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防逸散性填料的防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670发布日期:2018-11-02 22:1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阀门时的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阀门用户对阀门的逸散性泄漏提出了要求,防逸散性填料正是一种让阀门阀杆部位减少逸散性泄漏的密封技术。

普通的填料都是将阀杆安装好以后,再将填料一个个或者一组安装到阀杆与填料函间,但是,为了使填料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减少缝隙,提升填料的密封性能,增强防逸散性;安装防逸散性填料时,先将填料安装到填料函中,再以填料内孔作为导向定位,将阀杆从阀盖下部旋入填料中,这样,安装过程中阀杆与阀盖内孔摩擦,容易被阀盖内孔拉伤,一旦阀杆被拉伤,密封就会失效,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安装防逸散性填料时,阀杆被阀盖拉伤的防护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防逸散性填料的防护工装,包括一个软性衬套,软性衬套内衬于阀盖孔内,软性衬套内径小于阀盖孔内径, 软性衬套上设置有抓取部,抓取部位于阀盖孔外部,抓取部便于将软性衬套从阀盖孔中轴向脱离,阀杆装入软性衬套内,软性衬套上开设有分割面,软性衬套从阀盖孔中轴向脱离后,通过分割面从阀杆上剥离。

进一步的,阀盖孔开设有安装槽,软性衬套内衬于阀盖孔的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软性衬套的轴向长度为阀杆直径的1-1.5倍。

进一步的,分割面的数量不少于1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软性衬套,内径小于阀盖孔内径,安装阀杆时,保证阀杆与阀盖孔零接触,避免阀杆划伤,影响密封性;

2、软性衬套上设有抓取部,方便将其从阀盖孔中轴线拔出,软性衬套为软性材料制成,其上可设有分割面,可使得其在分割面处扒开,便于其从阀杆上取下;

3、为了控制阀杆与阀盖孔之间的间隙,更好的保证填料的密封性能,阀盖孔开设有安装槽,软性衬套内衬于阀盖孔的安装槽内,使得软性衬套内径略小于阀盖孔未开槽部位的内径,保证阀杆与阀盖内孔未开槽部位存在间隙,但间隙较小;

4、软性衬套的轴向长度为阀杆直径的1-1.5倍,可以保证阀杆在安装时有较好的导向性;

5、软性衬套上分割面的数量不少于1个,可以保证软性衬套可以从阀杆上取下,分割面的数量多于1个时,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6、软性衬套在阀杆安装完毕后,可以方便的从阀杆上取下,减小阀杆启闭扭矩,且取下软性衬套后,阀门可以适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工况,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部件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填料;2. 阀杆;3. 安装槽;4. 软性衬套;5. 阀盖孔;6. 抓取部;7. 分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安装防逸散性填料的防护工装,包括一个软性衬套4,软性衬套4内衬于阀盖孔5内,软性衬套4内径小于阀盖孔5内径, 安装阀杆2时,保证阀杆2与阀盖孔5零接触,避免阀2杆划伤;软性衬套4上设置有抓取部6,抓取部6位于阀盖孔5外部,抓取部6便于将软性衬套4从阀盖孔5中轴向脱离,阀杆2装入软性衬套4内,软性衬套4上开设有分割面7,软性衬套4从阀盖孔5中轴向脱离后,通过分割面7从阀杆2上剥离。

优化的方案,阀盖孔开设有安装槽3,软性衬套4内衬于阀盖孔5的安装槽3内,便于软性衬套4的安装定位,但软性衬套4的壁厚小于安装槽3的深度,也就是软性衬套4内径小于阀盖孔5内径,保证阀杆2在安装时,与阀盖孔5零接触。

更优化的方案,软性衬套4的轴向长度为阀杆2直径的1-1.5倍,使得在安装阀杆2时,软性衬套4起到最佳的导向作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为,分割面7的数量不少于1个,当分割面7的数量为1个时,可以从分割面7处将软性衬套4扒开,从而使得软性衬套4从阀杆2上卸下,当当分割面7的数量大于1个时,可以从任一分割面处扒开,并卸下。

使用时,第一步,将软性衬套4内衬于阀盖孔5内,软性衬套4的外表面与阀盖孔5配合;第二步,以软性衬套4内孔为定位导向,将阀杆2装入软性衬套4中,软性衬套4内径小于阀盖孔5内径,保证阀杆2装入过程中,阀杆2与阀盖孔5零摩擦;第三步,在阀杆2与阀盖之间装入填料1;第四步,通过抓取部6,将软性衬套4从阀盖孔5中轴向脱离;第五步,通过分割面7,将软性衬套4从阀杆2上剥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