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602发布日期:2019-01-02 21:4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各式各样的置物架而言,以中空直管所组成的结构不但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材料上较节省,且在拆解后或组装前皆可有效节省占用的空间,以方便贮藏及携带。因此,目前所使用的置物架大多是以铁管、不锈钢管或铝合金管所组装而成。

但是,在上述管道连接结构的定位过程中,螺杆与挤压件螺合并继续转动时,常会带动挤压件同时转动,而无法让套管有效向外扩张,达到连结立管及横管的目的,为了使立管及横管的端紧密结合,横管的一端必须经过金属切削程序,如此来,不但会增加加工费用,且会让横管的端形成锐利的边缘,增加使用者在安装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该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横管和连结件,所述的横管包括管体及连接杆,该连接杆同轴连接于管体的一端,且该连接杆的一端形成弧形凹部,供对应贴合于立管的圆周面上;所述的连结件,定位于横管上,供连结横管及立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连接杆设有轴孔,该连接杆包括同轴的小径部及大径部,该弧形凹部形成于大径部的一端,而该小径部供穿入管体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连结件包括:套管,供定位于横管的一端内部,该套管的周缘设有纵向缺口,且该套管具有内锥形管壁;挤压件,同轴容置于套管内部,该挤压件具有与套管的内锥形管壁相匹配的锥形外管壁,锥形外管壁上设有凸部,该凸部位于套管周缘的纵向缺口内,且该挤压件设有轴向的螺孔;以及螺杆,其一端穿过立管后,与该螺孔螺合,借以在转动该螺杆的另一端时,使挤压件移动,从而使套管向外扩张,以连结横管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连接杆为塑胶制品。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该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横管以及连结件。该横管包括管体及连接杆,该连接杆同轴连接于管体的一端,且该连接杆的一端形成弧形凹部,供对应贴合于立管的圆周面上;而该连结件定位于横管上,供连结横管及立管。实施时,该连接杆设有轴孔,连接杆包括同轴的小径部及大径部,弧形凹部形成于大径部的一端,而小径部供穿入管体的一端。由将管体及塑胶连接杆组装成横管的结构,能降低生产成本,且能有效避免形成锐利的边缘,以确保使用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的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该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横管2以及连结件3。该横管2包括圆形管体21及塑胶连接杆22,连接杆22设有轴孔221,且连接杆22包括同轴的小径部222及大径部223,大径部223的端形成弧形凹部224;小径部222供穿入管体21的一端,以使连接杆22与管体21同轴连接。该连结件3包括套管31、挤压件32以及螺杆33。套管31呈短圆管状,套管31的周缘设有纵向缺口311,以使套管31的截面呈C形状。套管31具有前侧面及反向于该前侧面的后侧面,套管31的前侧面设有多个轴向的长方形凹槽312,所述的凹槽312亦可为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套管31的前侧面形成有与套管31同轴的小圆,套管31的后侧面形成有与该套管31同轴的大圆,延伸该大、小圆以形成套管的内锥形管壁313。套管31的后侧面设有二个向后且分别朝向轴心延伸的凸块314,该二个凸块314对称于套管31轴心。

挤压件32为具有锥形外管壁321的柱体,挤压件32可供容置于套管31的内部的中,且挤压件32的锥形外管壁321与套管31的内锥形管壁313相匹配。锥形外管壁321上设有长条形凸部322,当挤压件32与套管31组合时,长条形凸部322位于套管31周缘的纵向缺口311内。另,该挤压件32设有轴向的螺孔323,以供螺杆33的一端螺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挤压件32由套管31的后侧面向前压入套管31的内部,并由二个凸块314的阻挡,以定位挤压件32。当使用者以尖嘴钳的二端分别穿入套管31的前侧面的二个凹槽312内时,可施力缩小套管31的外径,以方便套管31置入于管体21的端内部中,之后再将塑胶连接杆22的小径部222穿入管体21中。当连接杆22的弧形凹部224对应贴合于立管4的圆周面上时,即可使横管2与立管4紧密贴合,当螺杆33的端穿过立管4的后,则可由挤压件32的前端进入,以与挤压件32的螺孔323相互螺合。

而当使用者以工具转动螺杆33时,由螺杆33与挤压件32的螺孔323的相对作用,及套管31周缘的纵向缺口311对挤压件32的凸部322的限位,即可使挤压件32向前移动,同时以锥形外管壁321推压套管31的内锥形管壁313,从而使套管31径向向外扩张,并在套管31的外径增大后,以外管壁抵压管体21的内管壁,从而使立管4稳固连结于横管2的一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