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常闭电磁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0050发布日期:2019-06-15 00:0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常闭电磁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电磁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常闭电磁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目前市面的燃气常闭电磁阀门都是为直动式电磁阀门,其结构原理为在圆型线圈内穿入活塞,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利用其磁场的大小来吸住活塞向上吸住,阀门气路通道打开,断电后,磁场消失,活塞向下移动,阻档了阀门的气道;由于,向上吸力是依靠磁场吸力实现的,因此不同的阀体大小其压力都不一样,所需要的线圈大小尺寸不一,不同的阀体要不同的线圈同时由于自身原理的缺陷,给生产及售后及为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燃气常闭电磁阀门向上吸力是依靠磁场吸力实现的,不同的阀体要不同的线圈同时由于自身原理的缺陷,给生产及售后及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常闭电磁阀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常闭电磁阀门设置有:

阀体;

阀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阀体内部中央插接有阀芯,阀芯上端外侧过盈配合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外侧套设有铝座,铝座下端与阀芯上端通过螺纹连接,铝座上端中央在中心轴外侧套设有密封螺母,铝座上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塑料保护盖;

铝座侧面中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线圈先导头,线圈先导头外侧缠绕有电磁线圈,线圈先导头中间嵌装有动态铁芯,动态铁芯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套设在中心轴外侧,中心轴两侧开设有与动态铁芯相配合的卡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用小线圈来控制一个动态铁芯,当阀门要打开时,将中心轴往上顶起来,按动控制电路复位开关一下,确定为打开,此时,动态铁芯将中心轴卡住,使中心轴保持在上部位,打开气阀通道,当断电后或按电动复位开关时,将动态铁芯退回,中心轴往下移动,阻档阀门气道,切断阀门气路;所有一系列的阀体都可以采用同一类型的小型线圈组控制,使生产、维护及维修便利化,因控制的是中心轴小部件,所需要的线圈电流小,功耗小,发热低,安全系数更高。

进一步,阀芯上端外侧套设有阀芯压簧,阀芯压簧上端卡设在阀体上端内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阀芯和阀体之间的阀芯压簧可以将阀芯向下按压,方便阀芯复位。

进一步, 密封螺母与铝座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可以提高密封螺母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中心轴顶端焊接有圆球状手柄。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方便中心轴向上提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常闭电磁阀门线圈失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常闭电磁阀门线圈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芯;3、阀芯压簧;4、中心轴;5、动态铁芯;6、铝座;7、塑料保护盖;8、密封螺母;9、密封圈;10、电磁线圈;11、线圈先导头;12、进气口;13、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常闭电磁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阀芯压簧3、中心轴4、动态铁芯5、铝座6、塑料保护盖7、密封螺母8、密封圈9、电磁线圈10、线圈先导头11、进气口12、出气口13。

阀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气口13和进气口12,阀体1内部中央插接有阀芯2,阀芯2上端外侧过盈配合连接有中心轴4,中心轴4外侧套设有铝座6,铝座6下端与阀芯2上端通过螺纹连接,铝座6上端中央在中心轴4外侧套设有密封螺母8,铝座6上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塑料保护盖7;铝座6侧面中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线圈先导头11,线圈先导头11外侧缠绕有电磁线圈10,线圈先导头11中间嵌装有动态铁芯5,动态铁芯5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套设在中心轴4外侧,中心轴4两侧开设有与动态铁芯5相配合的卡口。

作为优选,阀芯2上端外侧套设有阀芯压簧3,阀芯压簧3上端卡设在阀体1上端内侧。

作为优选,密封螺母8与铝座6之间夹设有密封圈9。

作为优选,中心轴4顶端焊接有圆球状手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采用直流24V 电压连续供电,当主机电源通电情况下,电磁线圈10产生磁场使得动态铁芯5吸在线圈先导头11内侧,在工作环境确保安全情况下打开塑料保护盖7,手动提起中心轴手柄,动态铁芯5与中心轴4的台阶卡口咬合并锁住,形成防爆电磁阀开启状态,正常供气;

当传感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超标时,控制主机自动关闭电源,电磁线圈10失电不产生磁场,动态铁芯5在阀芯压簧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动态铁芯10和中心轴4卡口分离,中心轴4在阀芯弹簧3的压力作用下,中心轴4并联动阀芯2顺利通过复位动态铁芯10的通孔向下滑动,使阀芯2与阀体1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切断气源输出。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