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754发布日期:2019-04-16 22:4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拉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具体是一种抽拉龙头。



背景技术:

抽拉龙头是一种在使用时能够抽拉出外管从而任意移动到进行喷水的龙头产品,由于抽拉龙头的内管的末端设置有重力球或重力块反向带动内管和龙头,因此松手时龙头则会自动复位,而现有的抽拉龙头为了确保内管能够带动龙头复位,因此重力球或重力块的重量较大,例如400克,因此人手抽拉龙头时就要更为费力,若减小复位重量,复位过程位置不当使内管与外管产生很大的摩擦,因此不能顺畅复位,即使现时有一些设置磁吸与外管吸引的抽拉龙头在磁力辅助作用也未能很好的解决抽拉费力以及复位产生内管摩擦的不顺畅问题,所以抽拉龙头的复位也不好或不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拉不费力,同时可有效避免复位时产生的摩擦和不顺畅的抽拉龙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拉龙头,包括喷头、内软管、金属外管和磁铁,喷头与内软管的前端连接,内软管可活动地穿过金属外管,喷头与内软管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金属外管前端管口内壁的直径,内软管的前端套设有管套,磁铁设置在管套上,管套可置入金属外管前端管口中,且管套上设置有可与金属外管内壁对应滑动抵接的导向滑板,导向滑板沿管套的轴向往金属外管延伸。

磁铁为环状并套置在管套的外壁上,导向滑板位于磁铁上侧,且导向滑板下端为套接管套的套圈,导向滑板上端为沿轴向延伸的与金属外管内壁对应的弯曲舌形片。

内软管通过一万向螺母与喷头连接,管套内壁分布地设置有抵接万向螺母的轴向延伸的压条。

内软管前端外壁设置有带磁的不锈钢护套,磁铁与不锈钢护套磁性吸引。

管套外壁上设置有径向往外凸起的n形的导向卡条,金属外管的管口边缘也设置有与导向卡条对应的n形的卡口。

管套外壁上设置有可径向弹性伸缩的限位凸起,金属外管上设置有匹配限位凸起的卡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抽拉龙头结构可轻松、顺畅地抽拉和复位的同时,可减轻带动内管的重力球的重量,其结构简单,复位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龙头,包括喷头1、内软管2、金属外管3和磁铁4,喷头1与内软管2的前端连接,内软管2可活动地穿过金属外管3,喷头1与内软管2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金属外管3前端管口内壁的直径,内软管2的前端套设有管套5,磁铁4设置在管套5上,管套5可置入金属外管3前端管口中,且管套5上设置有可与金属外管3内壁对应滑动抵接的导向滑板6,导向滑板6沿管套5的轴向往金属外管3延伸,内软管2穿过金属外管3的后端部位连接有拉动内软管2往金属外管3内移动的重力块、重力球或弹簧,通过磁吸4与金属外管3的磁力吸引作用,使用抽拉龙头时只要将管套5靠近到金属外管3前端管口位置即可使龙头复位,并配合导向滑板6在复位时与金属外管3内壁滑接从而减小摩擦的,使得只需重量在200克的重力球拉动作用下实现顺畅的复位动作,因此喷头1复位也变得更到位,常规地,内软管2优选为编织软管,金属外管3为弯管,管套5为塑料制成。

磁铁4为环状并套置在管套5的外壁上,导向滑板6位于磁铁4上侧,且导向滑板6下端为套接管套的套圈,导向滑板6上端为沿轴向延伸的与金属外管3内壁对应的弯曲舌形片,磁铁4也可分设为弧形或分布围绕管套5的磁体,而导向滑板6也可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位于管套5一侧的舌形片,也可设置成锥形的套管状。

参考图1和3,内软管2通过一万向螺母21与喷头1连接,管套5内壁分布地设置有抵接万向螺母21的轴向延伸的压条53。

内软管2前端外壁设置有带磁的不锈钢护套22,磁铁4与不锈钢护套22磁性吸引。

管套5外壁上设置有径向往外凸起的n形的导向卡条51,金属外管3的管口边缘也设置有与导向卡条51对应的n形的卡口31,喷头1复位时使导向卡条51相应落入卡口31中即可使喷头复位好。

管套5外壁上设置有可径向弹性伸缩的限位凸起52,金属外管3上设置有匹配限位凸起52的卡孔32,限位凸起52呈圆柱形或球形,其通过管套5外壁形成弹片结构在材料的弹性变形作用实现弹性伸缩。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