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油阀的阀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504发布日期:2018-10-02 18:20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油阀,具体涉及一种放油阀的阀芯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船舶、工程设备中广泛采用齿轮箱变速,更换机油是齿轮箱维修和保养的重要内容。为了更换机油,齿轮箱采用在油底壳设置放油螺钉的结构。但传统的齿轮箱放油螺钉结构操作时不方便,直接放油容易影响环境卫生。

现有技术中,也有在齿轮箱油底壳采用一种放油阀取代原有的放油螺钉,它是在原放油螺钉中开孔并设弹性件,并通过顶压钢珠或其它“o”密封圈进行密封。但仍然存在不足 :1、采用顶压钢珠的密封放油方式,要求与之相配的阀座加工精度高,且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钢珠表面损伤影响密封效果;2、钢球封油不稳定,在震动作用下有渗漏现象;3、“o”密封圈因长时间使用,因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其老化、变形,也会导致浸漏油;4、因“o”密封圈规格限制,不能满足不同规格的放油阀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堵塞、易清理杂质、使用寿命长的放油阀的阀芯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油阀的阀芯总成,包括本体和弹性密封体,所述本体包括导向杆和设在所述导向杆一端的头部,所述头部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弹性密封体为嵌在所述头部凹槽内的具有锥形表面的环状体。

所述头部的底部设有轴向的凹陷部。

所述弹性密封体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头部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体的头部采用具有锥形的环状弹性密封体,在阀芯弹簧的一定预压力作用下,可与放油阀的阀座紧密接触,从而有效的对放油阀的流体通道实现密封。

2、由于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可使弹性密封体贴合于本体上头部的凹槽内,使两种不同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消除两种不同材料接触面之间的泄漏缝隙。

3、在放油操作时,泄装枪的油针与本体头部上的凹陷部配合,将本体向上顶起,使本体头部上的弹性密封体与放油阀的阀座分离,形成一个流体通道从而达到泄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效果好、不堵塞、易清理杂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油阀的阀芯总成,包括金属本体1和弹性密封体2,所述本体1包括导向杆101和设在所述导向杆101一端的头部102,所述头部102设有一圈凹槽103,所述弹性密封体2为嵌在所述头部凹槽103内的具有锥形表面201的环状体,所述头部102的底部设有轴向的圆弧形凹陷部104,所述弹性密封体2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头部102的凹槽103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2所示,装配于放油阀的阀座5中,导向杆101套装于阀芯弹簧3内,在阀芯弹簧3的作用力下,弹性密封体2的锥形表面201与阀座5的锥形内表面紧密接触。放油时,泄装枪的油针与金属本体1下端的圆弧形凹陷部104接触并向上顶起该金属本体1,使弹性密封体2的锥形表面201脱离阀座5的锥形内表面产生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与放油阀阀座5上的孔4形成流体通道实施放油操作。

本实施例中,放油及清洗完成后,在向下拆除泄装枪后,在阀芯弹簧3的作用力下,金属本体1向下移动复位,弹性密封体2的锥形表面201与放油阀阀座5的锥形表面接触,封闭流体通道从而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衍生出其他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将金属本体1的导向杆101进行更改,加长导向杆101的长度,使其与放油阀中的导向轴套6配合,在导向轴套6内滑动,提高金属本体1的运动可靠性,如图4应用例中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