成型,即所述限位机构14、保持架10能够一体注塑成型,从而方便限位机构14的设置。

继续参照图2、图3,所述本体部14a朝所述第二端部11b弯曲延伸,弯曲延伸的本体部14a同样适于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本体部14a的变形,能够改变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即能够改变缺口11c的大小。

因此,当将保持架10和滚子30作为一个整体套设至内圈20外时,还可以使卡勾部14b勾入至限位孔11d中,当内圈的第一环形凸起21与滚子30接触挤压时,滚子30对第一挡圈11的作用力能够使本体部14a发生变形,使所述缺口11c能够更大,即第一挡圈11能够发生变形,从而保证圆锥滚子轴承100的顺利安装,防止第一挡圈11发生破裂。

一般的,在圆锥滚子轴承100安装过程中,若所述第一挡圈11的变形量不大,则无需将卡勾部14b从限位孔11d中脱离。此时,安装过程中,所述本体部14a发生形变;安装完成后,所述本体部14a自动回复原状,无需将卡勾部14b勾入或脱离限位孔11d,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若所述第一挡圈11的变形量较大,则需将卡勾部14b从限位孔11d中脱离,以避免缺口11c过大,而使本体部14a的变形量过大而损坏限位机构14。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的本体部14a与第一端部11a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的卡勾部14b与所述第二端部11b可分离连接。

在其他变形例中,当所述限位机构14适于发生弹性形变时,还可以使所述限位机构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通过限位机构14的变形,以改变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使得圆锥滚子轴承100的安装不会对所述第一挡圈11造成破坏。

其中,限位机构14可以包括弹性元件,例如弹簧等;也可以使限位机构14本身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橡胶材料等。

此外,也可以使限位机构14与所述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均可分离连接。在圆锥滚子轴承100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机构14从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上取下,以解除对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的限定;安装完成后,将限位机构14固定至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以限定对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所述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上分别设置限位孔,使限位机构14具有固定设置的两个限位卡勾,两个所述限位卡勾适于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孔中,以限定对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1b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图2,所述限位孔11c设置于第二端部11b背向所述过梁13的面上,所述限位机构14固定设置于第一端部11a背向所述过梁13的面上。使得限位机构14的设置不会影响内圈20的安装,也不会影响滚子30的正常旋转。其中,所述限位孔11c的作用在于与卡勾部14b配合,以对卡勾部14b进行限位,具体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沉孔,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挡圈11上仅设有一个缺口11c。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第一挡圈11上也可以设置多个所述缺口11c,使多个所述缺口11c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缺口11c设置的越多,则第一挡圈11在缺口11c位置处的变形量就越小,越不容易破坏所述第一挡圈11。

相应的,还需要设置多个所述限位机构14,所述限位机构14与所述缺口11c一一对应设置,对多个缺口11c的大小均进行限定,以避免对应位置处的滚子30脱离容纳槽13a。

参照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100,包括内圈20、滚子30和以上所述的保持架10。所述保持架10设置在内圈20的外围,所述滚子30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3a内,并且所述滚子30为多个,与容纳槽13a一一对应设置。即多个所述滚子30沿周向均匀分布,以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载荷。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