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滚珠保持器、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及滚珠花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01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链式滚珠保持器、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及滚珠花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保持器及包含所述滚珠保持器的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和滚珠花键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及包含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和滚珠花键组件。



背景技术:

在各种传动装置中,为了减少摩擦力的产生,通常通过可循环作动的滚珠与滚珠保持器彼此搭配,使得传动装置在运行时更为平顺。

常规链式滚珠保持器包括多个间隔件和两个连接件。其中,每个间隔件以等间隔设置于两个连接件之间,并且间隔件与连接件连结固定。因此,两个间隔件之间可放置一个滚珠。

然而,常规的间隔件,为了稳固滚珠,间隔件包覆滚珠的面积较大。却使得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从而造成滚珠产生滚动不顺,或者因为滚珠与间隔件摩擦产生噪音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维持一定包覆性并同时避免滚珠摩擦力过大所产生的滚动不顺,并确保可靠性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已成为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及包含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和滚珠花键组件。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能够在维持一定包覆性的前提下仍能避免滚珠松脱掉落及摩擦力过大所产生的滚动不顺,确保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用于容置多个滚珠。链式滚珠保持器包括多个间隔件和两个连接件。其中每个间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滚珠保持面,并且相邻的两个间隔件之间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在每个滚珠保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每个凸部的顶面的构型与各滚珠匹配。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间隔件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顶面分别为曲面,且每个曲面的曲率中心与每个凸部所接触的滚珠的球心为同一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与所述凸部接触的滚珠的通过滚珠的球心的剖面上,每个凸部的顶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滚珠的曲率半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间隔件之间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的每个凸部以所述凸部所共同接触的同一滚珠的球心为准相互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凸部和每个凸部所设置的每个滚珠保持面共同形成储油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凸部是片状结构或柱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凸部选自由圆圈状结构、弧状结构以及多边形结构组成的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滚珠保持面上设置有两个凸部,并且两个凸部是二同心圆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凸部与每个滚珠保持面共同形成第一储油空间以及第二储油空间,第一储油空间位于两个凸部之间,并且第二储油空间被位于内圈的凸部围绕。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件与连接件是一体成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线运动模块。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滑轨、滑座、多个如前所述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和多个滚珠。滑轨具有轴本体和多个轨道槽,每个轨道槽位于轴本体的两侧。滑座滑设于滑轨。滑座包括滑座本体、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和两个端盖。滑座本体具有多个滚珠槽和多个循环通孔。滚珠槽分别与轨道槽和循环通孔对应设置。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分别具有多个循环套筒和多个端部循环件。循环套筒对应设置于循环通孔内以形成多个循环通道。端部循环件对应设置于循环套筒的两端。端盖套设于滑轨,并分别设置于滑座本体的两端。端盖分别具有多个相对设置的滚珠保持部和多个回流弯槽。每个回流弯槽与每个端部循环件形成回流通道。每个滚珠保持部、每个轨道槽及每个滚珠槽对应形成滚珠通道,并且对应的所述循环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滚珠通道共同形成多个滚珠循环路径。链式滚珠保持器具有多个容置空间。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对应设置于所述滚珠循环路径内。多个滚珠对应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循环件分别具有链条保持部。所述链条保持部夹设于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之间,且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设置于同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链条保持部还具有两个凹槽,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所述连接件对应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所述间隔件的外周缘具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平面。所述平面朝向滑座本体的所述滚珠槽设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滚珠螺杆。滚珠螺杆包括螺杆、螺帽、如前所述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和多个滚珠。螺杆具有滚珠槽。螺帽套设于螺杆。螺帽包括螺帽本体和循环件。螺帽本体具有至少一个组装开口。螺帽本体内侧具有对应滚珠槽的内滚珠槽。内滚珠槽与滚珠槽共同构成内滚珠通道。螺帽本体的一侧对应内滚珠通道具有回流通道。循环件与回流通道及内滚珠通道共同形成滚珠螺杆的滚珠循环路径。链式滚珠保持器具有多个容置空间。链式滚珠保持器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内。多个滚珠对应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滚珠花键组件。滚珠花键组件包括花键轴、外筒、多个端盖、多个如前所述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和多个滚珠。花键轴具有多个滚珠槽。外筒套设于花键轴。外筒包括内壁面、多个滚珠槽以及多个循环通道。所述滚珠槽形成于内壁面中。外筒的所述滚珠槽与花键轴的所述滚珠槽形成多个内滚珠通道。多个循环通道设置于外筒内。多个端盖组接于外筒的两端。每个端盖包括至少一个回流弯道,其中所述内滚珠通道、所述回流弯道与所述循环通道共同形成多个循环路径。链式滚珠保持器具有多个容置空间。链式滚珠保持器对应设置于所述滚珠循环路径内。多个滚珠对应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链式滚珠保持器通过间隔件所具有的凸部来包覆滚珠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当链式滚珠保持器循环作动时,每个间隔件的凸部仍能够包覆并固定滚珠,避免滚珠与间隔件发生松脱掉落,确保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每个滚珠仅由间隔件的凸部部分地包覆,可避免因滚珠被过度包覆而使得滚珠运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进而造成滚珠无法转动等问题。此外,通过间隔件的凸部与滚珠保持面所形成的储油空间,能够向滚珠提供润滑油料,降低滚珠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此外,通过间隔件的型态设计,使得链式滚珠保持器作动弯折时,相邻的间隔件不会发生机械干涉,所以将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直线运动模块时,每个间隔件的本体的外周缘与直线运动模块的滚珠槽表面匹配,能够确保运行更为平顺。

另外,如果本实用新型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滚珠螺杆装置或滚珠花键组件装置时,则可通过所述间隔件保持所述滚珠的间距,以避免所述滚珠彼此干涉。另外,可通过凸部的设置,减轻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滚珠与间隔件之间过度干涉并能保持一定的固定力。而且,由于所述间隔件经由连接件彼此相连,从而也可以避免间隔件在滚珠循环时脱落,造成滚珠螺杆装置或滚珠花键组件装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D是图1C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E至图1J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K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与滚珠的组合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D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沿直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螺杆的示意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滚珠螺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3C是图3A所示的滚珠螺杆沿直线D-D的剖面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花键组件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滚珠花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C是图4A所示的滚珠花键组件沿直线E-E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及包含所述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和滚珠花键组件,其中相同组件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先参考图1A至图1K,以说明链式滚珠保持器的技术内容。其中,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D是图1C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E至1J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沿直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1K是图1A所示的链式滚珠保持器与滚珠的组合示意图。

请参考图1A及图1K所示。链式滚珠保持器1用于容置多个滚珠2。链式滚珠保持器1包括两个连接件11以及多个间隔件12。两个连接件11设置于间隔件12的相对两侧。链式滚珠保持器1可应用于例如直线运动模块、滚珠螺杆及滚珠花键组件。

请参考图1B所示。两个连接件11设置于间隔件12的相对两侧,用于连接所有的间隔件12。每个间隔件12的相对两侧分别凹设有滚珠保持面13,且相邻的两个间隔件12之间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共同形成容置空间S,在每个滚珠保持面13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14。

请参考图1C及图1D所示。相邻两个间隔件12之间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共同形成容置空间S,在每个滚珠保持面13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14,凸部14用于支撑滚珠2(如图中虚线所示),每个凸部14的顶面141的构型与各滚珠2匹配。凸部14包括但不限于片状结构、柱状结构或壁状结构等。然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以每个滚珠保持面13上所凸设的凸部14数量为2个、构型为圆形壁状且彼此呈同心圆为例加以说明,但凸部14的构型与数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凸部14的数量与构型如下所述可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每一个凸部14的顶面141为曲面,并且在同一个滚珠保持面13上的每一个凸部14的顶面141的曲率中心与这些凸部14所共同接触的滚珠2 的球心a为同一点。具体而言,在通过与这些凸部14所共同接触的滚珠2的球心a的剖面上(即在滚珠2的最大剖面上),每个凸部14的顶面141的曲率半径r1等于滚珠2的半径r2。

另外,在相邻两个间隔件1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上,每个凸部14 以设置在这两个滚珠保持面13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的滚珠2(即这些凸部 14所共同接触的同一滚珠2)的球心a为准相互对应设置。具体而言,如图 1C所示,在相邻两个间隔件1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上,可以找得到两个凸部14各自设置在这两个相对的滚珠保持面13上,并且这两个凸部14的顶面141的连线(如虚线所示)通过这两个凸部14所共同接触的滚珠2的球心a。换句话说,较佳的情况是,设置在相邻两个间隔件1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上的凸部14彼此是以容置在这两个滚珠保持面13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的滚珠2的球心a为准相互对称设置。以此方式,在容置空间S内滚珠2受力会较为平均及对称,使得滚珠2能够稳定地在容置空间S内运转。

请参考图1E至图1J。凸部14的构型如前所述包括但不限于片状或壁状的弧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结构等等,也可以是由柱体围绕成的弧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结构等等。举例来说,接触同一滚珠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所对应凸部14的顶面 141的连线通过所接触滚珠2的球心a并且这些凸部14可以共同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构型。例如,在接触同一滚珠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中,其中一个滚珠保持面13的凸部14形成上半圆,另一个滚珠保持面13上的凸部14 对应形成下半圆。亦即,接触同一滚珠2的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上的这两个凸部14,如果投影到通过这两个滚珠保持面13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内容置的滚珠2的球心a的平面上的时候,会共同形成圆形结构,并且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所对应凸部14相对所接触滚珠2的球心a为对称设置。如图1E 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上设置有两个凸部14,并且两个凸部 14是二同心圆状结构。如图1F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上设置有八个弧状的凸部14,并且八个凸部14共同形成两个不连续的同心圆状结构。如图1G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上设置有一个凸部 14,并且凸部14是完整的圆壁状结构。如图1H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上设置有一个凸部14,并且凸部14是三角形壁状结构。如图 1I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上设置有一个凸部14,并且凸部14是四边形壁状结构。如图1J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珠保持面13 上设置有一个凸部14,并且凸部14是五边形壁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部的形状及数量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因此,利用这种彼此对应设置的凸部14能够更好的固定滚珠2,并使相对两个滚珠保持面13的凸部14平均地与滚珠2接触,从而避免滚珠2被过度包覆,使得滚珠2运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并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滚珠2在循环时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凸部14可与其所设置的滚珠保持面13共同形成储油空间。以图1E为例,两个凸部14与滚珠保持面13共同形成第一储油空间O1和第二储油空间O2,第一储油空间O1位于两个凸部14之间,并且第二储油空间O2被位于内圈的凸部14所围绕。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凸部14的构型与滚珠保持面13均可共同形成储油空间,不以图1E至图1J的构型为限。储油空间可用于储存润滑油料,在链式滚珠保持器1移动时,向滚珠2供应油料,所以具有润滑功能。

请再参考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间隔件12与连接件11是一体成形,从而可避免间隔件12在链式滚珠保持器1循环时脱落,造成链式滚珠保持器 1的损坏。

请再参考图1A及图1E至图1J所示。间隔件12的外周缘121具有曲面 1211和平面1212,所述外周缘121的构型可以避免与直线运动模块的其它机构件产生干涉的问题,详细描述如下。

请参考图2A至图2D,以说明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直线运动模块的技术内容。其中,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2C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D是图2A所示的直线运动模块沿直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2A至图2D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滑轨3、滑座4、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及多个滚珠2。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链式滚珠保持器1和多个滚珠2的细部部件的组成、变化态样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相同,以下将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直线运动模块又可称为线性滑轨。

滑轨3具有轴本体31及多个轨道槽32,每个轨道槽32位于轴本体3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滑轨3整体呈长条状且其径向剖面大致呈I型,而且滑轨3以具有四个轨道槽32为例加以说明,然而轨道槽3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轨道槽32的数量。四个轨道槽32两两位于轴本体 31的两个相对表面。在制作方面,可利用研磨装置同时对轴本体31实施加工研磨,使多个轨道槽32能在一次操作中制作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滑座4滑设于滑轨3,并且包括滑座本体41、多个滚珠循环套筒组42和两个端盖43。滑座本体41于径向剖面大致呈倒U型,并套设且设置于滑轨3上。其中,滑座本体41具有多个滚珠槽411及多个循环通孔412,所述滚珠槽411分别与所述轨道槽32及所述循环通孔412对应设置。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轨道槽32、滚珠槽411与循环通孔412的数量相同,并且滚珠槽411与循环通孔412为对应设置,而滚珠槽411与轨道槽32相对设置。

请参考图2B至图2D,以说明滚珠循环套筒组42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直线运动模块包括有两个滚珠循环套筒组42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滚珠循环套筒组4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改变。每个滚珠循环套筒组42分别具有多个循环套筒421及多个端部循环件422,循环套筒 421由两个套筒半管4211、4212对应组成。循环套筒421对应设置于循环通孔412内,端部循环件422对应设置于循环套筒421的两端。在本文中,每个滚珠循环套筒组42的循环套筒421的数量是2个。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直线运动模块的循环套筒421的数量对应于循环通孔412的数量,总共为四个。而循环套筒421的构形与循环通孔412的构形对应,每个循环套筒421 插入每个循环通孔412时可形成多个循环通道R1。循环通道R1可构成链式滚珠保持器1循环回流时的通道,以供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及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1中的多个滚珠2在循环回流时限制其移动方向与位置。

请再参考图2B至图2D,以说明回流通道R2、滚珠通道R3及滚珠循环路径RP的设置。两个端盖43套设于滑轨3,并对应设置于滑座本体41的两端,每个端盖43分别具有四个滚珠保持部431以及四个回流弯槽432。但在图2B 中,因角度的关系,仅显示出3个回流弯槽432。每个端盖43上的四个滚珠保持部431与另一个端盖43上的四个滚珠保持部431彼此相对设置。回流弯槽432与端部循环件422对应设置,形成回流通道R2。每个滚珠保持部431 对应邻设于每个轨道槽32,并且也与每个滚珠槽411对应邻设。每个滚珠保持部431与各自对应的轨道槽32、滚珠槽411及端部循环件422中的链条保持部4221共同形成多个滚珠通道R3。而对应的循环通道R1、回流通道R2、滚珠通道R3共同形成多个滚珠循环路径RP。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各滚珠通道R3是由滚珠保持部431、轨道槽32、滚珠槽411及链条保持部4221共同形成,但是本技术领域人员应当理解,端部循环件422中的链条保持部4221 所占据的部分也可直接由滑座本体41直接填补替代。也就是说,在制作滑座本体41时,可将如图2C中由链条保持部4221所占据的部分自滑座本体41 延伸制成。如此一来,仅由滚珠保持部431、轨道槽32及滚珠槽411即可共同形成滚珠通道R3。

请同时参考图1K及图2B至图2D,链式滚珠保持器1应用于本实施例的直线运动模块时,多个滚珠2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1的容置空间S中,而链式滚珠保持器1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RP内。

另外,请参考图1K及图2D所示,间隔件12的外周缘121具有曲面1211 和平面1212,平面1212朝向滑座本体41的滚珠槽411设置,用于避免与滚珠槽411产生干涉的问题。

另外,请再参考图2B至图2D,端部循环件422分别具有延伸的链条保持部4221,链条保持部4221夹设于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1之间,并且这两个链式滚珠保持器1设置于同一个滚珠循环套筒组42内。

另外,请再参考图1K及图2D,链条保持部4221还具有两个凹槽4222,链式滚珠保持器1的连接件11对应容置于凹槽4222内,从而固定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避免链式滚珠保持器1在循环时脱落。

另外,请再参考图2B及图2D,滑座4还可包括四条轨道防尘件DP,分别设置于滚珠保持部431与轴本体31的底侧,以及夹设于轴本体31上侧及滚珠保持部431之间。轨道防尘件DP共同用于阻挡尘埃或异物由轴本体31 及滑座本体41之间的空隙进入直线运动模块内部。

另外,请再参考图2B,每个端盖43相对于滑座本体41的外侧还可设置有端部防尘组件TP,端部防尘组件TP设置在端盖43远离滑座本体41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以具有两组端部防尘组件TP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端部防尘组件TP具有防尘片TP1及强化件TP2,防尘片TP1设置于端盖43与强化件 TP2之间,并可通过例如螺丝穿设强化件TP2、防尘片TP1与端盖43以将强化件TP2与防尘片TP1锁固于端盖43上。通过防尘片TP1的设置可避免灰尘或异物由端盖43处进入直线运动模块内。

请参考图3A至图3C,以说明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滚珠螺杆的技术内容。其中,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螺杆的示意图。图 3B是图3A所示的滚珠螺杆的分解示意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滚珠螺杆沿直线D-D的剖面示意图。

滚珠螺杆可以是端部循环式、外循环式或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如图3A至图3C所示,本实施例以端部循环式的滚珠螺杆为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螺杆7包括螺杆71、螺帽72、链式滚珠保持器1及多个滚珠2。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及多个滚珠2的细部部件的组成、变化态样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相同,以下将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螺杆71具有滚珠槽711。螺帽72套设于螺杆71。螺帽72包括螺帽本体721以及两个端部组件73。然而,端部组件73的数目并非限制为必须是两个,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有一端设置有端部组件73,而另一端不设置或仅设置有一般的端盖与循环组件。螺帽本体721具有至少两个组装开口722,其数目与端部组件73相对应,以供端部组件73组装。螺帽本体721内侧具有对应滚珠槽711的内滚珠槽723。其中,内滚珠槽723与滚珠槽711共同构成内滚珠通道(如图3C所示),并且螺帽本体721的一侧对应内滚珠通道具有回流通道724。而回流通道724及内滚珠通道共同形成滚珠螺杆7的滚珠循环路径,提供链式滚珠保持器1循环作动的途径。

请同时参考图3B及图3C,端部组件73包括端部循环件731、缓冲防尘件732以及固定件733。在组装时,可将端部循环件731至少部分地装设于组装开口722内,以与螺帽本体721结合;其次,再将缓冲防尘件732装设于端部循环件731相对于螺帽本体721的另一侧,或被称为端部循环件731的外侧。然后,再将固定件733装设于缓冲防尘件732相对于端部循环件731 的另一侧,也可被称为缓冲防尘件732的外侧。

端部循环件731还包含循环弯道7311,而内滚珠通道以及回流通道724 经由循环弯道7311连通以形成滚珠循环通道。链式滚珠保持器1容置于由循环弯道7311、内滚珠通道以及回流通道724所形成的滚珠循环通道。请再参考图1K及图3C,链式滚珠保持器1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内,且多个滚珠 2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1的容置空间S中。因此,链式滚珠保持器1及容置于其中的滚珠2在循环路径中循环作动,使螺帽72可以相对于螺杆71移动。

本实施例以具有端部循环件731、缓冲防尘件732以及固定件733的端部组件73为例,然而,需特别强调的是端部组件73亦可仅包括端部循环件731,可以与内滚珠通道以及回流通道724共同形成滚珠循环通道,以供链式滚珠保持器1容置并动作即可。

请参考图4A至图4C,以说明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滚珠花键组件的技术内容。其中,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花键组件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滚珠花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滚珠花键组件沿直线E-E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4A至图4C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花键组件8包括花键轴81、外筒82、多个端盖83、多个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及多个滚珠2。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链式滚珠保持器1以及多个滚珠2的细部部件的组成、变化态样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相同,以下将不再赘述。

如图4A至图4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滚珠花键组件8的花键轴81具有多个滚珠槽811。外筒82具有内壁面821、多个滚珠槽822以及多个循环通道823。滚珠槽822形成于内壁面821,而循环通道823形成于外筒82的筒壁中。外筒82的滚珠槽822与花键轴81的滚珠槽811形成多个内滚珠通道 RC。多个端盖83组接于外筒82的相对两端。每个端盖83具有至少一个回流弯道831。每个内滚珠通道RC经由每个端盖83上的回流弯道831与每个循环通道823连通,以共同形成多个滚珠循环路径。

如图4B至图4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滚珠2容置于链式滚珠保持器1的容置空间S中,而链式滚珠保持器1对应设置于滚珠循环路径内,并进行循环作动。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链式滚珠保持器及其间隔件通过间隔件所具有的凸部来包覆滚珠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当链式滚珠保持器循环动作时,每个间隔件的凸部仍能够包覆并固定滚珠,避免滚珠与间隔件发生松脱掉落,确保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每个滚珠仅由间隔件的凸部部分地包覆,可避免因滚珠被过度包覆而使得滚珠运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进而造成滚珠无法转动等问题。此外,通过间隔件的凸部与滚珠保持面所形成的储油空间,能够将润滑油料提供给滚珠,降低滚珠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此外,通过间隔件的型态设计,使得链式滚珠保持器动作弯折时,相邻的间隔件不会发生机械干涉,所以将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直线运动模块时,每个间隔件的本体的外周缘与直线运动模块的滚珠槽表面匹配,能够确保运行更为平顺。

另外,如果本实用新型的链式滚珠保持器应用于滚珠螺杆装置或滚珠花键组件装置时,则可通过所述间隔件保持所述滚珠的间距,以避免所述滚珠彼此干涉。另外,可通过凸部的设置,减轻滚珠与间隔件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滚珠与间隔件之间过度干涉并能保持一定的固定力。而且,由于所述间隔件经由连接件彼此相连,从而也可以避免间隔件在滚珠循环时脱落,造成滚珠螺杆装置或滚珠花键组件装置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示例性而非为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