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9012发布日期:2018-10-12 21: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电磁阀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现有的电磁阀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气源质量或者本身电磁阀柱塞被卡住的原因,会导致元气元件无法正常工作,进而会影响生产设备的原材料投放,造成不合格品的出现,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气动传感器、整流器、延迟触发模块和报警器;所述气动传感器设置在电磁阀的一侧,电磁阀的另一侧通过输送气管与气动元件连接,气动传感器的进气端连接有气管三通,气管三通通过出气管连接至电磁阀的出气端,气动传感器电性连接整流器,整流器电性连接延迟触发模块,延迟触发模块电性连接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管通过管接头与电磁阀的出气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动传感器能够将电磁阀的执行动作通过电信号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利用延时触发模块对电磁阀的执行动作进行解读,从而有效的完成对电磁阀的故障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对应电磁阀故障的检测成功率,使得因电磁阀故障造成的不合格品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中气动传感器在气动系统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气动传感器、11-气管三通、12-出气管、121-管接头、2-整流器、3-延迟触发模块、4-报警器、101-电磁阀、102-气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气动系统的电磁阀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气动传感器1、整流器2、延迟触发模块3和报警器4;所述气动传感器1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电磁阀101的一侧,通过设置两个气动传感器1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容错率,即在一个气动传感器1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够执行检测功能,电磁阀101的另一侧通过输送气管与气动元件102连接,气动传感器1的进气端连接有气管三通11,气管三通11通过出气管 12连接至电磁阀101的出气端,进一步的,出气管12通过管接头121与电磁阀101的出气端连接,从而便于气动传感器1的拆卸,气动传感器1电性连接整流器2,整流器2电性连接延迟触发模块3,延迟触发模块3电性连接报警器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过程中,气动元件102的气缸气体通过电磁阀101进行排放从而间断性的形成气流,气流经出气管12输送到气动传感器1中,从而推动气流传感器1的叶轮转动,叶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个间断脉冲电压;脉冲电压输送到整流器2,经过整流器2整流出低频信号传输到触发延时模块3;触发延时模块3上的继电器吸合,常闭触点在延时时间内被打开,切断报警线路,使其报警器4处于关闭状态;当气流传感器叶轮停止超过延时时间时,延时模块3上的继电器被打开,常闭触点闭合从而接通报警线路,进而报警器4启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动传感器1能够将电磁阀101的执行动作通过电信号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利用延时触发模块3对电磁阀101的执行动作进行解读,从而有效的完成对电磁阀的故障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对应电磁阀101故障的检测成功率,使得因电磁阀101故障造成的不合格品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