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274发布日期:2018-10-26 19: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介质传输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燃机电厂的燃机出口与余热锅炉进口之间连接能长期承受着620℃左右的高温的膨胀节进行过渡,用来弥补热胀冷缩等位置变形,但是,常规的膨胀节常规密封圈的主体材料的固有属性和密封圈的结构也就限定了膨胀节应用限制,在常年高寒地区和高温地区或者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应用大大降低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中密封圈也几何级数增加了挤压超限变形的概率,导致高温泄露,对燃机电厂整套系统的安全运行会产生严重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包括双斜面密封圈和两件单斜面密封圈,单斜面密封圈的密封圈主体中间设安装孔,密封圈主体单侧面设斜面,双斜面密封圈是由半圆形的主体一和主体二合并组合而成内设通孔的圆环形,双斜面密封圈的圆弧外圆两侧各设倒斜面,所述倒斜面的下端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下端与通孔连接,两侧倒斜面的上端均设下沉台阶,本实用新型双斜面密封圈和单斜面密封圈能自动伸缩式自行调节变形量,有效解决了膨胀节本体连接处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环境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包括双斜面密封圈和两件单斜面密封圈,所述单斜面密封圈的密封圈主体中间设安装孔,密封圈主体单侧面设斜面,所述双斜面密封圈是由半圆形的主体一和主体二合并组合而成内设通孔的圆环形,双斜面密封圈的圆弧外圆两侧各设倒斜面,所述倒斜面的下端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下端与通孔连接,两侧倒斜面的上端均设下沉台阶。

所述斜面从外到内向外部延伸逐渐变厚。

所述两件单斜面密封圈、双斜面密封圈均为以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树脂作为基体,普通的碳纤维作为增强物质的聚合物基高温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斜面密封圈和单斜面密封圈能自动伸缩式自行调节变形量,有效解决了膨胀节本体连接处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环境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斜面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双斜面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双斜面密封圈1、主体一11、主体二12、通孔13、倒斜面14、下沉台阶15、圆弧外圆16、导向块17、单斜面密封圈2、安装孔21、密封圈主体22、斜面23、膨胀节本体101、弹簧压片102、支架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膨胀节密封组件,包括双斜面密封圈1和两件单斜面密封圈2,所述单斜面密封圈2的密封圈主体22中间设安装孔21,密封圈主体22单侧面设斜面23,所述双斜面密封圈1是由半圆形的主体一11和主体二12合并组合而成内设通孔13的圆环形,双斜面密封圈1的圆弧外圆16两侧各设倒斜面14,所述倒斜面14的下端连接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下端与通孔13连接,两侧倒斜面14的上端均设下沉台阶15,本实用新型双斜面密封圈和单斜面密封圈能自动伸缩式自行调节变形量,有效解决了膨胀节本体连接处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环境适用性。

所述斜面23从外到内向外部延伸逐渐变厚。

所述两件单斜面密封圈2、双斜面密封圈1均为以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树脂作为基体,普通的碳纤维作为增强物质的聚合物基高温复合材料。

所述单斜面密封圈2的斜面23的角度A与为双斜面密封圈1的倒斜面14的角度B相同,利于双斜面密封圈1两侧的倒斜面14被两侧单斜面密封圈2的斜面23挤压后往上延伸,压力减小时往下复原,自动伸缩式自行调节变形量,有效解决了膨胀节本体连接处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环境适用性。

实施案例

如图6所示:两件膨胀节本体101对应设置,两件单斜面密封圈2的斜面23相对应各自套接在两件膨胀节本体101的圆周台阶上,两件对开式的双斜面密封圈1插入式安装在两件单斜面密封圈2中间,倒斜面14与两侧单斜面密封圈2的斜面23接触配合,弹簧压片102的两端插入两侧的支架103的插槽内固定,弹簧压片102弹性压住双斜面密封圈1的圆弧外圆16,自动伸缩式自行调节变形量,有效解决了单斜面密封圈2和双斜面密封圈1斜面连接处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环境适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范畴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