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和应用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269发布日期:2018-09-28 18: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摄像头和应用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机镜头的焦距越来越长,摄像机的摄影距离越来越远。这样对夜间补光设备照射距离也随之提高。目前常用的激光器、LED红外灯等补光器存在的这样的问题:在光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照射距离越远,照射的范围就越小。

同样,摄像机镜头的焦距越长,摄像的范围就越小。在照射远距离越远(大于200米)的情况下,就存在摄像的范围和补光器的照射范围存在不完全重合的情况,由此造成摄像机夜间成像效果比较差。

而在生产此类设备时,由于受厂房和调试环境空间位置限制,在短距离的情况下调试效果比较好,但在远距离(大于200米)的情况下或者实际应用场景下,往往会出现补光器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的摄像机范围存在不完全重叠现象。特别是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设备在出厂调试后固定补光器的位置不动,而视频监控设备一般安装的比较高或者比较偏僻的地方,在设备安装后联调的过程中,调整操作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此类情况提出的一种远程角度转向调节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和应用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应用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和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上设有供所述摄像头的摄像机和/或补光器安装的安装位;

所述调节单元能带动所述安装位相对所述基座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交叉,以调节所述摄像机和/或补光器的转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可相对所述基座在第一方向转动设置的第一调节座、以及可相对所述基座在第二方向转动设置的第二调节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座可相对所述基座在第一方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调节座可相对所述基座在第二方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座上,所述安装位形成于所述第二调节座上;

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座表面,所述第二调节座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转动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转向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安装位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调节座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调节座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座上,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基座螺接配合,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调节座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所述第一丝杆上螺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相对所述基座的转动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座上,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螺接配合,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调节座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座转动;

所述第二丝杆上螺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调节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调节座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转动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通信模块,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调节座之间设有限定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转动范围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调节座上设置的弧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插入所述弧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之间设有辅助承载机构,提供让所述第二调节座的所述第二电机所在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翻转的支撑力;

所述辅助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扭簧,提供让所述第二调节座的第二电机所在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翻转的弹力。

一种摄像头,包括所述的转向调节装置,所述摄像头的摄像机或补光器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和应用于摄像头的转向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调节装置可以让摄像机、补光器的转向在多个方向调节,在摄像头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能让补光器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保证了摄像头处于较好的成像效果,利于拍摄出好的图像。更便于在获取远距离的图像情况下,让补光器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提升调整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转向调节装置可以远程控制,无需靠近设备就可以现实多个方向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摄像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转向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转向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转向调节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转向调节装置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摄像头包括壳体1、摄像机2、补光器3、转向调节装置4、控制板5等,摄像机2、补光器3、转向调节装置4、控制板5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上设有与摄像机2、补光器3对应的通孔11,摄像机2、补光器3分别通过通孔11获取壳体1外的图像及向壳体1外补光,补光器3可为激光器、LED红外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机2、转向调节装置4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补光器3安装在转向调节装置4上。

结合图3至图6所示,转向调节装置4包括基座41和安装在基座41上的调节单元42;调节单元42上设有供补光器3安装的安装位4221。调节单元42能带动安装位4221相对基座41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分别转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交叉,以便在多个方向调节补光器3的转向位置。

转向调节装置4可以让补光器3的转向在多个方向调节,在摄像头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能让补光器3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保证了摄像头处于较好的成像效果,利于拍摄出好的图像。更便于在获取远距离的图像情况下,让补光器3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提升调整的精度和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补光器3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将摄像机2安装在安装位4221上,通过调节摄像机2的转向让补光器3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也可在摄像头内设置两组转向调节装置4,分别将补光器3和摄像机2设在两组转向调节装置4上,同时调节补光器3和摄像机2的转向让补光器3的照射范围和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能调整到完全重叠。

通常,调节单元42包括可相对基座41在第一方向转动设置的第一调节座421、以及可相对基座41在第二方向转动设置的第二调节座422,第一调节座421、第二调节座422可组合安装,通过分别调节转向方向,组合调节补光器3的补光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座421可相对基座41在第一方向转动地安装在基座41上,第二调节座422可相对基座41在第二方向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调节座421上,安装位4221形成于第二调节座422上。

为了便于计算和控制转向方向,第一调节座42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基座41表面,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调节座421的转动轴线垂直。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二调节座422可相对基座41在第二方向转动地安装在基座41上,将第一调节座421可相对基座41在第一方向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调节座422上,让安装位4221形成于第一调节座421上,第一调节座421、第二调节座422对应的转动即可调节安装位4221上的补光器3的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调节装置4还包括用于控制安装位4221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的控制单元43。控制单元43包括驱动第一调节座421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431,以及驱动第二调节座422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432。控制单元43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或按键控制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31、第二驱动单元432运行,对应驱动第一调节座421、第二调节座422转动。

第一驱动单元431包括第一电机4311和第一丝杆4312。第一电机4311安装在第一调节座421上,第一电机4311带动第一丝杆4312转动,第一丝杆4312与基座41螺接配合,在第一丝杆4312转动时带动第一调节座421相对基座41转动。

通常,为了让第一丝杆4312的轴向移动时不影响第一调节座421的转动,在第一丝杆4312上螺接有第一转动座4313,基座41与第一转动座4313转动连接,且基座41与第一转动座4313之间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调节座421相对基座41的转动轴线平行,利于第一调节座421顺畅的转动,调节第一电机4311与基座41的相对方向位置。

另外,第二驱动单元432包括第二电机4321和第二丝杆4322,第二电机4321安装在第二调节座422上,第二电机4321带动第二丝杆4322转动,第二丝杆4322与第一调节座421螺接配合,在第二丝杆4322转动时带动第二调节座422相对第一调节座421转动。

为了让第二丝杆4322的轴向移动时不影响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在第二丝杆4322上螺接有第二转动座4323,第一调节座421与第二转动座4323转动连接,且第一调节座421与第一转动座4313之间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调节座422相对第二转动座4323的转动轴线平行,利于第二调节座422顺畅的转动,调节第二电机4321与第一调节座421的相对方向位置。

电机和丝杆结构配合,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设置位置,以及选择合适的丝杆长度、精度,可有效保证转向调节的精度和速度、转动范围。通过电机的启停,在电机正常通电情况下,可让丝杠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容易实现转向过程中的自锁功能,而不用额外增加自锁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3还包括与第一驱动单元431、第二驱动单元432电性连接的控制板5,控制板5上设有通信模块,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31、第二驱动单元432工作。

通信模块通常为有线通讯模块,综合角度的调节原理,可在远离摄像头等安防视频监控设备的设备操作台/控制中心,调用特殊预置位或者操作设备,来完成远程控制电机正反旋转,从而实现补光器3的照射范围与摄像机2的焦距大小相匹配,而无需直接在安防视频监控设备上进行调节之目的,能随时、远程、更方便的操作。

为了控制转动范围,基座41和第一调节座421之间设有限定第一调节座421和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范围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在第一调节座421上设置的弧形槽4211,以及设置在基座41上的限位件411,限位件411插入弧形槽4211内,让限位件411只能在弧形槽4211的范围内活动,从而限定第一调节座421的转动范围。

同时,限位件411穿过弧形槽4211向第二调节座422伸出,限定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范围。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向远离第一调节座421翻转过程中,由于限位件411作用在第二调节座422上而限制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继续远离第一调节座421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限位件411设置在与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对应,让限位件411对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靠近第一调节座421转动的位置进行限定,也可同时设置两个限位件,分别限定第二调节座422两个方向的转动位置。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靠近第一调节座421的过程中,由于第二转动座4323的抵靠作用于第二调节座422而停止调节,从而限定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靠近第一调节座421时的转动范围。当然,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范围也可直接由第一调节座421来限定,在第二调节座422的两端与第一调节座421抵靠后让第二调节座422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在补光器3安装到第二调节座422后,如果补光器3的重心位于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轴线上,此时第二电机4321的载荷最小;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补光器3的重心与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轴线往往不重合,造成第二电机4321的载荷变大。

第二电机4321的载荷相对补光器3安装前的载荷会存在变化,会造成第二电机4321速度有变化,或者载荷过大,第二电机4321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造成补光器3调节速度不均匀,或者无法进行有效调节。

为了补偿补光器3的重量对第二电机4321载荷造成的影响,在第一调节座421和第二调节座422之间设有辅助承载机构44;辅助承载机构44提供让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向远离第一调节座421翻转的支撑力,在补光器3安装后,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不会由于承载过大而无法正常驱动,或者是由于承载过大而速度不均匀。

优选地,辅助承载机构44包括两个扭簧,扭簧设置在第二调节座422的转动轴上,扭簧提供让第二调节座422的第二电机4321所在一侧向远离第一调节座421翻转的弹力。两个扭簧提供足够的弹力,扭簧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其他数量。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