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1632发布日期:2019-08-07 01:4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主要利用一旋转固定座提供支架产生旋转的功能,并且使用者可依照自身需求更换支架,让支撑装置稳固的固定在一平面上。



背景技术:

一般携带式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者为了防止其产生碰撞造成损伤,大多会于电子产品一侧装设保护套,也有相关业者于保护套一侧设置有靠近或远离保护套的支撑板,让电子产品可支撑于桌面使用,但此种支撑板无法因应使用者需求旋转调整支撑角度。

为此,同案申请人先前已提出一种「电子产品之保护支撑座」,并提出专利申请,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518858号,其主要包含有保护套、固定座以及支撑板,固定座系固定于保护套,且固定座内设置有限位板及旋转座,其中限位板表面凸设有限位凸部,旋转座系于限位板上方作旋转位移,且旋转座周缘设置有相对于限位凸部的限位孔,凭借限位板的限位凸部卡挚于旋转座的限位孔,让旋转座不会随意旋转,而支撑板一侧系枢接于旋转座显露于固定座的一侧,让支撑板可以调整支撑保护套的角度,但上述结构的电子产品的保护支撑座具有以下问题与缺失:1.现有结构的支撑板不能更换,换言之支撑板破损或者支撑板要支撑不同类型的产品都需要重新购买,增加垃圾量的问题;2.现有结构的支架组装需要特殊工具,对使用者较不友善。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改善上述的缺点,在旋转固定座与支架之间设有一弹性定位单元,该弹性定位单元对旋转固定座与支架加以连接,如此一来能达到支架容易更换及多角度转向定位的优点。

缘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旋转固定座,其包含有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一限位槽,一旋转单元安装于该限位槽并在该限位槽内旋转,该旋转单元包含有一环形板,该环形板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相对于该环形板的一侧设有一舌板;

一弹性定位单元,其包含有一底板及一凸形板,该底板与该凸形板连接形成一穿套部,图穿套部提供该舌板穿入,该穿套部设有至少一弹性凸部,该至少一弹性凸部能够对该舌板夹持加以定位;

一支架,其设有一组装部及一支撑件,该组装部安装于该支撑件上端,该组装部与该弹性定位单元位置对应,使得该弹性定位单元与该支架连接一体。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其中,该旋转固定座的板体设有若干的连接孔,凭借若干的结合单元穿入该若干的连接孔使该旋转固定座结合于一装置。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其中,该组装部设有若干的定位凸粒,该弹性定位单元设有对应该定位凸粒的定位孔,使得该弹性定位单元与该支架稳固的结合。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1)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智能装置的类型购买支架即可将支架凭借弹性定位单元连结到旋转固定座,是以,不管是搭配或者后续维修上较容易,并且减少垃圾产生;(2)本实用新型同样具有支架旋转及支架定位的功能,可让使用者调整观看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示意图,其显示旋转固定座与弹性定位单元连结的态样。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状态示意图,其显示弹性定位单元与支架连结的态样。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一),其表示智能装置直立使用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二),其表示智能装置横向使用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固定座;11-板体;111-连接孔;12-限位槽;13-旋转单元;131-环形板;132-连接件;133-舌板;2-弹性定位单元;21-底板;22-凸形板;23-穿套部;231-弹性凸部;24-定位孔;3-支架;31-组装部;311-定位凸粒;32-支撑件;4-智能装置;41-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支架更换结构包含有:一旋转固定座1、一弹性定位单元2及一支架3所构成。

请参阅图1至图5,该旋转固定座1系组装在一智能装置4(如手机、平版电脑)的外壳41,前述的外壳41如手机的背面,该旋转固定座1包含有一板体11,该板体11上设有一限位槽12,一旋转单元13其安装于该限位槽12并于其内旋转,该旋转单元13包含有一环形板131,该环形板131设有一连接件132,该连接件132相对于该环形板131的一侧设有一舌板133;前述的板体11上可设置多个连接孔111配合结合单元(如螺丝)穿入该连接孔111使板体11与智能装置4连结,板体11也可通过粘胶、吸盘等方式结合在智能装置4或者旋转固定座1与智能装置4的保护壳包覆射出一体成形;该旋转单元13能在板体的限位槽12内旋转,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中,能选用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39217号的结构技术,在该板体11上设有凸设限位凸部(图未绘出),该环形板131相对于该连接件132的一侧凹设有限位凹部(图未绘出),该限位凸部与该限位凹部相互对应,使得该旋转单元13在预定的角度下旋转及定位。

该弹性定位单元2,其包含有一底板21及一凸形板22所构成,该底板21与该凸形板22连接形成一穿套部23,其提供该舌板133穿入,又,该穿套部23设有至少一弹性凸部231,其可对该舌板133夹持加以定位,如图3、图4所示,该穿套部23内缘有如波浪状造型的弹性凸部231,其恰对该舌板133产生夹持的功效,如此一来能以直觉且合乎人性的方式将弹性定位单元2套设在舌板133,当要拆卸时只要逆向拔出即可拆下。

请参阅图1至图4,该支架3其设有一组装部31及一支撑件32所构成,该组装部31安装于该支撑件32上端,该组装部31与该支撑件32能通过模具射出一体成形,该组装部31恰对应该弹性定位单元2并加以定位,如第三、四图所示,该组装部31多个定位凸粒311,该弹性定位单元2具有多个对应该些定位凸粒的定位孔24,两者组合后使得该弹性定位单元2与该支架3稳固的连接一体;同样的该弹性定位单元2与该支架3的组装上也同样具有直觉性、容易组合、不需要工具协助的结构者;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特色在于该支架3是可以更换,使用者可依照自身喜好或者依据智能装置4的尺寸选用适合的支架3,因此使用者不再被业者规格所限制,能产生独一无二客制化的支撑装置,吸引他人目光。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式及使用方法则如第三至六图所示,首先,组装人员或使用者将该弹性定位单元2与该支架3结合,让组装部31夹持住该弹性定位单元2,并且该组装部31上的定位凸粒311扣合在该定位孔24内,接着,将该弹性定位单元2的穿套部23套设于该舌板133,并利用弹性凸部231夹持舌板133即可完成组装。

如图5所示,利用该旋转固定座1的特性能在预定角度下旋转定位的特点,使用者拨动该支架3即可产生智能装置4产生直立支撑的态样。

请参阅图6,当使用者需要宽屏幕观视智能装置4的影像,同样旋动该支架3,使智能装置4呈横向状态后,利用支架3的支撑件32将智能装置支撑在一平面(如桌面、地面),使用者即可观视智能装置4的内容。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喜好、智能装置4的规格选用支架3,是以,支撑装置的颜色、尺寸、外形不再受制造商规格所限,让使用者组合出具有独特性、客制化的支撑装置;除此之外,当支架3有受损时只要更换支3架或者弹性定位单元2或是旋转固定座1等零件,如此一来即可减少垃圾量及添购全新支撑装置的支出。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