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772发布日期:2019-03-30 09:3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蜗轮头,尤其是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



背景技术:

蜗轮头是控制阀门开启及介质流量的机构,传统蜗轮头内部无法注油,只能靠出厂时抹一些润滑油润滑,然而这种蜗轮头其缺点为经过长期使用风化,内部润滑油消耗完后,蜗轮头开关动作会卡涩,导致蜗轮头失效。因此需定期给蜗轮头添加润滑油,而每次蜗轮头添加油时须将壳盖拆下,操作繁琐,且会影响蜗轮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操作简单,在蜗轮头使用过程中完成注油,不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包括壳体、壳盖、蜗轮及蜗杆,在壳体的前面通过螺栓连接壳盖,在壳体内蜗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在壳体外的蜗杆与手轮固装,在壳体外固装蜗轮开关指示器,蜗轮开关指示器与壳内蜗轮固装,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在螺纹排气孔处啮合连接一封闭螺栓。

而且,在螺纹排气孔两侧的壳体上对称穿装两限位螺栓。

而且,在壳体与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

而且,在壳体的后面对称制有四个与阀体连接的螺纹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蜗轮头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通过注油嘴向壳体内注入膏状润滑油,保证蜗轮头内部润滑油完全充满,可以使蜗轮头长期使用而不卡涩。

2、本蜗轮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完成注油,不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3、本蜗轮头壳体和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可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溢。

4、传统蜗轮头与阀体相连的螺栓孔为通孔,本蜗轮头将通孔改为盲孔,避免润滑油从该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蜗轮头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蜗轮头的内部结构图(去掉壳盖);

图4为本蜗轮头注满油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包括壳体7、壳盖1、蜗轮9及蜗杆3,在壳体的前面通过螺栓连接壳盖,在壳体内蜗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在壳体外的蜗杆与手轮4固装,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2,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6,在螺纹排气孔处啮合连接一封闭螺栓,防止润滑油外溢,在螺纹排气孔两侧的壳体上对称穿装两限位螺栓10,用于限定蜗轮的行程,在壳体外固装蜗轮开关指示器5,蜗轮开关指示器与壳内蜗轮固装。

为避免漏油,在壳体与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

而且,在壳体的后面对称制有四个螺纹盲孔7,该螺纹盲孔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

本蜗轮头的使用方法为:

通过注油嘴向壳体内注入膏状润滑油,在注油过程中需要打开封闭螺栓,使蜗轮头内空气从排气孔排出,保证蜗轮头内部润滑油充满,注油完毕后,拧上封闭螺栓,防止润滑油从排气孔外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