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60111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讯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促进了对于非授权频段的探索。3gpp分别在版本13(release-13,r-13)和版本14(release-14,r-14)中引入了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assistedaccess,laa)和增强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enhancedlaa,elaa)技术,通过授权频谱的辅助来最大可能的利用非授权频谱资源。在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radio,nr)中,非授权频谱及灵活带宽的使用也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满足业务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手段。鉴于此,需要引入一种带宽划分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提出了信道资源的划分方法,以适应灵活带宽的应用场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设备的通讯方法,按照特定规则进行信道资源的划分,其中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是资源块(resourceblock,rb)间隔的正整数倍;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进行通信。

其中,该预定规则是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根据信道的带宽和子载波间隔确定,或者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根据信道的带宽和资源块rb间隔确定。

通过上述预定规则,可以适合信道带宽和子载波间隔,或者信道带宽和rb间隔动态变化的场景,可以实现更为灵活的资源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通讯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搜索来自网络设备的同步信号以进行随机接入;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信道上进行通讯,所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相邻的另一信道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资源块rb的正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符合如下公式:

或者,

其中,nominalchannelspacing表示两个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bwchannel(1)和bwchannel(2)分别表示两个载波的带宽,bwcr表示信道栅格,scs表示子载波间隔,lcm(bwcr,scs)表示bwcr和scs的最小公倍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符合如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

或者

或者

或者

或者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符合如下公式:

或者

其中,nominalchannelspacing表示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bwchannel(1)和bwchannel(2)分别表示两个载波的带宽,bwcr表示信道栅格,bwrb表示rb间隔,

lcm(bwcr,bwrb)表示bwcr和bwrb的最小公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符合如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

或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该处理器通过总线连接的收发器,其中,确定至少两个信道,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是资源块rb间隔的正整数倍;收发器,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进行通信。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装置,该同步信号的发送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搜索来自网络设备的同步信号以进行随机接入;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至少一个信道上进行通讯,所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相邻的另一信道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资源块rb的正整数倍。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装置,该同步信号的发送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流程简化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交互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划分简化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划分简化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划分简化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划分简化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简化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申请所提供的资源指示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简化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数量和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一个网络设备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连接到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未在图1中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datarateforgsm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division-synchronization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term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站(basestation,bs)、网络控制器、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oint,trp)、移动交换中心或者wifi中的无线接入点等,示例性地,通过无线信道与终端设备进行直接通信的装置通常是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或射频拉远单元(remoteradiounit,rru)等。当然,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唯一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或enodeb),在第三代(the3rdgeneration,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b)等,在5g网络中,称为5g基站(nrnodeb,gnb)。

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信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链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为: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medical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本申请中,名词“网络”和“系统”,“信道”和“载波”可能会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另外,本文中的部分英文简称是参考lte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其可能随着网络的演进发生变化,具体演进可以参考演进的标准中的定义。

图2为无线通信过程中,网络设备进行信道资源配置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

网络设备对信道进行划分,确定至少两个信道,其中,所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adjacent)两个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rb间隔的正整数倍。接下来,网络设备进行小区建立或者重配置的过程,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网络设备选择相应的频段,并确定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系统消息等,以配置其所覆盖的小区。在完成小区建立或者重配置以后,网络设备可以发送同步信号,终端设备搜索并接收同步信号后进行同步后与网络设备进行通讯。

接下来,请参照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301,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是资源块rb间隔的正整数倍。

中心频点(centerfrequency)是指信道所对应的频谱资源的中心,也可以被称为中心频率,信道的中心频点为信道栅格(channelraster)的整数倍,信道栅格为信道划分的最小粒度。在不同的示例中,信道的中心频点的取值不同。在一个示例中,两个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在另一个示例中,两个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的中心频点是资源块(resourceblock,rb)间隔的整数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信道的中心频点已经在标准协议中定义,或者直接在标准中定义信道的配置。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设备在小区初始化或者重配置时可以根据标准协议中的定义确定信道的划分或者直接采用标准中定义的信道配置,且信道配置遵循至少两个信道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是rb间隔的正整数倍。示例性地,上述信道的中心频点可以体现为集合的形式,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地阐述。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方式是由网络设备可以划分信道,以动态地分配各个信道所占用的频段、中心频点等。网络设备可以从预定义的中心频点,例如下文将要阐述的中心频点集合选择一个中心频点,并进行信道划分,所信道的划分遵循少两个信道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是rb间隔的正整数倍。

步骤302,网络设备通过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进行通讯,发送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选择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从所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从所确定的至少两个信道中选择多个信道。当完成上述配置以后,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例如同步信号。

网络设备可以为一个终端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信道,或者可以为多个终端分别确定一个或多个信道。

步骤303,终端设备搜索来自网络设备的同步信号以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304,当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时,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信道上与网络设备进行通讯,所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相邻的另一信道是子载波间隔的正整数倍或者资源块rb的正整数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为例进行说明,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nominalchannelspacing)满足:

其中,bwchannel(1)和bwchannel(2)分别表示两个相邻信道的带宽,scs表示子信道间隔,bwcr表示信道栅格,lcm(bwcr,scs)表示bwcr和scs的最小公倍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相邻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还满足:

以下将以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的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公式1为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的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公式2的应用方式与公式1类似,将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资源配置时,以系统支持的最大带宽对应的中心频点为中心进行划分。对于其它的信道,其对应的传输带宽由各自的中心频点确定。

当信道栅格为100khz(bwcr=100khz),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或者60khz中任意一个取值时,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以系统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支持20mhz或者40mhz的灵活带宽传输为例,进行说明。可见,系统所支持的最大带宽为40mhz。在一些实施例中,rb的划分是根据系统所支持的最大的系统带宽进行的。请参照图4,在一个示例中,带宽40mhz的信道可对应约222个rb,在配置保护间隔以后,带宽40mhz对应的传输带宽为216个rb。该216个rb对称地分布在信道中心频点m的两侧,保护间隔分布于系统带宽的两端。为了便于描述,在下文及附图中,rb的数量用n_rb表示,上述216个rb被编号为rb0~rb21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中,rb的划分及编号均为示例性地说明,在配置必要保护间隔时,用于传输带宽的rb的位置可以相对于示例偏移,而不限于示例性中的配置方式。

当网络设备确定将系统带宽40mhz划分为相邻的两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时,该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间距为19.8mhz,满足公式3。如图4所示,每个信道对应的传输带宽为对应的传输带宽为106个rb,分别为rb#0~rb#105以及rb#110~#215。从而,在其中一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位置确定以后,可以确定相邻的另一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位置。

接下来,对于系统子载波间隔为30khz,支持20mhz、40mhz、60mhz、80mhz或者100mhz的灵活带宽传输的系统而言,系统所支持的最大带宽为100mhz,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以后,带宽100mhz对应的传输带宽可以为273个rb。该273个rb对称地分布在信道中心频点的两侧,保护间隔分布于系统带宽的两侧,中心频点位于rb#136上。

由于系统可以支持20mhz、40mhz、60mhz、80mhz或者100mhz的灵活带宽传输。请参照图5,分别示出了不同带宽的信道组合时的资源配置,或者说系统带宽被划分为多个不同带宽的信道时的资源配置。

(1)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五个带宽为20mhz信道,请参照图5,该五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以后,每一个信道的传输带宽为52个rb,其中位于中间的信道3的中心频点与系统最大带宽100mhz的中心频点重合。相邻的两个信道中心频点的间距为19.8mhz,满足上述公式3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信道1的传输带宽为rb#0~rb#51,信道2的传输带宽为rb#55~rb#106,信道3的传输带宽为rb#110~rb#161,信道4的传输带宽为rb#165~rb#216以及信道5的传输带宽为rb#220~rb#271。rb#52~rb#54、rb#107~rb#109、rb#161~rb#164、rb#217~rb#219为保护间隔。

(2)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及两个带宽为40mhz的信道,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前述带宽为20mhz信道的中心频点,其中一个带宽为40mhz的信道6与相邻的带宽为20mhz的信道1的中心频点间距为30mhz,两个带宽为40mhz信道6和信道7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39.3mhz,满足上述公式3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以后,信道1的传输带宽为rb#0~rb#51,信道6的传输带宽为rb#56~rb#161,信道7的传输带宽为#166~rb#271。

(3)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信道及一个带宽为80mhz的信道,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前述带宽为20mhz信道的中心频点,带宽为80mhz的信道8与相邻的带宽为20mhz的信道1的中心频点间距为49.8mhz,符合上述公式3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后,信道1的传输带宽为rb#0~rb#51,信道8的传输带宽为rb#56~rb#272。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可以确定其他带宽的信道组合,例如:系统可以支持一个带宽为40mhz的信道和一个带宽为60mhz的信道。各种信道组合下,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符合公式3。另外,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在满足必要的保护间隔的要求后,上述各个信道的中心频点可以相对于上述中心频点偏移,相应地,传输带宽的位置也可以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上述各种信道组合的中不同带宽的信道的相对位置不作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组合,其它的配置方式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当信道栅格为180khz(bwcr=180khz)时,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或者60khz中任意一个值时,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信道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以系统支持20mhz、40mhz、60mhz、80mhz或者100mhz的灵活带宽传输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以系统支持的最大载波带宽对应的中心频点为中心进行划分。对于较小的载波,其对应的传输带宽在各自的中心频点确定以后确定。

(1)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五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19.98mhz,满足公式4的要求。该五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以后,每一个信道传输带宽对应的rb可以确定。示例性地,在满足公式2的系统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20.16mhz。

(2)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两个带宽为40mhz的信道,带宽为20mhz的信道与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间距为29.88mhz,两个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39.96mhz,满足公式4的要求。示例性地,在满足公式2的系统中,带宽为20mhz的信道与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间距为30.06mhz,两个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40.14mhz。

(3)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一个带宽为80mhz的信道,二者的中心频点的间距为49.86mhz,满足公式4的要求。示例性地,在满足公式2要求的系统中,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相邻的带宽为80mhz的信道中心频点的间距为50.04mhz。

(4)系统带宽100mhz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划分方式,请参照表4,示例性地说明了灵活带宽下其它划分方式:

表1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信道划分方式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应用上述方式,还可以确定其它划分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资源配置方法还可以应用于高频场景下,当信道栅格为720khz(bwcr=720khz)时,两个相邻信道的载波的中心频点间距满足上述公式2或者公式3的要求。以下,以公式2为示例,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进行说明。

当系统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时,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当系统子载波间隔为480khz时,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当系统子载波间隔为960khz时,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以系统带宽2.16ghz,带宽利用率为88%为例,传输带宽为1.9008ghz。

以子载波间隔为480khz为例,网络设备确定5个带宽为400mhz的信道。示例性地,请参照图6,传输带宽1.9008ghz对应330个rb,在未配置保护间隔时,每个带宽为400mhz的信道对应的66个rb。在配置保护间隔时,每个带宽为400mhz的信道对应的传输带宽小于66个rb,取决于所配置的保护间隔的大小,用作数据传输的传输带宽可以为例如65个rb、64个rb或者60个rb等等。当确定5个带宽为400mhz的信道时,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的间距为380.16mhz,满足公式6的要求。示例性地,在满足公式2的系统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381.6mhz。

接下来,以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rb间隔(或者,可以理解为rb带宽)的整数倍为例进行说明。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

其中,bwchannel(1)和bwchannel(2)分别表示两个载波的带宽,bwcr表示信道栅格,bwrb表示rb间隔,lcm(bwcr,bwrb)表示bwcr和bwrb的最小公倍数。

或者,两个相邻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

以下将以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的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公式1为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确定的两个相邻的信道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公式2的应用方式与公式1类似,将不再赘述。

当信道栅格为100khz(bwcr=100khz)、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rb间隔为bwrb=15khz×12=180khz,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当信道栅格为100khz(bwcr=100khz)、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rb间隔为bwrb=30khz×12=360khz,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当信道栅格为100khz(bwcr=100khz)、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rb间隔为bwrb=60khz×12=720khz,网络设备确定的相邻的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如下:

以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支持20mhz、40mhz、60mhz、80mhz或者100mhz的灵活带宽传输为例,进行说明。请参照图7,在配置保护间隔以后,带宽为20mhz的信道对应52个rb,带宽为40mhz的信道对应106个rb,带宽为60mhz的信道对应162个rb,带宽为80mhz的信道对应217个rb,带宽为100mhz的信道对应273个rb。为了便于描述,将273个rb编号为rb#0~rb#272,带宽为10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位于rb#136中。

(1)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五个带宽为20mhz信道,请参照图7,该五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在配置必要的保护间隔以后,每一个信道的传输带宽为52个rb,其中位于中间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与系统最大带宽100mhz的中心频点重合。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19.8mhz,满足上述公式10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在配置保护间隔后,五个信道的传输带宽分别为:rb#0~rb#51,rb#55~rb#106,rb#110~rb#161,rb#165~rb#216,rb#220~rb#271。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在满足公式8的系统中,相邻两个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21.6mhz。

(2)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两个带宽为40mhz的信道,带宽为20mhz的信道与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间距为29.7mhz,两个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39.6mhz,满足公式10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在配置保护间隔后,三个信道的传输带宽分别为:rb#0~rb#51,rb#55~rb#160,rb#165~rb#270。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在满足公式8的系统中,带宽为20mhz的信道与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间距为31.5mhz,两个相邻的40mhz的信道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间距为41.4mhz。

(3)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一个带宽为80mhz的信道,二者的中心频点的间距为49.5mhz,满足公式10的要求。示例性地,以各自的中心频点为中心,在配置保护间隔后,两个信道的传输带宽分别为:rb#0~rb#51,rb#55~rb#271。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在满足公式8的系统中,带宽为20mhz的信道以及相邻的带宽为80mhz的信道之间的间距为51.3mhz。

(4)可以理解的是,100mhz还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请参照表2,示例性地说明了灵活带宽下其它形式的信道组合,各个信道组合下rb的配置请参照前述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表2

以下,分别示例性地说明,信道带宽可选的中心频率的集合,在集合中的取值的相对位置满足前述公式。以下中心频点集合会在标准协议中预定义,网络设备可以集合中的中心频点进行通讯,其中上下行信道的中心频率满足以下要求:

fdl=fdl_low+0.1(ndl–noffs-dl)

ful=ful_low+0.1(nul–noffs-ul)

其中fdl表示下行载波频率,ful表示上行载波频率,ndl表示下行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e-utra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earfcn),nul表示上行earfcn。示例性地,上述公式中的参数取值范围如下:

信道中心频率从以下任意一个集合或者集合的组合中选取。

在5ghz频段上,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或者60khz中任一一个值。示例性地,当信道带宽(channelbandwidth)为40mhz时,可选的信道中心频率集合至少包括:

集合1:ndl=nul={n-2,n-1,n,n+1,n+2|n=47190(fdl=ful=5190mhz),47590(fdl=ful=5230mhz),47990(fdl=ful=5270mhz),48390(fdl=ful=5310mhz),50390(fdl=ful=5510mhz),50790(fdl=ful=5550mhz),51190(fdl=ful=5590mhz),51590(fdl=ful=5630mhz),51990(fdl=ful=5670mhz),52390(fdl=ful=5710mhz)}。

以n=47190为例,n的取值可以偏移±2,例如,可以为n-2,n-1,n+1,n+2,当n取值为n-2=47188时,fdl=ful=5189.8mhz;当n取值为n-1=47189时,fdl=ful=5189.9mhz;当n取值为n+1=47191时,fdl=ful=5190.1mhz;当n取值为n+2时,fdl=ful=5190.2mhz。采用类似的方式,在集合1、信道带宽为40mhz的中心频率集合以及以下其它信道带宽的中心频率集合可以获得更多的取值范围;

另外,以载波中心频点取值为5190mhz,即上述集合1中n=47190对应取值中心频点为5190mhz,两个相邻信道为40mhz带宽为例进行说明,即bwchannel(1)=40mhz,bwchannel(2)=40mhz,bwcr=100khz,scs=15khz、30khz或者60khz中任意一个时,根据公式3可知两个相邻信道的载波间距为:

从而获得另一信道40mhz的中心频点为5229.9mhz。采用类似的方法,以及以下集合中的不同取值,可以获得信道的配置。

集合2:ndl=nul={n-2,n-1,n,n+1,n+2|n=46990(fdl=ful=5170mhz),47390(fdl=ful=5210mhz),47790(fdl=ful=5250mhz),48190(fdl=ful=5290mhz),48590(fdl=ful=5330mhz),50190(fdl=ful=5490mhz),50590(fdl=ful=5530mhz),50990(fdl=ful=5570mhz),51390(fdl=ful=5610mhz),51790(fdl=ful=5650mhz),52190(fdl=ful=5690mhz)};

集合3:ndl=nul={n-2,n-1,n,n+1,n+2|n=52840(fdl=ful=5755mhz),53240(fdl=ful=5795mhz),53640(fdl=ful=5835mhz),54040(fdl=ful=5875mhz)};

集合4:ndl=nul={n-2,n-1,n,n+1,n+2|n=53040(fdl=ful=5775mhz),53440(fdl=ful=5815mhz),53840(fdl=ful=5855mhz),54240(fdl=ful=5895mhz)}。

可以理解的是,信道带宽为40mhz时信道中心频率集合可以为上述集合1~4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可以为上述集合1~4中的多个。

示例性地,当信道带宽为60mhz时,可选的载波中心频率集合至少包括:

集合5:ndl=nul={n-2,n-1,n,n+1,n+2|n=47090(fdl=ful=5180mhz),47690(fdl=ful=5240mhz),48290(fdl=ful=5300mhz),50290(fdl=ful=5500mhz),50890(fdl=ful=5560mhz),51490(fdl=ful=5620mhz),52090(fdl=ful=5680mhz)};

集合6:ndl=nul={n-2,n-1,n,n+1,n+2|n=47290(fdl=ful=5200mhz),47890(fdl=ful=5260mhz),48490(fdl=ful=5320mhz),50490(fdl=ful=5520mhz),51090(fdl=ful=5580mhz),51690(fdl=ful=5640mhz),52290(fdl=ful=5700mhz)};

集合7:ndl=nul={n-2,n-1,n,n+1,n+2|n=47490(fdl=ful=5220mhz),48090(fdl=ful=5280mhz),50690(fdl=ful=5540mhz),51290(fdl=ful=5600mhz),51890(fdl=ful=5660mhz)};

集合8:ndl=nul={n-2,n-1,n,n+1,n+2|n=52940(fdl=ful=5765mhz),53540(fdl=ful=5825mhz),54140(fdl=ful=5885mhz)};

集合9:ndl=nul={n-2,n-1,n,n+1,n+2|n=53140(fdl=ful=5785mhz),53740(fdl=ful=5845mhz)};

集合10:ndl=nul={n-2,n-1,n,n+1,n+2|n=53340(fdl=ful=5805mhz),53940(fdl=ful=5865mhz)}。

可以理解的是,信道带宽为60mhz时信道中心频率集合可以为上述集合5~1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可以为上述集合5~10中的多个。

当载波带宽为80mhz时,可选的载波中心频率集合至少包括:

集合11:ndl=nul={n-2,n-1,n,n+1,n+2|n=47390(fdl=ful=5210mhz),48190(fdl=ful=5290mhz),50590(fdl=ful=5530mhz),51390(fdl=ful=5610mhz),52190(fdl=ful=5690mhz)};

集合12:ndl=nul={n-2,n-1,n,n+1,n+2|n=47190(fdl=ful=5690mhz),47990(fdl=ful=5270mhz),50390(fdl=ful=5510mhz),51190(fdl=ful=5590mhz),51990(fdl=ful=5670mhz)};

集合13:ndl=nul={n-2,n-1,n,n+1,n+2|n=47590(fdl=ful=5230mhz),48390(fdl=ful=5310mhz),50790(fdl=ful=5550mhz),51590(fdl=ful=5630mhz)};

集合14:ndl=nul={n-2,n-1,n,n+1,n+2|n=47790(fdl=ful=5250mhz),50790(fdl=ful=5570mhz),51790(fdl=ful=5650mhz)};

集合15:ndl=nul={n-2,n-1,n,n+1,n+2|n=53040(fdl=ful=5775mhz),53840(fdl=ful=5855mhz)};

集合16:ndl=nul={n-2,n-1,n,n+1,n+2|n=53240(fdl=ful=5795mhz),54040(fdl=ful=5875mhz)};

集合17:ndl=nul={n-2,n-1,n,n+1,n+2|n=53440(fdl=ful=5815mhz)};

集合18:ndl=nul={n-2,n-1,n,n+1,n+2|n=53640(fdl=ful=5835mhz)}。

可以理解的是,信道带宽为80mhz时信道中心频率集合可以为上述集合11~18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可以为上述集合11~18中的多个。

当载波带宽为100mhz时,可选的载波中心频率集合至少包括:

集合19:ndl=nul={n-2,n-1,n,n+1,n+2|n=47290(fdl=ful=5200mhz),48290(fdl=ful=5300mhz),50490(fdl=ful=5520mhz),51490(fdl=ful=5620mhz)};

集合20:ndl=nul={n-2,n-1,n,n+1,n+2|n=47490(fdl=ful=5220mhz),50690(fdl=ful=5540mhz),51690(fdl=ful=5640mhz)};

集合21:ndl=nul={n-2,n-1,n,n+1,n+2|n=47690(fdl=ful=5240mhz),50890(fdl=ful=5560mhz),51890(fdl=ful=5660mhz)};

集合22:ndl=nul={n-2,n-1,n,n+1,n+2|n=47890(fdl=ful=5260mhz),51090(fdl=ful=5580mhz),52090(fdl=ful=5680mhz)};

集合23:ndl=nul={n-2,n-1,n,n+1,n+2|n=48090(fdl=ful=5280mhz),51290(fdl=ful=5600mhz)};

集合24:ndl=nul={n-2,n-1,n,n+1,n+2|n=53140(fdl=ful=5785mhz)};

集合25:ndl=nul={n-2,n-1,n,n+1,n+2|n=53340(fdl=ful=5805mhz)};

集合26:ndl=nul={n-2,n-1,n,n+1,n+2|n=53540(fdl=ful=5825mhz)};

集合27:ndl=nul={n-2,n-1,n,n+1,n+2|n=53740(fdl=ful=5845mhz)};

集合28:ndl=nul={n-2,n-1,n,n+1,n+2|n=53940(fdl=ful=5865mhz)}。

可以理解的是,信道带宽为100mhz时信道中心频率集合可以为上述集合19~28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可以为上述集合19~28中的多个。

当载波带宽为160mhz时,可选的载波中心频率集合为以下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为以下集合中多个集合的组合:

集合1:ndl=nul={n-2,n-1,n,n+1,n+2|n=47790(5250mhz),50990(5570mhz)};

集合2:ndl=nul={n-2,n-1,n,n+1,n+2|n=47590(5230mhz),47990(5270mhz),50790(5550mhz),51190(5590mhz),51390(5610mhz),51590(5630mhz),51790(5650mhz)};

集合3:ndl=nul={n-2,n-1,n,n+1,n+2|n=53640(5835mhz)};

集合4:ndl=nul={n-2,n-1,n,n+1,n+2|n=53440(5815mhz)}。

针对非授权频段的应用场景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带宽的利用率需要满足信道带宽占用率(occupancychannelbandwidth,ocb)要求。对于上行传输而言,可以采用基于非均匀交错(non-eveninterlace)的结构,即资源交错(interlace)内部相邻两个rb之间的间隔(称为interlacespacing)固定,但是不同的interlace中包含的rb数目可以不相等。其中,一个资源交错由间隔分布在系统带宽上的多个资源块组成。例如假设系统带宽为106个rb,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10rb的interlace结构,则其中6个interlace由11个rb组成,剩余4个interlace由10个rb组成。具体地,在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系统带宽场景下,interlacespacing的取值可根据下表进行选取。表中[a,b]表示闭区间a到b之间的所有正整数取值,n.a表示不支持该场景。表中的数值满足如下计算方式:

其中nrb为系统传输带宽对应的rb数,interlace_spacing表示interlace间隔,rbbandwidth为一个rb的带宽,pocb为ocb法规要求实际传输带宽所占声称带宽的比例,例如,低频对应的pocb=80%,高频对应的pocb=70%,bw为系统带宽。以15khz子载波间隔,20mhz系统带宽为例,bw=20mhz,假设对应的传输带宽nrb为106个rb,则满足上述公式的interlacespacing的取值有1,2,3,4,5,6,7,8,9,10,11,13,15。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从所述取值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多个值。

对于其他系统带宽,子载波间隔场景下,可从上表中得到对应的interlacespacing的取值范围,然后从所述取值范围内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值。较优的一种实施方式,低频场景下,对于15khz子载波间隔场景,不同系统带宽(例如20m,40m,60m,80m,100m,160mhz等)均采用interlacespacing=10的interlace结构;而对于30khz子载波间隔场景,不同系统带宽(例如20m,40m,60m,80m,100m,160mhz等)均采用interlacespacing=5的interlace结构;而对于60khz子载波间隔场景,不同系统带宽(例如20m,40m,60m,80m,100m,160mhz等)均采用interlacespacing=2的interlace结构;高频场景下,对于60khz子载波间隔场景,不同系统带宽(例如100m,200m,400mhz等)均采用interlacespacing=20的interlace结构;而对于120khz子载波间隔场景,不同系统带宽(例如100m,200m,400mhz等)均采用interlacespacing=10的interlace结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低频场景下,对于20mhz系统带宽,15khz、30khz、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10,5,2的interlace结构,对于40mhz系统带宽,15khz、30khz、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20,10,5的interlace结构,对于60mhz系统带宽,30khz、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15,7的interlace结构,对于80mhz系统带宽,30khz、6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20,10的interlace结构;高频场景下,对于100mhz系统带宽,60khz、12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20,10的interlace结构,对于200mhz系统带宽,60khz、120khz、子载波间隔,分别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40,20的interlace结构,对于400mhz系统带宽,120khz子载波间隔,采用interlacespacing为40interlace结构。

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系统带宽以及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根据下表中提供的值进行选取,此处不再赘述。

表3低频资源交错间距取值表

表4高频资源交错间距取值表

上面详细阐述了本申请的通讯方法的实施方式,下面将继续阐述本申请的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的实施方式。

先说明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或称:控制器)和收发器。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网络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用于支持与其他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如与核心网节点之间的通信。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请参照图8,其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在图8所对应的示例中,本申请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和通信单元804,收发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和通信单元804通过总线连接。

在下行链路上,待发送的数据或信令(包括上述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收发器801调节输出采样并生成下行链路信号,该下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在上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收发器802调节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处理器802中,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调制、sc-fdma符号生成等。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5g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802由发射器和接收器集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相互独立。

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用于控制网络设备对信道配置进行处理和/或进行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作为示例,处理器8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2~图7中涉及网络设备的处理过程,例如步骤301和302。应用于非授权场景下时,处理器802进行信道侦听并竞争到信道占用时间。示例性地,处理器802基于收发器802从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来进行信道侦听,并控制收发器从天线发送信号来占用信道。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处理器802可以集成于芯片中,或者可以为芯片本身。

存储器803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以及所述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3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

可以理解的是,图8仅仅示出了所述网络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网络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接下来,说明终端设备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具体的实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或称:控制器)、收发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901,处理器902,存储器903和调制解调处理器904,收发器901,处理器902,存储器903和调制解调处理器904通过总线连接。

收发器9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收发器90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示例性地,在调制解调处理器904中,编码器9041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9042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9043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9044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9041、调制器9042、解调器9043和解码器9044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704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5g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器901由发射器和接收器集成。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相互独立。

处理器902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进行的处理。例如用于控制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寻呼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和/或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作为示例,处理器9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7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处理过程。例如,收发器901用于通过天线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处理器902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控制收发器通过天线搜索并接收同步信号。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处理器802可以集成于芯片中,或者可以为芯片本身。

存储器903用于存储相关指令及数据,以及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3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

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仅示出了所述终端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终端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