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9517发布日期:2019-05-17 19:3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组织脱水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病理组织脱水机的阀芯用以将介质试剂辅送到试管内对试管内的生物组织进行液相分离,一般由两个圆形金属片组成,其中一个金属片的边缘开有一个孔,该孔由管路通向工作缸,另一金属片边缘开有若干个孔,这些孔分别和各介质缸连接,两金属片紧贴在一起,有一个金属片的一孔和另一金属片上的多孔依次对准来实现液相分离。

然而现有的阀芯结构大都是金属材质制成,而介质缸内也存在具有腐蚀性介质,造成阀芯使用寿命短,密封性低,且容易造成两阀芯片抱死,影响生物组织脱水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寿命长且不易抱死的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及其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包括两个相匹配的上阀芯体和下阀芯体,该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的中心处分别开有相通的上阀腔和下阀腔,其中,所述上阀芯体转动设置在下阀芯体上,所述下阀芯体围绕下阀腔开设有可通入试剂的通孔,所述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扣合的一面开有通道,该通道的一端与通孔相对,该通道的另一端与上阀腔相通,同时,所述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均采用陶瓷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宽度与通孔的直径一致,且该通道的深度小于上阀芯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通孔的直径,所述通孔阵列分布在下阀腔周围。

进一步地,上阀芯体上围绕通道处开设有排气槽,从而可以有效的使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接触面的空气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陶瓷材质的上阀芯体和下阀芯体耐腐蚀,能够保证其密封效果持久,同时,陶瓷材质的阀芯体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抱死现象,且本实用新型的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结构能够完成3-50路试剂的传送;

2.本实用新型上阀芯体的排气槽配合能够解决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之间出现因压强粘在一块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阀芯体以及与下阀芯体扣合的上阀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上阀芯体1、下阀芯体2、上阀腔3、下阀腔4、通孔5、通道6、排气槽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组织脱水机的陶瓷多路阀芯,包括两个相匹配的上阀芯体1和下阀芯体2,该上阀芯体1与下阀芯体2的中心处分别开有相通的上阀腔3和下阀腔4,其中,所述上阀芯体1转动设置在下阀芯体2上,所述下阀芯体2围绕下阀腔4开设有可通入试剂的通孔5,所述上阀芯体1与下阀芯体2扣合的一面开有通道6,该通道6的一端与通孔5相对,该通道6的另一端与上阀腔3相通,同时,所述上阀芯体1与下阀芯体2均采用陶瓷材质制成,所述通道6的宽度与通孔5的直径一致,且该通道6的深度小于上阀芯体1的厚度,继而既能够满足传送试剂,而且陶瓷材质的上阀芯体与下阀芯体也能够达到防止通道内试剂泄漏的效果,所述通孔5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通孔5的直径,所述通孔5阵列分布在下阀腔4周围,上阀芯体1上围绕通道6处开设有排气槽7,从而可以有效的使上阀芯体1与下阀芯体2接触面的空气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