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6360发布日期:2019-07-10 09:5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属于零刚度隔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上的各种试验测量仪器设备,精度越来越高,从而这些试验测量仪器设备在地面测试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振动环境的要求;目前隔振装置设计中刚度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隔振装置总刚度增大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总刚度减小可以降低固有频率,从而可以增大隔振装置的隔振区间,实现超低频的隔振效果;但使用刚度更低的隔振装置虽然能增大隔振区间减小隔振频率,但其静位移也随之增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和中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上设置有下连接件与中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焊接于下支撑架边角上,所述中连接件呈正方形分布焊接于下支撑架边框中间,所述上支撑架放置于下支撑架上方,上支撑架边角上焊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通过第一弹簧与下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中支撑架放置于下支撑架与上支撑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中支撑架上设置有内连接件与铰接杆,所述内连接件通过滑杆嵌套于中支撑架边角上,所述铰接杆通过转轴呈正方形分布连接于中支撑架边框中间,铰接杆末端通过转轴与中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连接件上设置有上吊耳与下吊耳,所述上吊耳焊接于内连接件外侧上方,上吊耳上转轴连接有上铰接杆,所述上铰接杆末端通过转轴与上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下吊耳焊接于内连接件外侧下方,下吊耳上转轴连接有下铰接杆,所述下铰接杆末端通过转轴与下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互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铰接杆与下铰接杆的尺寸相同,且上铰接杆、下铰接杆与第一弹簧形成可变夹角的等腰三角形支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正负刚度弹簧并联产生零刚度的原理,实现隔振装置的超低频隔振效果;同时引入无角位移的设计原理,大大减小被隔振物体的摇摆位移量,实现竖直及水平X、Y方向的隔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架;2-上支撑架;3-中支撑架;4-滑杆;5-下连接件;6-中连接件;7-上连接件;8-第一弹簧;9-内连接件;10-铰接杆;11-上吊耳;12-下吊耳;13-上铰接杆;14-下铰接杆;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无角位移的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下支撑架1、上支撑架2和中支撑架3,下支撑架1上设置有下连接件5与中连接件6,下连接件5焊接于下支撑架1边角上,中连接件6呈正方形分布焊接于下支撑架1边框中间,上支撑架2放置于下支撑架1上方,上支撑架2边角上焊接有上连接件7,上连接件7通过第一弹簧8与下连接件5相连接,中支撑架3放置于下支撑架1与上支撑架2之间。

具体使用方式:下支撑架1与上支撑架2之间采用第一弹簧8连接支撑,可轻松实现竖直方向的减震效果;上铰接杆13、下铰接杆14与第一弹簧8形成可变夹角的等腰三角形支撑结构,在隔振运动时,可轻松使下支撑架1、上支撑架2与中支撑架3始终互相平行,可以很好抑制隔振装置的角位移运动;同时第一弹簧8可以承载被隔振物体的质量特性,通过上下方向挤压第一弹簧8,改变等腰三角形夹角的方式产生正刚度效果,滑杆4之间的第二弹簧15产生负刚度效果,该正刚度和负刚度并联设置,实现了零刚度隔震作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