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6645发布日期:2019-04-03 04: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用于传递动力。在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外齿轮成为太阳轮,太阳轮输出动力,并传递啮合在其周围的行星轮。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在不改变行星轮的结构上,将行星轮变为太阳轮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将行星轮固定在支撑装置上,能够将行星轮转换为太阳轮与其行星轮进行啮合传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它包括有:齿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齿轮本体的一端面为非空心端面;支撑板通过支撑架与齿轮本体上的非空心端面连接,将齿轮本体固定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所述齿轮本体的四周上包括有若干轮齿,相邻的轮齿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空隙。

进一步,所述齿轮本体上还包括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齿轮本体上的空心端面侧;且所述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缺口;

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与外部连接轴固定的空腔部;所述外部连接轴上包括有与第一缺口卡合固定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齿轮本体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呈镜像分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轴和电机座;

所述电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固定,且所述电机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上方;

所述电机转轴与所述齿轮本体的非空心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位于所述电机与齿轮本体之间,且所述支撑挡板的下端嵌入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电机转轴穿过所述支撑挡板与所述齿轮本体的非空心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电机转轴保护套;所述电机转轴保护套固定在所述电机转轴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电机转轴上还包括第一固定板;

所述齿轮本体的非空心端面上包括有第二固定板;

所述齿轮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齿轮本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包括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心共线且半径相等的第二固定孔;

通过两个以上的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将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包括有若干防滑凸起和若干个第三固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能够将行星轮转换为太阳轮与其他行星轮进行啮合传动,并且能够对转换后的行星轮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行星轮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星轮支撑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行星轮支撑装置,它包括有:齿轮本体2和支撑板1;齿轮本体2的一端面为非空心端面;支撑板1通过支撑架与齿轮本体2上的非空心端面连接,将齿轮本体2固定在支撑板1上。齿轮本体2的非空心端面上还设置若干个散热通孔202,通过散热通孔202满足行星轮在平时运转时的散热。

齿轮本体2的四周上包括有若干轮齿201,相邻的轮齿201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空隙。外部行星轮或太阳轮通过此空隙来与本发明中的行星轮进行啮合传动。

齿轮本体2上还包括有第一凸起203,第一凸起203位于齿轮本体2上的空心端面侧;且第一凸起203上开设有第一缺口204;

齿轮本体2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与外部连接轴固定的空腔部;外部连接轴上包括有与第一缺口204卡合固定的第二凸起。

支撑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102;

第一支撑架101与第二支撑架102分别与齿轮本体2和支撑板1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架101与第二支撑架102呈镜像分布。

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1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

电机3包括电机转轴301和电机座302;支撑板1上还设置有电机3的电源线槽103,电机3通过电源线槽103与外部交流电连接,保证电机3的正常工作供电。

电机座302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102连接固定,且电机座302位于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102的上方;

电机转轴301与齿轮本体2的非空心端面固定连接。电机座302上还设置有电机开关10,通过该电机开关10控制电机3的开启与关闭。

支撑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挡板4,支撑挡板4位于电机3与齿轮本体2之间,且支撑挡板4的下端嵌入固定在支撑板1上;

电机转轴301穿过支撑挡板4与齿轮本体2的非空心端面固定连接。

还包括有电机转轴保护套303;电机转轴保护套303固定在电机转轴301的外端面上。

电机转轴301上还包括第一固定板7;

齿轮本体的非空心端面上包括有第二固定板6;

齿轮本体2通过第二固定板6与第一固定板7固定连接,从而将齿轮本体2固定在支撑板1上。

第一固定板7上包括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板6上包括有与第一固定孔中心共线且半径相等的第二固定孔;

通过两个以上的固定螺栓8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6固定连接。

支撑板1上包括有若干防滑凸起9和若干个第三固定孔5。设置防滑凸起9是为了保证支撑板1上的电机3运转时,能够增大支撑板1与其他固定物体的摩擦力。设置有第三固定孔5是可以让支撑板1与外部装置进行固定,也可以不进行固定,具有双重用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中的齿轮本体为行星轮时,不与电机转轴进行固定,仅仅单独作为一个行星轮使用。当本发明中的行星轮与电机连接后,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行供电后,电机转动带动行星轮转动,从而将行星轮转换为太阳轮使用,从而与其他行星轮进行啮合传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