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防尘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437发布日期:2019-06-15 00:0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防尘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防尘罩。



背景技术:

活塞类零件在应用时,在露出的活塞杆上要安装防尘罩,防止灰尘、杂质等进入活塞缸内,现有的防尘罩管径粗细一致,表面有类似于波浪纹的管状结构,因此现有的防尘罩在应用中具有如下缺陷:

1.当活塞运动到近行程的位置时,由于安装防尘罩,防尘罩的厚度导致伸缩距离有限,导致活塞的最小闭合距离过大,导致活塞往复行程过小。

2.活塞在往复运动时,防尘罩内容易形成体积变化的密封空间,使得防尘罩内的空气压力值或骤增呈正压或骤降呈负压,压力值变化较大,对活塞和防尘罩本体具有破坏性。

3.活塞往复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防尘罩内的密封空间以及压力骤变使得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使得防尘罩内温度过高,防尘罩在高温环境下伸缩易粘连破损,同时活塞缸的密封油封易被烧化,进而导致活塞缸漏油,影响活塞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塞防尘罩,使得防尘罩内有空气流通,保证散热及时,减小防尘罩内压力变化,同时还能减小防尘罩压缩后的厚度,增大活塞的往复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活塞防尘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的轴截面呈锯齿状,并且锯齿状的齿尖与齿根处均圆弧过渡;所述齿尖处设有一圈排气孔,所述齿根处设有一圈进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外护罩一,所述外护罩一的上下两端固定贴合在所述齿尖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外护罩一轴截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径向开口并且开口在防尘罩自然不压缩状态时呈闭合状态;所述进气孔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外护罩二,所述外护罩二内表面固定贴合在所述齿根处并且所述外护罩二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孔位置相对的通孔,所述外护罩二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均设有啮合唇,防尘罩在自然不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啮合唇为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外护罩一的径向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咬合唇,所述咬合唇在防尘罩自然不压缩状态时呈咬合封闭状态。

优选的,两个所述咬合唇的咬合面均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互相卡合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啮合唇的啮合面均设有与所述咬合唇的咬合面形状相同的若干环形凸起,并且所述环形凸起互相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护罩一的上下两端处的内表面均设有凸环一,所述排气孔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所述凸环一卡接在所述凹槽一内;凸环一与凹槽一的卡接确保外护罩一能更加牢固的贴合在齿尖上。

优选的,所述外护罩二的上下两端处的内表面均设有凸环二,所述进气孔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二,所述凸环二卡接在所述凹槽二内;凸环二与凹槽二的卡接确保外护罩二能更加牢固的贴合在齿根处。

优选的,每隔至少两个所述齿尖设有一圈所述排气孔,每隔至少两个所述齿根设有一圈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本体的上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本体的下端与活塞缸连接;当防尘罩受压缩时,渐变的内径能缩短防尘罩的压缩距离,使得活塞的往复行程变大。

优选的,活塞防尘罩的材料为天然橡胶;满足耐高温、耐高压、高撕裂强度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防尘罩的大径端安装在活塞缸上,小径端安装在活塞杆上;活塞往复运动,防尘罩随着活塞杆伸展和压缩;当活塞杆伸出至行程最大时,此时防尘罩处于自然不受压缩的状态,防护罩一上的两个咬合唇处于关闭状态,防护罩二上的两个啮合唇为开口状态,当活塞杆收缩运动时,防尘罩被压缩,齿尖与齿根同时受到挤压,咬合唇位于齿尖的外侧呈打开状态,啮合唇位于齿根的外侧呈关闭状态,此时防尘罩内因体积压缩使得热空气随排气孔排出;当活塞杆伸出运动时,防尘罩被拉伸,齿尖与齿根同时受到拉扯,咬合唇位于齿尖的外侧呈关闭状态,啮合唇位于齿根的外侧呈关闭状态,此时防尘罩内体积变大,外界空气由进气孔流入,补充防尘罩内的空气;防尘罩在受到压缩或拉伸时,都有空气的流通交换,减小防尘罩内压力值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本体的齿尖与齿根处分别设有排气孔与进气孔,同时设有防护罩一与防护罩二,使得防尘罩内具有空气流通性,减小防尘罩内因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压力差,提高防护罩的使用寿命;此外,防尘罩内空气的流通性还能使得热量能及时排出,保证防尘罩的使用性能,进一步保证活塞的使用性能。

2、此外,防尘罩内的体积随活塞往复运动体积骤变,排气孔与进气孔分开设置,使得防尘罩内各个位置的空气均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加速防尘罩内热量的排出。

3、防尘罩本体的外径为渐变式,使得防尘罩受压缩时能缩短防尘罩的压缩厚度,使得活塞的往复行程变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防尘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防尘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防尘罩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防尘罩的B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活塞防尘罩,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侧壁的轴截面呈锯齿状,并且锯齿状的齿尖11与齿根12处均圆弧过渡;所述齿尖11处设有一圈排气孔2,所述齿根12处设有一圈进气孔3;所述排气孔2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外护罩一4,所述外护罩一4的上下两端固定贴合在所述齿尖11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外护罩一4轴截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径向开口并且径向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咬合唇41,所述咬合唇41在防尘罩自然不压缩状态时呈咬合封闭状态;所述进气孔3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外护罩二5,所述外护罩二5内表面固定贴合在所述齿根12处并且所述外护罩二5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孔3位置相对的通孔,所述外护罩二5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均设有啮合唇51,防尘罩在自然不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啮合唇51为打开状态。

此外,两个所述咬合唇41的咬合面均设有若干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互相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啮合唇51的啮合面均设有与所述咬合唇41的咬合面形状相同的若干环形凸起,并且所述环形凸起互相卡合连接。

所述外护罩一4的上下两端处的内表面均设有凸环一42,所述排气孔2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13,所述凸环一42卡接在所述凹槽一13内;凸环一42与凹槽一13的卡接确保外护罩一4能更加牢固的贴合在齿尖11上。所述外护罩二5的上下两端处的内表面均设有凸环二52,所述进气孔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二14,所述凸环二52卡接在所述凹槽二14内;凸环二52与凹槽二14的卡接确保外护罩二5能更加牢固的贴合在齿根12处。

每隔两个所述齿尖11设有一圈所述排气孔2,每隔两个所述齿根12设有一圈进气孔3。所述本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所述本体1的上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本体1的下端与活塞缸连接;当防尘罩受压缩时,渐变的内径能缩短防尘罩的压缩距离,使得活塞的往复行程变大。活塞防尘罩的材料为天然橡胶;满足耐高温、耐高压、高撕裂强度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原理:防尘罩的大径端安装在活塞缸上,小径端安装在活塞杆上;活塞往复运动,防尘罩随着活塞杆伸展和压缩;当活塞杆伸出至行程最大时,此时防尘罩处于自然不受压缩的状态,外护罩一4上的两个咬合唇41处于关闭状态,外护罩二5上的两个啮合唇51为开口状态,当活塞杆收缩运动时,防尘罩被压缩,齿尖11与齿根12同时受到挤压,咬合唇41位于齿尖11的外侧呈打开状态,啮合唇51位于齿根12的外侧呈关闭状态,此时防尘罩内因体积压缩使得热空气随排气孔2排出;当活塞杆伸出运动时,防尘罩被拉伸,齿尖11与齿根12同时受到拉扯,咬合唇41位于齿尖11的外侧呈关闭状态,啮合唇51位于齿根12的外侧呈关闭状态,此时防尘罩内体积变大,外界空气由进气孔3流入,补充防尘罩内的空气;防尘罩在受到压缩或拉伸时,都有空气的流通交换,减小防尘罩内压力值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本体1的齿尖11与齿根12处分别设有排气孔2与进气孔3,同时设有外护罩一4与外护罩二5,使得防尘罩内具有空气流通性,减小防尘罩内因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压力差,提高防护罩的使用寿命;此外,防尘罩内空气的流通性还能使得热量能及时排出,保证防尘罩的使用性能,进一步保证活塞的使用性能。

2、此外,防尘罩内的体积随活塞往复运动体积骤变,排气孔2与进气孔3分开设置,使得防尘罩内各个位置的空气均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加速防尘罩内热量的排出。

3、防尘罩本体1的外径为渐变式,使得防尘罩受压缩时能缩短防尘罩的压缩厚度,使得活塞的往复行程变大。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