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712发布日期:2019-01-02 21:5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鼓风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



背景技术:

鼓风机防震接头是为了减震而连接设备进出口和管道的橡胶管件,其耐高温、承受温度140℃。常见的鼓风机用防震接头,一般是如下的结构:管状的橡胶结构,该防震接头往往仅仅由单一的橡胶层所组成,其防震效果不甚理想。

CN204164551U公开一种进料防震接头,其特征为,两法兰之间以软管连接。软管为不锈钢双层钢丝编织软管。法兰与软管接口处用卡箍连接。上述的实用新型具有中间使用特制的不锈钢双层钢丝编织软管连接,使离心机产生震动时通过软管的软连接,避免了离心机带动管道组件一起震动,造成的离心机及管道组件的损坏的优点。

上述的防震接头软管为不锈钢双层钢丝编织软管,适用于离心机的防震,离心机是由于高速运转而产生震动;而罗茨鼓风机的震动不仅由于其是高速运转的机器产生震动,又由于其内部空气的脉动左右,也加大了罗茨鼓风机的震动,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强化其防震效果。普通的市售的防震接头以及上述的离心机的进料防震接头无法满足罗茨鼓风机防震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针对罗茨鼓风机起到有效防震缓冲作用的防震接头,该防震接头通过设置多层缓冲防震结构,以及在主体部设置有防震缓冲柱,更进一步的对震动产生缓冲作用,达到防震的效果。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包括管状橡胶件主体部,主体部包括防震外层和防震内层,防震外层和防震内层均为橡胶层,防震内层上与防震外层相靠近的侧面上有凹槽,防震外层与防震内层相对的侧面上有多个防震缓冲柱且防震缓冲橡胶柱与防震外层呈一体结构,防震缓冲柱的下底面与凹槽相配合;防震外层和防震内层之间自外至里依次有第一帘布层、第一钢丝网层、减震垫、第二钢丝网层、第二帘布层;第一帘布层、第一钢丝网层、减震垫、第二钢丝网层、第二帘布层上均有与防震缓冲橡胶柱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圆孔,防震缓冲橡胶柱依次穿过第一帘布层、第一钢丝网层、减震垫、第二钢丝网层、第二帘布层的圆孔后延伸向防震内层的凹槽;

主体部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圆环形的台体,上方的台体下底部有呈槽状的第一插接部,主体部的上端与第一插接部相卡合;下方的台体上部有呈槽状的第二插接部,主体部的下端与第二插接部相卡合;

防震外层上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一凹进部,第一凹进部内有第一固紧环;

防震外层下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二凹进部,第二凹进部内有第二固紧环;上述的两个固紧环关于主体部的中心位置呈轴对称。

第一固紧环和第二固紧环均为开口环且两者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第一固紧环的开口处有两片向外延伸的固紧片,固紧片上有通孔,这两个通孔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相邻防震缓冲柱由实心柱和空心柱交替间隔排布。

减震垫为硅胶垫、橡胶垫、聚乙烯发泡棉垫、海绵垫中的任一种。

防震缓冲柱自上至下为空心部、实心部、空心部,且上述的空心部、实心部的高度相同。

相邻防震缓冲柱之间的间距相等。

防震缓冲柱自上至下为实心部、空心部、实心部、空心部,且上述的空心部、实心部的高度相同。

防震缓冲柱自上至下为空心部、实心部、空心部、实心部,且上述的空心部、实心部的高度相同。

防震外层和防震内层的厚度相同。

防震外层和防震内层相对的一侧为波浪形,第一帘布层、第一钢丝网层、减震垫、第二钢丝网层、第二帘布层也呈波浪形。将上述的结构设置为波浪形,进一步的起到了防震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防震接头设置为防震内层和防震外层,并且在防震内层和防震外层之间设置防震缓冲柱以及其它的防震层比如钢丝网层、减震垫、帘布层,缓冲和分散了一部分的震动,从而使罗茨鼓风机在运行时,对其起到了良好的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 的主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主体部卸下固紧环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固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自第一帘布层上方剖开后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纵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防震内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防震外层与防震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第一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第二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防震外层与防震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防震外层与防震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中防震外层与防震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中防震外层与防震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中主体部的剖开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部,2-防震外层, 3-防震内层,4-凹槽,5-防震缓冲柱,6-第一帘布层,7-第一钢丝网层,8-减震垫,9-第二钢丝网层,10-第二帘布层,11-圆孔,101-第二台体,102-第一台体,13-第一插接部,14-第二插接部,15-第一凹进部,16-第一固紧环,17-第二凹进部,18-第二固紧环,19-固紧片,20-通孔,201-空心部,202-实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包括管状橡胶件的主体部1,主体部1包括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均为橡胶层材料,防震内层3上与防震外层2相靠近的侧面上有凹槽4,防震外层2与防震内层3相对的侧面上有多个防震缓冲柱5且防震缓冲橡胶柱与防震外层2呈一体结构,防震缓冲柱5的下底面与凹槽4相配合;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之间自外至里依次有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硅胶垫)、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上均有与防震缓冲橡胶柱5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圆孔11,防震缓冲橡胶柱5依次穿过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的圆孔11后延伸向防震内层3的凹槽4,并且防震缓冲柱5卡合于防震内层3的凹槽4内;

主体部1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圆形的台体12,上方的第一台体102下底部有呈槽状的第一插接部13,主体部的上端与第一插接部13相卡合;下方的第二台体101上部有呈槽状的第二插接部14,主体部1的下端与第二插接部14相卡合;

防震外层2上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一凹进部15,第一凹进部15内有第一固紧环16;

防震外层2下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二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7内有第二固紧环18;上述的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关于主体部1的中心位置呈轴对称。

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均为开口环且两者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第一固紧环16的开口处有两片向外延伸的固紧片19,固紧片19上有通孔20,这两个通孔20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相邻防震缓冲柱5为实心橡胶柱,相邻防震缓冲柱5之间的间距相等,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的厚度相同。

使用时,配合法兰及连接管即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防震缓冲柱5为实心橡胶柱和空心橡胶柱交替间隔排布,相邻防震缓冲柱5之间的间距相等,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的厚度相同。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包括管状橡胶件的主体部1,主体部1包括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均为橡胶层材料,防震内层3上与防震外层2相靠近的侧面上有凹槽4,防震外层2与防震内层3相对的侧面上有多个防震缓冲柱5且防震缓冲橡胶柱与防震外层2呈一体结构,防震缓冲柱5的下底面与凹槽4相配合;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之间自外至里依次有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硅胶垫)、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上均有与防震缓冲橡胶柱5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圆孔11,防震缓冲橡胶柱5依次穿过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的圆孔11后延伸向防震内层3的凹槽4,

并且防震缓冲柱5卡合于防震内层3的凹槽4内;

主体部1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圆环形的台体12,上方的第一台体102下底部有呈槽状的第一插接部13,主体部的上端与第一插接部13相卡合;下方的第二台体101上部有呈槽状的第二插接部14,主体部1的下端与第二插接部14相卡合;

防震外层2上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一凹进部15,第一凹进部15内有第一固紧环16;

防震外层2下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二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7内有第二固紧环18;上述的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关于主体部1的中心位置呈轴对称。

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均为开口环且两者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第一固紧环16的开口处有两片向外延伸的固紧片19,固紧片19上有通孔20,这两个通孔20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相邻防震缓冲柱5由实心柱和空心柱交替间隔排布,相邻防震缓冲柱5之间的间距相等。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的厚度相同。

防震缓冲柱5自上至下为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空心部201,且上述的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的高度相同。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相对的一侧为波浪形,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也呈波浪形。

实施例4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包括管状橡胶件的主体部1,主体部1包括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均为橡胶层材料,防震内层3上与防震外层2相靠近的侧面上有凹槽4,防震外层2与防震内层3相对的侧面上有多个防震缓冲柱5且防震缓冲橡胶柱与防震外层2呈一体结构,防震缓冲柱5的下底面与凹槽4相配合;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之间自外至里依次有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硅胶垫)、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上均有与防震缓冲橡胶柱5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圆孔11,防震缓冲橡胶柱5依次穿过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的圆孔11后延伸向防震内层3的凹槽4,并且防震缓冲柱5卡合于防震内层3的凹槽4内;

主体部1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圆环形的台体12,上方的第一台体102下底部有呈槽状的第一插接部13,主体部的上端与第一插接部13相卡合;下方的第二台体101上部有呈槽状的第二插接部14,主体部1的下端与第二插接部14相卡合;

防震外层2上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一凹进部15,第一凹进部15内有第一固紧环16;

防震外层2下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二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7内有第二固紧环18;上述的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关于主体部1的中心位置呈轴对称。

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均为开口环且两者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第一固紧环16的开口处有两片向外延伸的固紧片19,固紧片19上有通孔20,这两个通孔20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相邻防震缓冲柱5由实心柱和空心柱交替间隔排布,相邻防震缓冲柱5之间的间距相等。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的厚度相同。

防震缓冲柱5自上至下为实心部202、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空心部201,且上述的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的高度相同。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相对的一侧为波浪形,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也呈波浪形。

实施例5

罗茨鼓风机所用防震接头,包括管状橡胶件的主体部1,主体部1包括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均为橡胶层材料,防震内层3上与防震外层2相靠近的侧面上有凹槽4,防震外层2与防震内层3相对的侧面上有多个防震缓冲柱5且防震缓冲橡胶柱与防震外层2呈一体结构,防震缓冲柱5的下底面与凹槽4相配合;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之间自外至里依次有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硅胶垫)、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上均有与防震缓冲橡胶柱5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圆孔11,防震缓冲橡胶柱5依次穿过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的圆孔11后延伸向防震内层3的凹槽4,并且防震缓冲柱5卡合于防震内层3的凹槽4内;

主体部1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圆环形的台体12,上方的第一台体102下底部有呈槽状的第一插接部13,主体部的上端与第一插接部13相卡合;下方的第二台体101上部有呈槽状的第二插接部14,主体部1的下端与第二插接部14相卡合;

防震外层2上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一凹进部15,第一凹进部15内有第一固紧环16;

防震外层2下方的外侧壁上有第二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7内有第二固紧环18;上述的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关于主体部1的中心位置呈轴对称。

第一固紧环16和第二固紧环18均为开口环且两者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第一固紧环16的开口处有两片向外延伸的固紧片19,固紧片19上有通孔20,这两个通孔20由螺栓和螺母固定。

相邻防震缓冲柱5由实心柱和空心柱交替间隔排布,相邻防震缓冲柱5之间的间距相等。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的厚度相同。

防震缓冲柱5自上至下为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空心部201、实心部202,且上述的空心部201、实心部202的高度相同。

防震外层2和防震内层3相对的一侧为波浪形,第一帘布层6、第一钢丝网层7、减震垫8、第二钢丝网层9、第二帘布层10也呈波浪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