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水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547发布日期:2019-02-01 19:2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水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水器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水器外壳。



背景技术:

控水器外壳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主要作用是对壳体内的部件、物品起到防水侵蚀的作用。

但现有的控水器外壳,采用上壳体卡扣卡合形式扣合,然后灌胶密封,整体气密性差,防水效果不佳,因控水器长期与水接触,内置精密仪器,对防水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控水器外壳采用上壳体卡扣卡合形式扣合,然后灌胶密封,整体气密性差,防水效果不佳,因控水器长期与水接触,内置精密仪器,对防水性要求较高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水器外壳,其包括壳体和壳盖,壳盖与壳体卡合,所述壳盖中部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外侧周围设置有第二凹槽,在所述壳体口部周围设有内陷的第一阶梯,且位于内壁顶部周围,所述该第一阶梯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壳盖靠近边缘设有凸条,且凸条可嵌入第一凹槽,所述壳盖边缘周围设置有第二阶梯,所述第二阶梯与第一阶梯卡合后沿边缘形成凹槽用于灌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壳盖边缘的凸条紧密卡合,增强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穿线孔呈圆柱状,且穿线孔为向下凸起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一矩形盒体,并设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设有多个螺丝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壳盖呈凸字形板状,且壳盖与凸条连为一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控水器外壳,采用壳盖与壳体之间的卡合,在壳盖边缘周围通过凸条的设置,且在壳体中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可将凸条与第一凹槽紧密卡合,从而增强了气密性与密封性,在第二阶梯与第一阶梯卡合后沿边缘形成凹槽,可将凹槽用于灌胶,进一步增强气密性与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份从上壳体进入到壳体内。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壳盖;3-穿线孔;4-凸条;5-第一凹槽;6-外延部;7-固定孔;8-内壁;9-第一阶梯;10-第二凹槽;11-第二阶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控水器外壳,其包括壳体1和壳盖2,壳盖2与壳体1卡合,所述壳盖2中部设有穿线孔3,且穿线孔3外侧周围设置有第二凹槽10,在所述壳体1口部周围设有内陷的第一阶梯9,且位于内壁8顶部周围,所述该第一阶梯9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5,所述壳盖2靠近边缘设有凸条4,且凸条4可嵌入第一凹槽5,所述壳盖2边缘周围设置有第二阶梯11,所述第二阶梯11与第一阶梯9卡合后沿边缘形成凹槽用于灌胶;所述第一凹槽5与壳盖2边缘的凸条4紧密卡合,增强气密性;所述穿线孔3呈圆柱状,且穿线孔3为向下凸起的通孔;所述壳体1为一矩形盒体,并设有外延部6,所述外延部6设有多个螺丝固定孔7,通过外延部6设置的固定孔7,可将控水器外壳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墙面;所述壳盖2呈凸字形板状,且壳盖2与凸条4连为一体。

在实施例中,所述壳盖2与壳体1体之间的卡合,在穿线孔3外侧周围通过第二凹槽10的设置,可在穿线孔3穿线后将第二凹槽10用于灌胶,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在壳盖2边缘周围通过凸条4的设置,且在壳体1中通过第一凹槽5的设置,可将凸条4可嵌入第一凹槽5上,使得壳盖2与壳体1紧密卡合,从而增强了气密性与密封性,且在第二阶梯11与第一阶梯9卡合后沿边缘形成凹槽,可将凹槽用于灌胶,进一步增强气密性与密封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份进入到壳体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