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2413发布日期:2019-02-15 22:1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用来支撑轴转动,缓减轴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形与磨损。而轴的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例如在柴油机领域,柴油机的连接轴系通常包含推力轴、中间轴、艉轴等,轴系长且承受载荷大,在轴系的中间轴位置增加轴承支撑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磨损、提高轴系的传递效率。

目前中间轴支撑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滚动轴承的中间轴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盖、轴承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等,利用滚动摩擦减少摩擦损失。该支撑装置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摩擦小、效率高、结构紧凑,但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差、重载效率低、噪音大。另一种是采用滑动轴承的中间轴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盖、轴瓦、甩油盘、注油斗、封板等。该支撑装置工作平稳可靠、承载能力大,适用于受冲击与振动载荷的场合。该装置的缺点是:润滑油封闭在轴承油腔内,没有形成油压润滑,润滑效果相对较差,从而降低轴的承载能力;而且该支撑装置利用冷却水冷却润滑油,从而增设冷却水管路系统,使机械的整体结构更加复杂。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轴承支撑装置,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封闭在轴承油腔内,没有形成油压润滑,润滑效果相对较差,降低轴的承载能力;利用冷却水冷却润滑油,增设冷却水管路系统,使机械的整体结构更加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支撑装置,包括轴承本体和相连接的上轴瓦和下轴瓦,所述轴承本体上设置第一穿设孔,所述上轴瓦和所述下轴瓦设置在所述第一穿设孔内且所述上轴瓦和所述下轴瓦之间能够穿设转轴,所述轴承本体和所述上轴瓦上设置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轴承支撑装置还包括:

罩壳结构,其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轴承本体配合形成油腔,每个所述油腔均与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上的出油孔相连通;

甩油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上轴瓦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油腔内,所述甩油装置与所述转轴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本体包括轴承座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内凹空腔,所述罩壳结构与所述内凹空腔的外周相连形成与所述进油孔相连通的所述油腔。

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轴承盖上的所述进油孔为第一油孔,设置于所述上轴瓦的所述进油孔为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油孔的轴线相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轴瓦的内表面上设置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第二油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结构沿着所述上轴瓦的圆周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孔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出油孔与管接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甩油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上甩油环和下甩油环,所述上甩油环和所述下甩油环均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结构上设置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周向设置刮油环结构,所述刮油环结构包括上刮油环和下刮油环,所述上刮油环和下刮油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上罩壳和所述下罩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穿设孔,所述上罩壳与所述轴承盖相连,所述下罩壳与所述轴承座相连,所述上刮油环与所述下刮油环相连后再与所述上罩壳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在轴承本体和上轴瓦上相连通的进油孔将外部的润滑油压入上轴瓦、下轴瓦和转轴之间,对转轴润滑后,经甩油装置甩入油腔,最后通过出油孔排出到外部油箱内。该轴承支撑装置能够保证转轴运行过程中,始终有一定压力的新鲜润滑油对其润滑,润滑效果好,提高了转轴的承载能力;另外,不再需要冷却水冷却润滑油,使机械的整体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撑装置中有转轴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撑装置中无转轴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撑装置与支撑台架安装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

11-轴承座;111-出油孔;112-管接头;113-定位螺栓;12-轴承盖;121-进油孔;122-第一油孔;123-圆柱销;124-弹性螺栓;125-液压螺母;13-油腔;21-上轴瓦;211-第二油孔;212-凹槽结构;22-下轴瓦;31-上甩油环;311-螺栓;32-下甩油环;41-上罩壳;411-螺纹孔;42-下罩壳;421-定位销;51-上刮油环;511-螺钉;52-下刮油环;6-转轴;7-调整垫块;8-支撑台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轴承支撑装置,适用于支撑低速柴油机中间轴系,该装置包括轴承本体、上轴瓦21、下轴瓦22、甩油装置、罩壳结构和刮油环结构。其中:

轴承本体包括轴承座11和轴承盖12,轴承盖12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上方,轴承盖12和轴承座11通过圆柱销123插装在设于二者接触面上的定位孔内实现二者的定位,然后通过弹性螺栓124和液压螺母125将轴承座11和轴承盖12紧固连接。轴承座11和轴承盖12之间设置第一穿设孔,第一穿设孔内设置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先通过轴承座11上的定位螺栓113确定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在轴承座11内的安装位置,定位螺栓113能够保证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不会前后移动,再按照上述轴承座11和轴承盖12安装的方式将轴承盖12安装在轴承座11上,从而将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紧紧地压在第一穿设孔内。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之间设置转轴6,并与转轴6之间设有空隙,润滑油在该空隙中随转轴6转动,对转轴6进行润滑。

如图2-4所示,轴承本体和上轴瓦21上设置相连通的进油孔121,轴承盖12上的进油孔121为第一油孔122,第一油孔122通过油管与外部的第一油箱相连,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压入该轴承支撑装置内;设置于上轴瓦21上的进油孔121为第二油孔211,如图3所示,第一油孔122的轴线和第二油孔211的轴线相重合,保证外部的润滑油能够顺利压入到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内部。上轴瓦21的内表面上设置凹槽结构212,凹槽结构212沿着上轴瓦21的圆周方向设置,凹槽结构212与第二油孔211相连通,能够对进入到上轴瓦21的润滑油起到导流的作用。如图4所示,第一油孔122、第二油孔211和凹槽结构212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如图2-4所示,罩壳结构设置在轴承本体的两侧,轴承本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内凹空腔,罩壳结构分别与两个内凹空腔的外周相连,形成两个与进油孔121相连通的油腔13,每个油腔13均与设置在轴承座11上的出油孔111相连通。至此,该轴承支撑装置的润滑通道已经形成,该润滑通道包括轴承盖12上的第一油孔122、上轴瓦21上的第二油孔211和凹槽结构212、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与转轴6之间的间隙、油腔13和轴承座11上的出油孔111。润滑油从外部的第一油箱引入,经润滑通道对转轴6润滑后,再排入外部的第二油箱内,避免将润滑油封闭在轴承支撑装置的油腔13内,且保证转轴6运行过程中,始终有一定压力的新鲜润滑油对其润滑,润滑效果好,从而能够提高转轴6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不再需要冷却水冷却润滑油,简化了机械的整体结构。

为了方便罩壳结构的拆装,罩壳结构设置为可拆卸设置的结构,具体地,罩壳结构包括上罩壳41和下罩壳42,下罩壳42上设有定位销421,利用定位销421定位后,上罩壳41和下罩壳42再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一体。上罩壳41和下罩壳42的外周以及轴承盖12和轴承座11的外周上设有螺纹孔411,螺栓穿过螺纹孔411将上罩壳41固定在轴承盖12上,下罩壳42固定在轴承座11上。上罩壳41与轴承盖12、下罩壳42与轴承座11的配合面之间均涂有密封胶,保证油腔13内的润滑油不泄漏。

进一步地,上罩壳41和下罩壳42之间设置第二穿设孔,第二穿设孔周向设置刮油环结构,刮油环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油腔13的密封性,保证润滑油不泄漏。具体地,刮油环结构包括上刮油环51和下刮油环52,上刮油环51和下刮油环52通过螺栓与螺母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上罩壳41和下罩壳42上均设有凹槽,上刮油环51和下刮油环52连接后卡合在凹槽内,然后再通过上刮油环51上的螺钉511将刮油环结构固定在上罩壳41上。上刮油环51和下刮油环52具有密封结构,增加油腔13的密封性。

上述的出油孔111与管接头112连接,管接头112连接油管,可以将轴承支撑装置内的润滑油排入外部的第二油箱内。

如图2-4所示,甩油装置设置在上轴瓦21的两侧,并位于油腔13内,甩油装置与穿设在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内的转轴6相连。具体地,甩油装置包括上甩油环31和下甩油环32,上甩油环31和下甩油环32通过螺栓311紧固在转轴6上,并随转轴6的转动而转动。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与转轴6之间的空隙内的润滑油在油压的作用下向转轴6的两侧运移,当运动到甩油装置的位置时,被上甩油环31和下甩油环32甩入油腔13内,再经出油孔111排出。

参照图5,该轴承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台架7的上方,其中,轴承座11和支撑台架8之间设有调整垫块7,调整垫块7通过螺柱、螺母固定在支撑台架8上,用于调整轴系对中。

该轴承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存储在第一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油管、轴承盖12上的第一油孔122、上轴瓦21上的第二油孔211和凹槽结构212压入上轴瓦21和下轴瓦22与转轴6之间的空隙中,润滑油随着转轴6转动并在油压的作用下向转轴6的两侧运移,然后经上甩油环31和下甩油环32配合甩入油腔13,然后润滑油进入出油孔111内,出油孔111通过管接头112与油管连接,最后排入第二油箱内。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轴承支撑装置,能够保证转轴6运行过程中,始终有一定压力的新鲜润滑油对其润滑,润滑效果好,提高了转轴6的承载能力;另外,不再需要冷却水冷却润滑油,使机械的整体结构更简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