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避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110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避震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避震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避震套由内管、橡胶套和外管组成,橡胶套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橡胶套结构简单起到的缓冲效果不是很理想,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且容易被挤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避震套,此避震套的橡胶头结构新颖,使得避震套的效果非常好,达到最佳,且不易被挤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避震套,包括有内管,套接在内管外的橡胶套,以及套接在橡胶套外的外管;所述橡胶套包括有主套体和分别连接在主套体两端的副套体,所述主套体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缓冲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若干缓冲槽沿主套体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外管与主套体套接。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主套体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当汽车振动时,内管和外管对主套体进行挤压,由于缓冲槽类似拱形,对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主套体不易被挤破;同时由于热胀冷缩,缓冲槽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破裂掉。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主套体内设有缓冲腔,所述主套体带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孔,出气孔连通外界和缓冲腔。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管和外管对主套体进行挤压,缓冲腔的腔壁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可以缓冲内管和外管对主套体的挤压力,这样可以减小振动,使主套体不易破损;同时设有出气孔,当主套体温度过高时,出气孔起到散热作用,减小主套体的热胀冷缩,增强主套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主套体沿其周向等间距设有连通缓冲腔和缓冲槽的多个散热孔。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管外壁与橡胶套紧密接触,外管内壁与橡胶套紧密接触,在夏天的时候,内管和外管温度非常高,尤其是上述接触处不能与空气接触,不能散热,降低使用寿命;现在主套体沿其周向等间距设有连通缓冲腔和缓冲槽的多个散热孔,使得内管和外管与橡胶套接触的部位,部分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就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降低内外管的温度,增强内外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内管外侧壁中部成型有外卡槽,主套体内侧壁异于缓冲槽的位置成型有卡在外卡槽内的内卡环。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内卡环卡在外卡槽内,使得内管和橡胶套不易错位,增强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外管内侧壁中部成型有内卡槽,主套体外侧壁异于缓冲槽的位置成型有卡在内卡槽内的外卡环。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外卡环卡在内卡槽内,使得外管和橡胶套不易错位,增强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相邻缓冲槽的距离大于5mm。

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这样防止内外管与主套体的接触面积过小,防止因过小二降低了避震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增强避震套的避震效果,且不易被挤破;同时也可以减缓热胀冷缩,增强避震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内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橡胶套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管;11、外卡槽;2、橡胶套;21、主套体;211、缓冲槽;212、缓冲腔;213、散热孔;214、出气孔;215、外卡环;216、内卡环;22、副套体; 3、外管;31、内卡槽;4、套杆;5、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为一种汽车避震套,包括有内管1,套接在内管1外的橡胶套2,以及套接在橡胶套2外的外管3;所述橡胶套2包括有主套体21和分别连接在主套体21两端的副套体22,所述主套体21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211,缓冲槽211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若干缓冲槽211沿主套体21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外管 3与主套体21套接。

在主套体21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211,当汽车振动时,内管1和外管 3对主套体21进行挤压,由于缓冲槽211类似拱形,对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主套体21不易被挤破;同时由于热胀冷缩,缓冲槽211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破裂掉。

所述主套体21内设有缓冲腔212,主套体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孔214,出气孔214连通外界和缓冲腔212。内管1和外管 3对主套体21进行挤压,缓冲腔212的腔壁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可以缓冲内管1和外管 3对主套体21的挤压力,这样可以减小振动,使主套体21不易破损;同时设有出气孔214,当主套体21温度过高时,出气孔214起到散热作用,减小主套体21的热胀冷缩,增强主套体21的使用寿命。

所述主套体21沿其周向等间距成型有连通缓冲腔212和缓冲槽211的多个散热孔213。内管1外壁与橡胶套2紧密接触,外管 3内壁与橡胶套2紧密接触,在夏天的时候,内管1和外管 3温度非常高,尤其是上述接触处不能与空气接触,不能散热,降低使用寿命;现在主套体21沿其周向等间距设有连通缓冲腔212和缓冲槽211的多个散热孔213,使得内管1和外管 3与橡胶套2接触的部位,部分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就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降低内外管 3的温度,增强内外管 3的使用寿命。

所述内管1外侧壁中部成型有外卡槽11,主套体21内侧壁异于缓冲槽211的位置成型有卡在外卡槽11内的内卡环216。内卡环216卡在外卡槽11内,使得内管1和橡胶套2不易错位,增强连接稳定性。

所述外管 3内侧壁中部成型有内卡槽,主套体21外侧壁异于缓冲槽211的位置成型有卡在内卡槽内的外卡环215。外卡环215卡在内卡槽内,使得外管 3和橡胶套2不易错位,增强连接稳定性。

所述相邻缓冲槽211的距离大于5mm。这样防止内外管 3与主套体21的接触面积过小,防止因过小二降低了避震的效果。

如图7所示,汽车上垂直连接的套杆4和直杆5,套杆套在外管上,内管套在直杆上,这样可以对套杆和直杆进行减震,防止套杆和直杆断裂。套杆和直杆并不是特指某部件,代表汽车上,所有垂直相连的两个杆,都可以通过套杆和直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都可以对其进行减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避震套,包括有内管,套接在内管外的橡胶套,以及套接在橡胶套外的外管;所述橡胶套包括有主套体和分别连接在主套体两端的副套体,所述主套体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缓冲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的若干缓冲槽沿主套体轴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外管与主套体套接。

本避震套用在汽车后避震机顶上,在主套体内外两侧壁分别成型有若干环形的缓冲槽,当汽车振动时,内管和外管对主套体进行挤压,由于缓冲槽类似拱形,对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主套体不易被挤破;同时由于热胀冷缩,缓冲槽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破裂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