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393发布日期:2019-05-15 22:4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



背景技术:

刚性卡箍,是卡箍中的一种,卡箍一般分为刚性卡箍和柔性卡箍,刚性卡箍,所谓刚性卡箍是指拼合式卡箍件,在接头处相邻管端不允许有相对角变位和轴向线位移。

目前我们使用的刚性卡箍都是将连接两个半箍的固定螺丝完全拆掉,然后再将两个半箍包围住需要箍紧的物体,然后通过螺丝刀拧动两个螺栓贯穿两个半箍将两个半箍固定到一起,组装的过程比较麻烦,由于必须将两个固定螺丝的螺栓和螺母完全拆掉才能进行箍紧物体,所以在在此组装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将螺栓或者螺母掉落到地上,比较容易遗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的过程中组装繁琐和组装的过程中配件比较容易遗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包括第一半箍和第二半箍,所述第一半箍的端部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半箍连接,所述第一半箍的端部通过第二U型块连接件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半箍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块,所述第三U型块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套接有把手螺母,所述把手螺母与第二U型块远离第三U型块的一侧相抵,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三U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限位机构与把手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半箍端部外侧壁的L型块,所述第二半箍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块,所述第一U型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L型块转动套接在第一支杆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U型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二支杆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U型块外侧壁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第二U型块并向第二U型块内延伸,所述第二U型块的外侧壁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滑动口,所述第二U型块远离固定管的一侧内侧壁设有与固定杆对应的第一插槽,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U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U型块的外侧壁和固定圆盘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与伸缩杆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三支杆的外侧壁上,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环,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环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把手螺母的外侧壁设有与伸缩杆对应的多个第二插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箍的内侧壁和第二半箍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圈,所述第一半箍的内侧壁和第二半箍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弧形橡胶圈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弧形橡胶圈与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半箍、第二半箍、L型块、第一支杆、第一U型块的配合作用,达到了L型块转动套接在固定在第一U型块内侧壁的第一支杆上,实现了第一半箍和第二半箍之间转动连接的功能,提高了组装效率;

2、通过第二支杆、螺纹杆、把手螺母和限位板的配合作用,达到了限位板限制把手螺丝不能从螺纹杆上拆除,螺纹杆与第二半箍成语相对固定的状态,实现了防止配件遗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的L型块、第一支杆和第一U型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半箍、2第二半箍、3弧形橡胶圈、4第一支杆、5第一U型块、6 L型块、7限位板、8螺纹杆、9把手螺母、10第二U型块、11第二支杆、12第三U型块、13伸缩杆、14第三支杆、15第一弹簧、16固定圆盘、17固定管、18第二弹簧、19固定杆、20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避免配件遗落的快装式刚性卡箍,包括第一半箍1和第二半箍2,第一半箍1的端部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半箍2连接,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半箍1端部外侧壁的L型块6,第二半箍2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块5,第一U型块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L型块6转动套接在第一支杆4的外侧壁上,第一半箍1的内侧壁和第二半箍2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圈3,第一半箍1的内侧壁和第二半箍2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弧形橡胶圈3对应的安装槽,弧形橡胶圈3与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在第一半箍1上的L型块6转动套接第一支杆4的外侧壁上,达到了第一半箍1与第二半箍2之间可以转动,实现了减少了一个固定螺丝的目的,两个卡箍内侧壁安装弧形橡胶圈3是为了减小刚性卡箍对物体表面固定时造成的损伤。

其中,第一半箍1的端部通过第二U型块10连接件有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半箍2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U型块12,第三U型块12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外侧壁螺纹套接有把手螺母9,把手螺母9与第二U型块10远离第三U型块12的一侧相抵,螺纹杆8远离第三U型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第三U型块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1,螺纹杆8远离限位板7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二支杆11的外侧壁上,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U型块10外侧壁的固定管17,固定管17内插设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的一端贯穿第二U型块10并向第二U型块10内延伸,第二U型块10的外侧壁设有与固定杆19对应的滑动口,第二U型块10远离固定管17的一侧内侧壁设有与固定杆19对应的第一插槽,固定杆19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18,固定杆19远离第二U型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6,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U型块10的外侧壁和固定圆盘16靠近固定杆19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进行刚性卡箍组装的过程中,由于螺纹杆8是转动套接在第二支杆11上的,不便于组装,第二弹簧18拉动固定圆盘16往第二U型块10的方向运动,带动固定杆19插进第二U型块10上的第一插槽内,对螺纹杆8进行限位,不断的往第二U型块10的方向拧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8上的把手螺母9将第二U型块10与第三U型块12达到一个固定的效果,实现第一卡箍1和第二卡箍2固定到一起。

其中,限位板7通过第二限位机构与把手螺母9连接,第二限位机构包括伸缩杆13,限位板7的顶部设有与伸缩杆13对应的凹槽,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14,伸缩杆13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三支杆14的外侧壁上,伸缩杆13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环20,伸缩杆13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环20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把手螺母9的外侧壁设有与伸缩杆13对应的多个第二插槽,为了防止把手螺母9转动导致两个半箍之间松动,用第一弹簧15支撑着两个套设在伸缩杆13上的限位环20,限位环20分别固定套接在伸缩杆1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使伸缩杆13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将伸缩杆13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三支杆14上,另一端一端插进把手螺母9上的第二插槽对把手螺母9进行限位,防止把手螺母9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组装时将物体处第一卡箍1和第二卡箍2之间的弧形框内,将螺纹杆8转动到第二U型块10内部,松开固定杆19,由于第二弹簧18拉动固定圆盘16带动固定杆19插进第一插槽内,不断的拧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8上的把手螺母9往第二U型块10的方向运动,达到了第二U型块10与第三U型块12固定到一起效果,实现第一卡箍1和第二卡箍2固定到一起,转动伸缩杆13插进把手螺母9上的第二插槽内对把手螺母9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把手螺母9是现有技术,型号为利宏30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