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024发布日期:2018-09-07 23:0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



背景技术:

螺母与螺栓旋紧后应用于各种场合,以实现零件的固定。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以及在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时,螺纹钢之间的摩擦力会瞬时减小或消失,连接失效,进而造成螺母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用以解决现有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以及在高温或温度变化较大时,螺纹钢之间的摩擦力会瞬时减小或消失,连接失效,进而造成螺母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包括螺栓和螺母,其中:

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螺杆部;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螺杆部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个端面为斜面,或者,所述第二螺母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个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一螺母的外侧面设置有指向该斜面的箭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个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二螺母的外侧面设置有指向该斜面的箭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母的两个端面均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母通过所述第二螺母的回转轴线的纵向截面的轮廓为等腰梯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优选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母上的斜面与所述第一螺母的回转轴线的夹角、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上的斜面与所述第二螺母的回转轴线的夹角为90°-135°。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包括螺栓、螺母和防松垫片,其中:

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螺杆部;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螺杆部螺纹配合;

所述防松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所述防松垫片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防松垫片与所述螺杆部螺纹配合或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防松垫片的两个端面均为斜面,所述防松垫片通过所述防松垫片的回转轴线的纵向截面的外轮廓为等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优选的,设置于所述防松垫片上的侧面与所述防松垫片的回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13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螺母的一个端面或者第二螺母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分别预紧后,位于该斜面上产生垂直该斜面的正压力,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下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螺杆部向斜面的方向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此时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螺杆部上的螺纹的螺距、牙型发生轻微变形,该变形使得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锁紧在螺杆部,以此起到防止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的松动;

同理,当斜面为设置相对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独立的单独零件防松垫片上时,第一螺母、第二螺母预紧后,位于该斜面上产生垂直该斜面的正压力,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下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螺杆部同样会向斜面的方向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同样起到防止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松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二螺母的一个端面设置斜面的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预紧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预紧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螺母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斜面的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螺母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斜面的又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螺母的一个端面设置斜面的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防松垫片的一个端面设置斜面的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预紧后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预紧后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防松垫片的一个端面设置斜面的又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防松垫片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斜面的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防松垫片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斜面的又一实施例在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的又一实施例在螺母未预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螺母预紧到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预紧到螺母抵接在防松垫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防松垫片的一个端面设置斜面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所述的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螺栓;11、头部;12、螺杆部;2、第一螺母;21、斜面;22、防松凸起;3、第二螺母;31、斜面;32、防松凸起;4、防松垫片;41、斜面;5、第一构件;6、第二构件;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参照图1-图6,其包括螺栓1和螺母,其中:

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11和与所述头部11连接的螺杆部12;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2和所述第二螺母3均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螺母2的一个端面为斜面21,或者,所述第二螺母3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31,只要保证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接触的表面为斜面即可。

具体使用时,螺杆部12依次穿过第一构件5、第二构件6后分别由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锁紧。

第一螺母2的一个端面或者第二螺母3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分别预紧后,位于该斜面上产生垂直该斜面的正压力,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下位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的螺杆部12向斜面的方向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此时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3之间的螺杆部12上的螺纹的螺距、牙型发生轻微变形,该变形使得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锁紧在螺杆部12,以此起到防止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的松动。

另外,上述的斜面与设有该斜面的第一螺母2或第二螺母3的回转轴线的夹角a≠90°,理论上只要满足该条件即可在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形成斜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上述的斜面21设置在第一螺母2上时,参照图6,由于第一螺母2的一侧需要与待锁紧的构件抵紧,因此,斜面21只能设置在背离待锁紧构件的端面上,第一螺母2的外侧面设置有指向该斜面21的箭头,由于第一螺母2的两端面结构不同,使得使用时需要区分方向,因此设置箭头,箭头所指方向即为设有斜面21的方向,以提示使用者,避免用错方向,尤其是,当该斜面21的倾斜角度较小,肉眼无法准确判断时,设置该箭头显得尤为必要。箭头可采用压制的工艺,以避免被磨损后无法指示使用方向。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原理同实施例2,上述斜面31可以设置在第二螺母3的一个端面上,参照图1-图3,另一个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螺母3的外侧面设置有指向该斜面31的箭头。该设置下第二螺母3的两个端部结构不同,一个端面为平面、另一个端面为斜面31,使用时需要区分方向,以使得斜面31的端面朝向第一螺母2,因此设置箭头,箭头所指方向即为设有斜面31的方向,以提示使用者,避免用错方向,尤其是,当该斜面31的倾斜角度较小,肉眼无法准确判断时,设置该箭头显得尤为必要。

预紧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可以保持间距(如图2)也可以贴紧(如图3),只要其能够保证螺杆部12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弯曲即可。

另外,箭头可采用压制的工艺,以避免被磨损后无法指示使用方向。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螺母3的两个端面均为斜面31。参照图4和图5,该设置使得,第二螺母3的使用不需区分方向,提高了使用本实施例的发明进行锁紧时的作业效率。

作为一种结构,所述第二螺母3通过所述第二螺母3的回转轴线的纵向截面的轮廓为等腰梯形(图4)或者平行四边形(如图5)。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螺母2上的斜面21与所述第一螺母2的回转轴线的夹角、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3上的斜面31与所述第二螺母3的回转轴线的夹角a为90°-135°。该夹角不宜过大,过大时为避免斜面贯穿第一螺母2或者第二螺母3,螺母的厚度需要做的很大,螺母的制造复杂、制造成本高,当采用厚度较大的螺母时预紧力增大,不利于预紧作业。

实施例6

本发明另一方面同样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参照图7-图12,其包括螺栓1、螺母和防松垫片4,其中:

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11和与所述头部11连接的螺杆部12;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2和所述第二螺母3均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

所述防松垫片4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所述防松垫片4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41。

具体使用时,螺杆部12依次穿过第一构件5、第二构件6后分别由第一螺母2、防松垫片4和第二螺母3锁紧。

防松原理同实施例1,当斜面41为设置相对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独立的单独零件防松垫片4上时,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预紧后,位于该斜面41上产生垂直该斜面41的正压力,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下位于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的螺杆部12同样会向斜面41的方向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同样起到防止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松动的效果。

同实施例1,上述的斜面41与防松垫片4的回转轴线的夹角a≠90°,理论上只要满足该条件即可在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之间形成斜面41。

另外,所述防松垫片4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或间隙配合,无论采用哪种配合方式,均能够起到防松效果。

实施例7

当防松垫片4的一个端面设置为斜面41时,参照图7-图10,由于防松垫片4设置在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之间,防松垫片4的斜面41朝上或朝下均可,不分方向,方便使用。

实施例8

当防松垫片4的两个端面均为斜面41,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防松垫片4通过所述防松垫片4的回转轴线的纵向截面的外轮廓为等腰梯形(图11)或平行四边形(如12)。

实施例9

另外,同实施例5的原理,设置于所述防松垫片4上的侧面与所述防松垫片4的回转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135°。该夹角不宜过大,过大时为避免斜面41贯穿第一螺母2或者第二螺母3,螺母的厚度需要做的很大,螺母的制造复杂、制造成本高,当采用厚度较大的螺母时预紧力增大,不利于预紧作业。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参见图13-图16,其包括螺栓1、防松垫片4和螺母7,其中:

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11和与所述头部11连接的螺杆部12;

所述防松垫片4与所述螺杆部12间隙配合;

所述螺母7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

所述防松垫片4的一个端面为斜面41(参见图16),或者,所述螺母7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71(参见图13-图15)。

具体使用时,螺杆部依次穿过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防松垫片后由螺母锁紧。

螺母预紧后,位于该斜面上产生垂直该斜面的正压力,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下位于螺母和第二构件之间的螺杆部向斜面的方向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此时第二构件与螺母之间的螺杆部上的螺纹的螺距、牙型发生轻微变形,该变形使得螺母锁紧在螺杆部,以此起到防止螺母的松动的效果。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参见图17-图19,其包括螺栓1和螺母,其中:

所述螺栓1包括头部11和与所述头部11连接的螺杆部12;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所述第一螺母2和所述第二螺母3均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螺母2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防松凸起22(图19所示),或者,所述第二螺母3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防松凸起32(如17和图18所示)。

具体使用时,螺杆部依次穿过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后由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锁紧。

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预紧后,使得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的螺杆部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后向防松凸起的对侧弯曲,此时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螺杆部上的螺纹的螺距、牙型发生轻微变形,该变形使得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锁紧在螺杆部,以此起到防止螺母的松动的效果。

具体地,第二螺母的一个端面设置防松凸起,或者第二螺母的两个端面均设置防松凸起。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螺母结构总成,参见图20-图23,其包括螺栓1、防松垫片4和螺母,其中:

所述螺栓包括头部11和与所述头部11连接的螺杆部12;

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2,所述第一螺母2和所述第二螺母3均与所述螺杆部12螺纹配合;

所述防松垫片4与所述螺杆部12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螺母2的一个端面(参见图22)、所述防松垫片4的至少一个端面(参见图20和图21)或所述第二螺母3的至少一个端面(参见图23和图24)设置有防松凸起22、42、32。

具体使用时,螺杆部12依次穿过第一构件5、第二构件6后由第一螺母2、防松垫片4和第二螺母3锁紧。

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1,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预紧后,使得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的螺杆部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后向防松凸起的对侧弯曲,此时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螺杆部上的螺纹的螺距、牙型发生轻微变形,该变形使得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锁紧在螺杆部,以此起到防止螺母的松动的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